第98章 第98章
来了北关府,肯定是要去拜访顶头上司北关府袁知府的。
袁知府个头不高,身宽体胖,也是个好说话的。
当然好说话了,在这北关府任知府,不可避免的会时不时的得和边军打交道。
兵油子性子急拳头硬,不好好说话,被套了麻袋都没地说理去。同样的,谁也不会傻到故意为难两个靠山这么硬的五品县令。
军人行事,雷厉风行。第二天李将军就派了四个千户,各领着一千人来找范子期和李承智报到。
李桃花怀疑李将军这么快的速度,是想着这些人早走一日,就少吃军营一日的饭。
四千人一天至少消耗四千斤粮食。
永安县那四千亩地最后一年的收成,除了交粮税,她收到空间里一部分,剩余的全部运到山阳县了。
现在小麦约莫还剩九十万斤,上一年的存货红薯粉和大豆还剩各二十万斤,粮食是够的。
不过不能给人光吃粮食吧,蔬菜总得有些,豆腐、鸡蛋和肉也不能少。
有肉吃,就有干活的积极性。来年再借兵,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
李将军还算有良心,这些人带着二日的干粮和营帐,从北关府回两个县一路上的吃食不用他们临时准备。
一下子借来四千个兵士,大大超出了预期,李家的年轻管事们,带着二百护卫飞快的行动起来。
张关李赵四个千户带着手下人,第三日一早到达目的地时,营地里到处热气蒸腾。
白面馍馍的香气和肉汤的香气结合在一起,叫人不由自主的吞咽几下泛滥的口水。
早有人来通知他们,按底下的百户分队,每一百人都有李家的一人负责接待,接下来这些时日的吃住和活计安排,都由这人负责。
四个千户没什么事,处理突发事件就成。
张千户看着一溜排开的一模一样的四十组露天小食摊,暗自点头。
来时李将军嘱咐他们下力干活,多吃饭,用心完成人家规定的任务,别给边军丢脸。
他们四个千户在路上知道是要开盐池和开荒的时候,心里都咯噔一下,这任务怕是不好完。
不说四千人一起干活的工具上哪来,光这些人的吃喝拉撒,就不容易给捋顺溜。如今一看,人家这边怕是有高人指点,他们只要听从安排就好。
李温一脸不好意思的和四个千户说:“时间太赶,只来得及赶出茅厕来,给将士们的住所没来得及建,这些时日要辛苦各位了。”
四个千户忙道:“不用,不用,俺们出门巡逻露天席地的惯了。”
“咱们一群大老粗冰天雪地都睡过。”
“这天一日日暖和了,俺们还带了营帐,哪里都睡得。”咱就别客套了,有这么香的饭菜,谁还在乎晚上睡哪?
王百户按管事说的,带着人排好队去打饭。这跟在军营一样,他们谁排在哪都是定了的,排起队来可快了。
一人四个大白面馍馍,一大碗白菜肉汤,几筷子咸菜,一个托盘里放得满满当当,馍馍不够的,吃完还可以再去排。
他们这队人围着小食摊子一圈圈就地一蹲,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真香,上次杂面馍馍管够还是年三十那顿呢。
白面馍馍管够,不知道两三岁那会儿有没有过,反正记事以来是没这回事的。
能管饱就不错了,乡绅富户家才能白面馍馍管够呢。
肉汤里也不知道放了啥,肉香里混着辛辣,喝一口舒坦得都要冒汗了。
狼吞虎咽,一口气干下去三大白面馍馍,肚里不那么馋了,这伙人一边吃着,一边偷偷瞅管事的。
小婉管事穿着男装短打小靴子,发髻也是男式的。不用看她自称,只长眼睛的都能瞧出来是个姑娘,左右两边的管事都是!
再远的看不清楚,王百户舔着脸去问了,管事的声音清脆,半点不掩饰,“我们这四十个人里头,男人五个,女人三十五个。”
似是知道他心中咋想,管事的又道:“在我们李家,一一姐姐管着所有的钱财物,你们每顿吃什么都是她那边安排;
三三姐姐是二百禁军的大头领,武艺高强;
还有不离小姐身边的小雪姐姐,医术和用药都是一绝。我们都是小姐的陪嫁,女管事是多了点。”
王百户不死心的把“那你们上头的管事是男是女?”这句话换成了:“刚才跟我们千户说话的李温管事?”
“跟我们一样,只干活,不管事。”小婉管事喝着肉汤,眼都没抬,淡定回答。
王百户:你们这能来招呼千户的都只是不管事的管事,那管事的得是啥样的人啊?
北关府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女人当家的人家不少,街面上女掌柜的也不少见。
男人们出去打仗了,家里全靠女人们撑着,越是能干,能撑起门户的女人越是受欢迎。
王百户本想着县令家的管事丫头,自己一个百户应该能配得上,现在看来可不一定了。
没看到他们冷面凶残的关千户,眼下都舔着笑脸和一个女管事说话么?
冷面凶残关千户:我现在真的只是想知道,是不是每顿的饭食都这么好?
在永安县开荒三年,李家管事们经验足足的。
他们原本带过来的农具就不少,找当地富户再租一些就够用了。
捡石头的,挖树根的,套马翻地的,铺匀枯草烂叶,去山上挖腐土的……一队队井井有条安排下去。
轻活重活轮着来,干到一半有盐糖水喝,傍晚还安排说书、对歌、比武各种活动。
四个千户觉着自己就是吃白饭的,平时躲懒的兵油子,不听话的刺头儿,在李家管事手里都听话得不得了。
干活有比赛,每天晚上总结。干得好的队伍,会有各种小惊喜。
有时候是甜甜的小点心,有时候是装了铜板的小荷包,有时候是一人一块大肉,还有止血包扎小礼包……
每天都不带重样的,这些东西,四个千户每天也有。其中的好几样,就是他们都宝贝得很,更别说底下的兵士了。
现在大伙都觉着,来山阳县和山阴县干活忒值!
每日吃着好菜好饭,不时就有好东西得,干活也有意思极了。
在军营也是要日日操练的,不比在这干活轻松。
吃的没法比不说,在这里干活的每一天都是高兴的。现在大伙都盼着能多干几天,明年,后年,往后都能来干活。
四千人一起干活的效果是喜人的,四千人对自己这段时日的生活是满意的。
带着自己“卖身”,不,是“帮助地方县城”得来的粮食,四千人依依不舍的回军营。
四个千户一路上都在叮嘱百户们,让底下兵士们回去一定要这样说:这段时日,他们日夜不休的干活,吃的比军营还不如,挣的白面一把不少的全给背回来了。
底下大头兵面带不忍:“咱没有日夜不休的干活啊,吃的顿顿都比过年好,这么说是不是对不起人县衙?”
“千户叫你咋说你就咋说。”王百户一脚踢他腿上,“你傻不傻啊?你要照实说了,下回还有这等好事,抢破头也不一定能抢到这差事。”
大头兵腹诽:就咱这一个个精气十足,红光满面,个个胖了一圈的样,人能信咱的鬼话?你才傻呢!
千户和百户们自然是不傻的,不过想着谣言传多了,总有些傻蛋会信,能少一个和他们抢的是一个。
去山阳县和山阴县干活,可不仅仅只是吃的好,有好东西得,还有那么多没定亲的管事呢。
虽说有二百禁卫军在一旁虎视眈眈,但万一人姑娘就看上了,愿意嫁给他们呢?
说是回去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但谁没几个走得近的弟兄呢?
他们在两个县城这段时间的情形还是被传开了。现在边军闲时唠嗑的几大话题就是:李家管事们安排的一日三餐是怎样的好吃,
李家那些女管事们是多么的能干,在两个县城干活是多么的快活,
也不知道明年还要不要人?将军明年会派哪些人去?
盐池开出来了两大片,两个县各开出来的四千亩地,上好了肥,下好了种。
沟渠挖的不够深还少,需要后续招人继续完善。庄稼生长期间的几次除草、施肥也需要招人来做。
等到秋收的时候,百姓们都忙着抢收,还需要再次借兵来颗粒归仓。
县衙这边起早贪黑的忙,百姓们也没有闲着。
三月下旬,地里雪还没化完。往年这时候就是在家休整下农具,砍些柴卖。
今年先是有县衙招人去收集枯枝烂叶,这个时候多穿点也冻不着,有铜板拿的活计,大家伙都很积极。
接着县衙里又收咸菜,白菜和肉。肉是没有的,咸菜和白菜家里少吃几口,多多少少的都能挤出点来换粮食,换铜板。
然后吧,整个县城的人都发现了,这挣铜板的活计,它就一直有了。
原先村里人想要手里有点银钱,就靠着秋收后卖粮。家里攒的鸡蛋和菜蔬换盐,卖鸡和猪换布料皮毛。
一担柴也卖不了几个钱,其他能赚铜板的活计,真很难找。掌柜的这种不用想,伙计都得是有门路的。
想要当个学徒,还得先托关系,花银钱看人师父收不收。零工什么的,县里盯着的人也不少,一年到头手里不见银钱。
现在好了,只要你去县衙,甭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能给分派活计,只是挣多挣少的事。
连家里的农具,都可以交给村长,租给县衙换钱。
田地里还不用去忙,大冷天的就能挣两钱,多好的事?
冷是冷了点,每天下工手里拿到银钱,心里都火热,更不用说还有一顿午饭。
二合面的两大馍馍和一大碗肉汤,不少人都是只吃一个馍馍,另一个揣在怀里带回家。
管事们说了,至少得吃一个馍馍,以后的活计还多着呢。饿着肚子干活,身子垮了,以后就挣不了这钱了。
大伙心里一琢磨,是这个理,往日里这个时候在家猫着,不出来干活,自然不用吃这么干。
万一身子不好了,只能干那些扫街,捡小石头之类的轻省活,每日都要少挣几个铜板哩。
县衙结钱爽利,村里兄弟多的,县里没有长久活计的,纷纷跟县衙签了一年长契。
签长契的这些壮劳力,一部分负责盐田的日常维护,大部分还是种地。
地里不需要除草的时候,继续开荒,开出一块地,就种上一块地的红薯。
养殖场也很快就建起来了,这么多人的肉食供应,不能总靠着去府城买,府城的各种肉都涨价了。
养殖场不光养了鸡鸭和猪,还养起来羊,只猪和羊现在的数量还不多。
五月春暖花开,各家各户都忙活开了,整个山阳县和山阴县大变样。
之前远山积雪皑皑,近处入目不是白色的积雪,褐色的土地就是枯枝败叶。只有山阴县北边的少数林海,还能窥见一丝绿色。
仿佛一夜间,整片天地都被着上了颜色。蓝天白云悠然高挂,绿草毛毯似的一望无际,细看就能发现其间点缀着各种颜色的花儿。
远处山间翠绿翠绿的,河流哗哗的水声越来越大。
老李氏最近迷上了出来挖野菜,这里野菜种类多,还长得肥厚。
有些带着淡淡的苦味儿和腊肉一起炒了,格外爽口。
老李头依旧喜欢去看田地,这里冷是冷了点,田地却格外肥沃。各种虫害也少,可能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不少都被冻死了。
许是冬天冷的时间太长,雪太大,这里的房屋墙厚,屋顶结实,只雪太大了还是需要人扫下来。
不过看着再结实,李桃花也不放心,粮仓和县衙得重建。
别人怎么想李桃花不管,只听李温他们说了去年雪的厚度,李桃花心里就把建房排在了前头。
小型的砖瓦水泥工坊偷偷建起来,范子期觉着要是那个李将军知道了,肯定得来抢水泥。
他们自家用着不需要多少,百姓们来买也能卖,边城那边可供不来。
他们人手紧着呢,管事们忙得脚打脑后勺,可不能一直耗在烧水泥上。
方子又不能给出去,人家想要自家供不了,可不就只能来抢了。范子期觉着,李将军是绝对能干得出这种事的人。
野菜长出来了,接下来几个月直到秋收,就不用担心有蛮人打过来了。
饿了一冬天的人和牛羊马,都在抓紧时间填饱肚子,补补冬天的亏空。
李良又带着人去海边造船,他们的计划里,在这边除了晒盐,就先不办其他来钱的工坊了。
这里小半年的时间积雪封路,工坊里的物品半年没法卖出,路能走了又是急缺人手种地的时候,办工坊不合适。
就造船,开地种地和协助边军抵御外敌。
造船是之后只要地方合适,都要长久做下去的事。这事李桃花格外坚持,李家管事们也不多想,小姐说要一直造下去,他们就一直造下去。
前世的李桃花生在和平的年代,长在国家腾飞之际,小的时候吃饭伴随着七点新闻。
天性纯良的她,最开始许愿一直是愿世界和平。后来长大些了,读了书,学了历史,知道争斗才是人世间的常态,许愿的内容就变成了国强民安。
如果国与国之间争斗不可避免的话,那她希望赢家永远是自己的国家,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永远强大,不受侵犯。
她不知道造船会不会管用,既然来了,她就想给科技树添一把火,万人拾薪,愿国运昌隆。
这世间总有一些人,生下来就聪慧异常,说生而知之也不为过。李家管事们都觉着,小姐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姐要干啥,自己想不明白原因不要紧,听就是了。
有边军在,多少粮食都能吃得下。粮草充足了,边军守城的能力大大加强,大家伙的安全才有保障。李承智,范子期和李桃花三人都认为,这两个县种出多多的粮食,养出多多的肉,还能再养些马匹就是极好的了。
这里不需要多富,百姓们能吃饱穿暖就好。两个县最大的作用,就是协助边军守好国门。两个县令在来的路上,商量两个县的规划时,李桃花眼神复杂的看向自家哥哥和相公。这俩现在都能站在全国的角度,战略性的考虑问题了,不愧是大安朝青年一代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