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百里挑一的玻璃瓶和玻璃珠,再加上一批窗户给齐瑜拿去卖,暂时就先不出货了,这东西多了卖不上价。
工坊里继续实验,李桃花想要透明的玻璃,做眼镜和望远镜。
工匠们砸玻璃砸得太多,从刚开始的心疼得睡不着觉,到后来的小管事说砸,就马上给砸得稀碎,也就花了三天。
最主要的原因是,砸碎的玻璃渣会重新投入炉里烧,更可能出符合小姐要求的成品。
当然了,心疼还是会心疼,那么的璀璨鲜亮,瑰丽多彩,每一块都有每一块的好看,要不是小姐特意要求,谁舍得砸哦!
李桃花看着工匠们满脸不舍的,闭着眼,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砸玻璃,心里感叹万千。
这时候的染色工艺不成,各种日用品都是灰扑扑的。颜色鲜亮的布匹,漂亮的瓷器花瓶,那都是得花大价钱才能买得到的。
越是大红大绿,大家越觉得好看。带着各种颜色的玻璃,在工匠们眼里,那真是好看得不了,还能闪光呢。只有李桃花一心想要无色透明的玻璃。
要不是管着工坊的李温和李俭,都是李桃花的脑残粉,坚持小姐指东绝不往西,工匠们都要阴奉阳违了。
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玻璃,那不就跟冰块似的,那玩意能有五颜六色的玻璃好看?
自从李温他们几个开始主持庄子上的事务,原本偶尔出庄办事的庄头也不出庄子了。
工匠们连带家眷那么多人,从未有一人提出出庄子的请求。这么长时间,庄子里就跟与世隔绝了似的,偏偏庄子上还人人都乐呵呵的。
庄户和工匠们的身契都在李桃花手里,在他们眼里,李桃花不说可以出庄子,他们是不能随意出去的。庄户们从前就不怎么出庄子,他们中绝大多数也不敢出去。
工匠们从前也是一直在工部划定的范围内活动。没来庄子上时,这些工匠做的都不是啥机密的活计,家眷们在京城是可以自由走动的。
只家里头的主要劳动力整日在工部的工坊里劳作。家眷们除了操持家务,喂养娃儿,还得想各种法子,接些缝补浆洗的活,补贴家用。
一家人整日里都在为填饱肚子辛勤劳作,鲜少有出门闲逛的想法。
现在在庄子上能吃饱穿暖,娃儿们能学大本事,庄子上还有许多的挣银钱活计,谁会想出庄子啊?
那是歇一天,少挣一天的钱都觉着亏的慌。至于挣了银钱没地花?花啥?吃食布匹日用都有庄子上发,花那冤枉钱买啥?谁还嫌自家攒的钱多不成?
再说了,出庄子走一个时辰都见不着几个人,花大半天进城买点东西,再急匆匆赶回来真没必要。
真有啥想要买的,跟管事的说,管事的带过来的物件好不说,价钱还便宜。
再说了当家的说现在自个儿干的活,八成比工部里那些机密活计还了不得。他们这些做工匠家眷的都知道,做了机密活计,那肯定得严守秘密,稍微露出去一点,都是杀头的大祸。
如此庄子上没有开口说要出去的,整个庄子宛若与世隔绝了。不过李桃花也知道,这种状态不可能长久,庄子上的嫁娶,不可能长时间只局限在庄子里。
今年的雪来得早,下得还大,不过有火炕,有烤红薯,整个李府里温暖香甜。
齐白芷秋末回了京城,打算过完年再回来。这段时日所得太多,正好趁着冬日好好整理实验记录。
庄子上的牲畜都移到了屋里,匠户们的实验也慢下来。庄子里过冬过年节的物品粮食都足足的,安安稳稳什么都不用愁的过冬,大伙满怀喜悦的享受这神仙日子。
现在庄子上除了日常洒扫,洗衣做饭,就只剩下扫雪和冬日巡逻。
庄子上巡逻,是为了防止大冬天有饿极了的野兽跑来祸害牲畜。
庄子上到处有人的气息,野兽远远的就可能会避开。但保不齐就有那饿狠了的大家伙,铤而走险来庄子上。吃几只牲畜还好,伤了人可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大家闲暇的时间多了,李温几个一合计,和李府里做一样的活动--学文习武加各种团体活动。
六六管事当场宣布:大伙好好识字学算学,练武也不能落下,年关前有考试。
根据年纪分成不同的组,每组前三名都有奖励。不是前三名的,哪一项只要四个管事评分,均分超过了九十分都有奖励。
庄子上只要是说奖励的,都不是小数,大伙都铆足了劲想拿奖励。
木匠那边还做了好多管事说的滑雪板,说是雪厚了,大伙都要学哩。
这庄子就是不一样,老老少少的总有要学的东西。
大伙心里明白着呢,外面你就算是出银子,也不一定有人愿意教你真本事。学成的本事都是自个儿的,还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庄子里愿意教,不好好学那就是傻。
就拿他们匠户来说,就他们现在其中任何一人出去,都不比原来一起干活的老师傅差。
庄户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干的都是实验的事。什么是实验他们不懂,不过管事说了,做成了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他们现在种地、养牲畜、种果树都和之前不一样,管事的还专门记录哩。再说了,识字学算学,若不是小姐心善,是他们匠户和庄户们能想的事?
搁以前,能填饱肚子,就是菩萨保佑了。
外头你就是出几倍的银子,那些读书人也不会来教庄户和匠户识字。嫌他们身份低下,教他们是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儿女们识字学算学,说不定以后也能像管事们一样有本事哩。
管事们还是没成亲的娃呢,不光懂得多,说话办事那架势,一点不比大户人家的老管事差。
瞅瞅六六管事,九九管事,女娃儿学了本事也一样出息哩。
字也不用都写纸上,先拿沙盘写会了,再拿炭笔在庄子里自己造的纸上写,花费也不大。
学武大家也都没意见,虽然累了些,但四个管事的在前头带头,他们有啥坚持不了的?
就是跟着匠户们一起过来的几个老头子,老婆子也跟在后头练习。他们几个老的也分组了,一样有奖励可拿哩!
庄子里现在人也不少,四个管事分别带着四个队伍练习,遇到风雪天就各组分散在相邻的几个屋子里。
四人一致决定,等天不那么冷了,就在庄子里建两间大屋子,四面也都盘上炕,往后再有集体活动,就有地方施展了。
嘿,还真别说,这滑雪板学会了,在雪地里行走还真来劲。稍微使点劲,就出溜出去老远,遇到下坡还得收着点,跑太快,刹不住。
不用深一脚浅一脚,也不沾衣不湿鞋的,来回几趟,身上就一股暖意,每日不滑上那么几趟,还怪想得慌。
尤其是娃子们,个头小,不怕摔,一个个出溜得贼快。整日在庄子里比赛,赢了输了都发出畅快的笑声。
府城院子里空地太少,李桃花安排家里的丫头小子们分拨到庄子上学滑雪,万一以后用得着呢?在家学习做事了一年,也该出门去松快松快了。
老李头和老李氏也跟着去凑热闹,李桃花怕摔着了他们,专门让木匠做了雪车。
有人在前头拉着,他俩坐里头也跟着乐呵呵的。家里都是年轻的娃娃们,每日里满眼都是生机勃勃,老俩口觉着自己也年轻了许多。
石师父让人大开眼界,看似随意滑了两趟,就得心应手了,不多会儿就滑出了花样来。庄子里的大小孩童都星星眼的看着,崇拜得不得了。
李桃花亲自带着哥哥们去庄子上滑雪,这么好玩的事,可不能落下了哥哥们。
雪地苍莽,洗涤人心,少年意气尽情挥洒。长久埋头苦读,不敢丝毫放松的烦闷一扫而尽。
考上了秀才更知道科举的重要性。他们李家没有根基,仰仗的不过是皇上的青眼有加。
要不是妹妹不时就能捣鼓出新东西,皇上时常有赏赐到李家,他们家想和知府结亲,还是嫡女嫁给一个秀才,做梦呢!
进学这么多个年头,他们也算知事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们家的功劳,只换来了阿爷一个“田大夫”的名头和一些金银赏赐,心里约莫也明白,是他们朝中无人,接不住和功劳相符的赏赐。
他们家种出了红薯,一个“田大夫”对农家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赏赐。这要是换了有功名,或是有官员做靠山的人家,怕不是要挣个爵位?
家里有这些功劳在,他们要是考中了举人,进士,仕途只怕要顺利得很。有这天大的便利在,若是取不了功名,接不住这顺遂的前程,也太对不住妹妹了。
妹妹已经十一了,再过几年也到了相看的年纪。自家妹妹如此钟灵毓秀,配什么样的青年才俊都使得。
万一就像妹妹说的,她看中了权贵家的公子,自家要是连个举人进士都没有,门第也着实太低了。
一想到妹妹可能会因为自个儿不争气,在相看上被看轻,李承仁几兄弟就睡不着觉,恨不能立马起来写几篇文章。
济州府历代乡试题和前三的答卷,能找来的都找来了。一家子兄妹坐在炕上挨个分析。
乡试和会试一样,考试都是重策论。律法,算学也占一席之地,诗词只要不是太差,都能过得去。当然了要是其他三科都好,诗词还不错,那就是锦上添花。
兄弟四人,最小的李承智反而是感情最细腻多思的那个。做事也最是细心,进学的时候年纪最小,诗词上比三个哥哥都强。
算学在李桃花的荼毒下,李家兄弟比书院的老师都强上一大截。
律法有迹可循,条款都背熟了,再看看一些经典的案例是如何兼顾人情和伦理道德就差不离了。兄弟几个日日在一起,经常讨论,掌握得也还行。
最难的还是策论,不光要言之有物,还要看是否能实施,遣词造句也要朗朗上口。
李桃花觉得若是她去考,别的还成,诗词最多只能模仿换字,遣词造句这个她就静不下心来琢磨。真挺难的,完全不是她这种大白话选手能掌握的技能。
乡试还好,等到会试时,策论的题目更大,多是和国之重策相关。不光要言论可行,条款周全,能自圆其说,还要有大局观。文字上也要字字珠玑,朗朗上口才能脱颖而出。
要想在会试上取得头几名,还得美名远扬。除了个别天资卓绝的,会试的前些名才学都不相上下,谁名气大,谁取前面名次的可能性就更大些。人就是更容易对自己知道的东西,听说过的人产生好感。
除了这些,还得拼长相!想中进士,不能是歪瓜裂枣型的,要点中探花,还得长得格外好看。
李桃花觉着,她四个哥哥对护肤也挺上心,八成是这个原因。之前在村里的时候,大哥也不算小了,不是她盯着,都不会洗脸刷牙!
科举的路上,除了要学识好,这些隐形的要求也得跟上。看来哥哥们考上了举人,还是要拜个师父才行。
没有前人指导,只靠自己摸索,哥哥们要考中进士怕是难得很。
李家四兄弟明年才考乡试呢,李桃花已经在想考上举人后,怎么拜个德高望重的师父了。
在李桃花看来,哥哥们律法不差,算学高人一着,从小长在乡间知民生,又有齐瑜送来的宝典(各州府近些年重大决策分析详解)作为参考,乡试只要正常发挥,被取中的可能性很大。
自家每年都能得皇上的赏赐,主考官也不会觉得一家四兄弟都取中有什么不好。举人是不用愁了,进士还得努力!
李家四兄弟在兢兢业业反复修改文章时,李桃花在一边思考四个哥哥是拜一个师父好呢?还是分开拜师父好?
一个师父就可以选最好的那个,集全家之力,各种糖衣炮弹,对其弱点狂轰乱炸,不怕他不同意,毕竟烈女还怕郎缠呢。
分开拜师的话,就能取各家所长。只是师父的学识和性情不同,万一在朝政上不和,又或人品有不为外人道的瑕疵,岂不是会对哥哥们有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