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来到太平大队第一生产小队
一九六七年九月的一天晚上,雷雨交加,闪电不时划亮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岗拉着木头车在前面,妈妈在后面推着,母子俩在泥淖的乡村小路上艰难地走着。车上油布下面有两个大皮箱,一个帆布箱,一个柳包箱,一个小木头箱,还有一卷行李,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东西不多,可黑夜湿滑的农村道路实在不好走,幸好路不算太远,来到了太平大队第一生产小队。队长刘黑眼,脸黑黑的,身体痩瘦的,个子高高的,在油灯下看不清他的眉眼。刘大爷看完介绍信笑了一下说:“队里就我的房子稍微好一些,你们先到我家给大儿子准备结婚用的房子住下。妈妈谢过,刘大爷给拉上车,来到他家院子,见过刘大大(岗叫大娘为大大)。进入正房西边的屋子,迎面是大红躺柜,右墙角下一口水瓮,左边是大炕,连着炕是土火炉。妈妈从柳包箱里拿出毛毯,補上羊皮袍,让岗早点儿睡,她说要写完检查再睡。
第二天大清早,岗被一个女的喊声吵醒:“社员同志们,今天到东头地里起萝卜,新来的市民户(他们叫下放干部为市民户)带上铁锹、箩头(筐)也去。妈妈让岗赶紧起,吃了一块干馒头片,出来和刘大大借上筐,跟着人群往东边走。到了萝卜地,男男女女老的小的,一大帮人在说笑。一会儿刘大爷看来的人差不多了讲了几句话,就让大家开始起萝卜,又是一阵阵的说笑声。到中午,刘大爷让市民户们一家提回一箩头萝卜,社员们一劳晌(中午不休息)。岗和妈妈提了一筐萝卜往回走,妈妈今天有点儿高兴了,她说:“咱们以后就在农村,靠劳动吃饭。”
说的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尤其爸爸不在家,没有男劳力,生活困难一天天加剧,随着天气转冷,生火就是一大问题。在包头烧的是炜炭,基本不用劈柴,在卾托克更不缺炭烧,可这地方烧煤泥,就是把煤面和土按比例配好和成煤泥烧,而且必须用红浇土才行。妈妈带岗扛着镐头,挎着箩筐,向着老乡指向的东河槽走去。来到宽阔的河槽里面,看到被洪水冲刷过一层一层的痕迹,妈妈指着其中一层红色的说:“就是它,挖!”
他们挖满一筐,往回抬是很费劲的,路上妈妈说:“下定决心你背会没?”岗说会,背给你听:“下定决心,~~。”就这样抬了回来。
刘大爷二儿子叫铁旦,有十六七岁,胖嘟嘟的,他教和好煤泥,给点着了火,让睡觉前封火后,一定用炉鎚捅个眼儿,妈妈照办。可第二天火还是灭了,这样折腾了一个多月,终于学会了,这时天也进入了初冬。
一天夜晚,只岗一个人,把火封好,从中间扎了一个眼儿,上炕睡觉了。等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是躺在屋子外面沿台门板上的,妈妈在旁边哭喊着岗的名字,站着一院子人,刘大爷说:“啊呀,你终于醒了。”
原来,岗是煤气中毒了,那天晚上,岗把泥煤和的有点儿稀了,捅完眼儿它又糊住了。妈妈回家后,发现岗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就大声叫,醒不来,赶紧让刘大爷父子把岗抬了出来,愣是连吹带冻半天才活了过来。
每年暑假、寒假姐姐就从包头来村里照顾岗,这就不愁吃饭了。她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给岗织耳套、袜子、手套。学做莜面,淹烂淹菜。一次,他看刘大大做的一种饭特别香,就让刘大大教着做,刘大大说:“行个亏亏疙。”岗和姐姐谁也没听懂,秀林说:“去家里拿和面盆。”这才明白。从此姐姐学会了做窟磊(莜面和土豆拌到一起蒸熟)。粮食不够,他俩就跟上其他小朋友到收割完的地里,捡豆子等杂粮,水萝卜、胡萝卜、竽头、瞒净都能吃上。还跟村里人学会了俗话:“长瞒净、板竽头、爱吃萝卜小屁股。”
跟铁旦学会了用洗脸盆扣鸟,用蚂蚁丝(马尾鬃)固定在板上套麻雀。做弾弓,夹闹子(捕鼠器,皮鞭子、羊铲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