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奶奶教授察哈尔服饰制作技艺
岗的妈妈几乎每周日来一趟察罕淖尔,她可不是单纯的来看岗,她蒙古舞跳的非常好,多次在那达幕和重大活动中跳领舞或独舞。她对演出服饰选择也特别细致,知道奶奶是察哈尔传统服装制作的老师,请教奶奶是必不可少的。
朵兰大娘也在学,而且她针线活儿很好,奶奶也乐意给她们传授,讲察哈尔服饰的演变历史还要从她自己说起:“过去一个部落是不能亲上加亲的,孟克他爷爷是鄂托克部贵族的子孙,他的婚姻是整个部落的大事,最后决定和察哈尔部联姻。我是察哈尔部落贵族的女儿,那时十五六岁,察哈尔是蒙古的大部落,叫中心万户,归蒙古大汗直接管辖,察哈尔部地位是显赫的,这也造就了服饰的华丽和贵重。头饰在结婚时很讲究,以后要在那达幕和其他重要场合时都要戴,显示身份地位,头饰越重就代表越富有。上面有镀金、白银、大小珊瑚、翡翠和珍珠,全是宝贝,可也非常沉。孟克爷爷来娶我时,除了骆驼和彩礼,还带着十八匹骏马来的,因为我头上的凤冠就值十几匹马。可我当时瘦小,没受过什么苦,戴上它压的我脖子都直不起来,孟克爷爷说我们察哈尔女子是娇小姐。可他看到我穿的婚礼服时很高兴,他认为我们察哈尔蒙古袍很特别,远看非常简单朴素,因为色调单一,没有明显装饰,可走近往领口一看,会让人眼前一亮,在领口下方的前襟边缘转弯几乎接近直角,而且是锁了三道边。”
岗的妈妈听到这里急着想看,奶奶笑呵呵的从柜子里拿出一个蓝布包,一层层打开,把一件还很新的蒙古袍摊开。岗的妈妈说:“太漂亮了,演出时凤冠只能做个道具,蒙古袍就可以照奶奶这样式做一件。”
奶奶用手指着袍子上身部位进一步给她俩讲:“重要的是这里装了三排扣,虽然整件袍子没有刺绣作装饰,可它的平直结构显得清爽大气。当年我的母亲用了一年的工夫才给我做完,这三道边相互间距和转弯弧度很难掌握,所以说,察哈尔妇女是非常心灵手巧的。”
说到穿戴上,奶奶她滔滔不绝,因为她是贵族身份,也因为她是喜欢穿戴的人,更重要的是她穿的明白,戴的讲究,岗的妈妈更爱听这些。奶奶继续说:“蒙古袍深受草原上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非常实用,蒙古人长年在外以马背为家,逐水草而迁徙,居无定所,时常在夜里和衣而卧,宽大的袍服,下可当襑,上可当被。夏夜牧民大多身子一蜷,蒙头盖脚睡在勒勒车上,这袍子即成了睡袋,又挡住了蚊虫的叮咬。冬季的袍子是用毛皮缝制的,我们会选择四子王旗的戈壁山羊皮,经过发酵、熟皮、铲皮等多道工序,把皮毛加工的洁白柔软,毛花如絮,做成袍子后轻便而温暖。坝上地区的冰天雪地、狂风怒吼的寒冬,牧人穿着轻暖的皮袍,还可在马上驰骋。”
奶奶讲到这里眼神更加明亮。抬头看了一下天窗外漂着的白云继续说:“草原上的牧民一年四季都爱穿袍子,夏天的袍子是用棉布或丝绸做成。年轻姑娘穿上艳丽多彩的袍子,再配上好看的头饰,如同草原上的鲜花,美丽动人娇艳。小伙子的袍子一般布料要厚实,色调单一朴素是察哈尔蒙古袍的特点。领高袖长这是为了在外脖子手腕少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袍襟里小外大,下摆无缝。既能上下马自如,又能裹住膝盖腿腕少受风寒。”
奶奶叮嘱说:“蒙古袍是蒙古人日常生活的服装,也是礼服。在那达幕、节日和重大活动中是一定要穿的,当然这种场合袍子的档次是要高贵的。穿上袍子待客就要讲究礼节,端茶敬酒不能捋起袖子,下摆不能从锅碗瓢盆和桌子上扫过,叩头时要把前襟铺开,脱下存放时要放在裤子上面,领口前襟在上并朝向西北,是一定不能冲门的。”
朵兰大娘是奶奶教会做察哈尔蒙古袍的,她虽然针线活儿已经做的很好,可她并不轻易做蒙古袍,怕做不好浪费布料。她教姐姐做时,都会从乌夹(坎肩)、后耳莫(马褂)等小件做起。她说这样即使做不好也不会浪费,等手艺好了,再做才木齐(单布长袍),最后再上手庞胡(棉长袍)、得勒(皮长袍)。
奶奶说:“其实察哈尔坎肩做起来也很复杂,女子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绸边有闺妇之分。领口、领根、前襟、袖口四个飞摆都有宽窄不一的绸锦滚边和两个绦子镶边。长短坎肩的前后大面绣有各种寓意美好的鲜艳牡丹、荷花等。看穿的什么样式的坎肩,就知道是姑娘还是媳妇。小伙子穿的坎肩,领口、袖口、衣襟上面镶有一寸宽的锦带,黑缎子滚边,滚边内侧镶雅嘎(边饰)。”
这些全部是手工,不要说岗的妈妈和姐姐初学了,就是朵兰大娘她自已缝制一件坎肩,没有三个月时间是拿不下来的。
奶奶顺遍说了一下察哈尔蒙古靴制作工艺,她说制作蒙古靴材料分皮、布、毡三种。皮靴又分棉皮靴和单皮靴,另有高、低腰之分。一般用料是香牛皮,明显特征是靴尖上翘如牛的鼻子。靴前脸的正中有一道黑皮,高出靴面,俗称牛鼻梁,靴帮刺有图案,靴头部有似鸟爪形花纹,靴里有衬皮或衬毡。靴身宽大,可套棉袜、毡袜。察哈尔蒙古靴男女均可穿,只是男靴肥大,女靴秀气,样式是一样的。
奶奶说它近期历史:“察哈尔蒙古皮靴在清朝受到了俄罗斯的影响,一度向马靴发展了,马靴前面没有鼻梁,靴底前半部能够伸入马镫,而中间和后半部分是放不进去的,这样,骑马万一掉下来时,脚就不会卡在马镫里造成拖镫的危险。新中国成立后,马靴基本只供骑兵用,而民间又逐渐恢复了前有牛鼻梁的皮靴。”
毡靴俗称“毡圪塔”,是牧民专门在冬季雪地里穿的,为了耐磨,靴底是用硬牛皮包起来的。靴帮的中间部分和腰的下部用熟牛皮条缠绕,既美观又耐用。
布靴用料多为大绒,靴头和靴筒上是用金丝线人工绣出的,靴帮图案有云头纹、回形纹、卷草纹、盘肠纹、菱形纹和蝙蝠、小鸟、花卉等,布靴女子和孩子们穿的多。
岗的母亲和朵兰大娘把从奶奶这里学会的察哈尔服饰制作技艺又传给了她们的女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