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疯女
夜冷风高,三人裹着睡袋,只露出脚走路,幸亏这个点没有村民出来,否则被看见了又要被当成鬼了。
三人赶到水井附近的时候,真的看到一个人影,不过那个人影正在向山上走去。他们仨快速冲过去,很快追上了那个人,将他团团围住。
兴奋的成蹊指着那人问:“你在这干什么?是不是在投毒?”
那人显然被吓了一大跳,看清是三个裹着睡袋到处跑的人之后,那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顾方之仔细一看,认出是陈工。大喊:“陈工啊,你这么晚还出来工作?”
陈工被他们三个滑稽样逗得憋不住笑,直摆手说:“我只是睡不着出来走走。”
顾方之也不好意思起来,连说:“误会误会!”
陈工离开后,三人狼狈的面面相觑,陶言问:“那我们还蹲吗?”
成蹊也忍不住笑起来,说:“算了算了,总感觉是想多了。”
三人裹着大睡袋又回去了,远看活脱脱像三只大企鹅。
第二天网友们捐助的物资到了,陶言代表组织方和村长完成了交接。
发送物资的时候,陶言团队全程直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王大柱媳妇(疯女)也换了干净的衣裳,她家的定向捐助除了衣物和食品,还有三千元现金。王大柱和他老娘高兴地合不拢嘴。
疯女却对那些东西不感冒,周围没人的时候,她对陶言小声说着什么,陶言凑过去,听见她念叨着“女儿,女儿。”
陶言问王大柱家里是否有个女儿。王大柱一愣,摇头说:“三个都是小子,没有女儿。”
疯女哀怨地看着陶言,嘴里依然念叨着什么。
陶言又给肖龙去了电话,她凭直觉感到有些事不对劲,而村里人就像商量好了一样众口一词,这两天几乎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肖龙听了陶言的描述,思索了片刻,便说:“疯女确实还生过一个孩子,但是听说一生下来就夭折了,反正从来没人见过,也不知是男是女。”
陶言追问:“你们村里的孩子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肖龙不假思索地说:“男孩多,农村人喜欢生男孩,认为是壮劳力。”
挂了电话,陶言陷入沉思,幸福村也许并没有名字那般幸福。
当天,又来了几个热心网友,他们是医学生,免费为身体有恙的村民检查身体,分发药品。
陶言和一个女医学生一起来到王大柱家,王大柱和他老娘都下地去了,只有疯女一个人在家。也许是顾忌到村里形象,今天疯女并没有被锁住。
整个检查过程中,疯女很安静。只是在她们准备走的时候,她突然抓住陶言的手说:“女儿,女儿。”
陶言轻声问:“你的女儿在哪里?”
疯女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说:“被他们抱走了。”
“抱去哪里了?”陶言问。
疯女的眼神暗淡下来,摇摇头。
陶言似乎明白了,在重男轻女的小山村,疯女刚生下女婴就被别人抱走了,小生命生死未卜,疯女思女成疾,至今念念不忘。
这时女医学生轻声问:“你家在哪里?你爸妈来看过你吗?”
疯女摇头,喃喃说:“远,太远了,我找不到他们。”
陶言和女医学生相视一望,两人心里都有了相似的疑惑。
从王大柱家出来,女医学生边走边说:“她的身体挺健康的,应该不缺吃。只是精神压力大,她大约太想她的女儿了。”
陶言叹了口气,想到老实巴交的王大柱,她就觉得恶心,自己媳妇变成这样,她的男人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有没有可能,帮她找到她的家人?”陶言突然说。
女医学生一愣,问:“你也怀疑?”
陶言看了看四周,轻声说:“是的,她的普通话那么标准,完全没有这片的口音。”
女医学生悄悄说:“你方便的时候,把你们拍到的视频和照片发给我,我让我舅舅从寻人系统内部查一下。”
这时成蹊慌慌张张跑过来找陶言,女医学生便跟他们告别去和同学汇合了。
“怎么了?”陶言问。
成蹊掏出手机打开相册,翻出一张照片举到陶言眼前。只见相片中一个穿着洁白连衣裙的姑娘,如出水芙蓉一般,笑意盈盈地看着镜头。
“她是谁?”陶言疑惑到。
“就是我梦见的那个人,刚来的那一晚,我们被恶鬼吵醒了,后来我睡着了,就梦见她在哭。”成蹊一口气说完。
陶言问:“你在哪搞到的照片?”
成蹊说:“发放物资的时候,我们来到村东头的老李家,他孙子,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手里攥着这张照片,我问他这是谁,他说是他妈妈。老李说她是病死的,死了一年多了。”
“老李孙子怎么还在家?不是孩子都送出村了吗难道他家没闹过鬼?”陶言奇怪地问。
“他家亲戚特意给送回来的,说领完物资再带走,这一片都不富裕,可能亲戚也想多拿点东西回村吧。”成蹊无奈地说。
陶言又看了一眼照片,疑惑地说:“这姑娘这么漂亮,气质这么好,怎么会嫁到这里?”
成蹊脱口而出:“拐卖。”
陶言赶忙捂住她的嘴,两人一溜烟跑回村委会。
“太邪恶了!”成蹊忍不住大骂,气得来回走,恨不得一把火烧了这地方。
陶言说:“别太早下结论,说话小心点,毕竟在人家的地盘。”
这时几个医学生回来了,他们对村民的健康状况有点不明白,明明查不出什么病,却个个萎靡不振,都叫着没力气,只好给他们留了一点维生素补充营养。
女医学生提了一小壶水对陶言说:“初步检验井水没有发现问题。我特意装了一壶,等回到学院再请我老师帮忙检测一下。”
“谢谢你们了!”陶言感激地说。
当天医学生们就撤离了。
直播团队应粉丝的要求将在村里多驻扎几天,村长和村民因为他们为村里带来的好处而对他们更加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