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听马叔讲那过去的事情
马叔回头对阿强说:“阿强,装备交给马嫂,我带你种土豆去”。“马叔,您这一手农活儿都是在哪学的啊?”阿强好奇的边把装备交给马嫂边跟马叔往屋外走。
马叔答道:“我啊,以前在部队机场做机务工作那么多年,在自身业务之外也得找点儿事消磨时光啊。我就是看机场跑道两边那么大的平地,长的荒草还要定期清理。这是飞机迫降的缓冲区和净空区。我就琢磨着干脆种点儿土豆、红薯什么的,既不破坏土地功能,还能给部队产粮,自力更生”。
一边儿说着,俩人来到了院子里花坛边,开始干活儿。马叔边准备土豆,边继续讲道:“结果报给师首长还就同意了,师首长是东北人,还开玩笑说,等着你的红薯粉条子炖猪肉了”。
正说着话,马嫂也真是个好后勤,随后递过来种地的耙子、铲子和水桶,还对阿强说道:“这故事我都听好几年啦,你马叔终于又找到人吹牛啦。不过,说实话啊,那个你马叔自制的红薯粉粉条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粉条”。
马嫂笑着拉着龙嫂和叶子去库房整理物资去了。让龙嫂忙起来,心里可能会轻松一点儿吧。大家扔下刘丽和严尽这俩伤员,在房间里聊天。
开始刨土,挖坑。阿强一边忙着农活儿一边听马叔继续聊着过往:“第一年试种土豆和红薯,非常不成功。这种地可不是一拍脑门就能掌握的,里面的门道特别多”。
“种下去浇水不就得了,都有啥门道啊?”阿强对种地也是一窍不通。马叔笑了笑:“我开头也是这么觉得的,认为这有啥难的。结果第一年的收成特别惨,本想全团都能吃上,实际上全班吃两顿就没了”。
“产量那么小?”阿强好奇的问道。“是啊,说是土豆啊,也就枣儿那么大,红薯细得像耗子尾巴。”
马叔自嘲的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就总结经验,有些事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看起来越简单的事儿,越容易翻车。到第二年啊,我就提前买了块根类植物栽培教材,并且到附近村里找了最好的农活儿把式,请教了栽培和维护方法。这叫理论上、实践经验上都要重视。为了拜农把式为师,我还送给人家一架战斗机模型呢”。
俩人边干活儿,马叔边继续介绍经验:“这块根类的植物比较好种。首先是掌握节气,说实话咱们现在播种都有点儿晚了。其次就是掌握土壤酸碱度和透水度。土豆和红薯都喜欢透气透水的土壤,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往土里掺点儿沙子,土壤透水性不好的话,容易烂根,而且我们吃的就是根”。
阿强明白了一点儿,点了点头。马叔继续说道:“氮肥钾肥不能少,当然,基础的农家肥最健康。这第二年我们机场的土豆和红薯就丰收了。土豆出产了一千斤,红薯出产了两千斤。”
“啊?”阿强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马叔有点儿得意:“这全团吃了好久,最后都有些烂了,浪费了。不过我们机务组算是出名了。团长还给了我们每人一周探亲假,说是平时利用业余时间种地,改善部队伙食自力更生,有功。不过,这有了领导的肯定,战友的欢迎,我们第三年干劲更大了”。
阿强听得是越来越有兴趣,索性停下手里的活儿,专心听。马叔也没有埋怨他不干活儿,继续讲:“干劲儿大就又扩大了耕种面积,这产量还得增加啊。我就想起来师长说过,等着吃我们自己的红薯粉条子。这下心里有底了,绝不能形成浪费,做粉条。而且这第三年,我们经验更丰富了”。
这大灾面前的躬耕小种,画面是那么的温馨,仿佛正常的生活恍然又回到了人间。叶子也被吸引过来,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了马叔和阿强身后,听故事。
刘丽透过窗户看到如此休闲的画面也忍不住想出来,就跟躺在床上的严尽说道:“严尽,你躺了好几天了,下床出去透透气吧”。
严尽面露难色:“我行吗?头还有点晕”。刘丽面露韫色:“别装了,受这点儿伤躺了好几天,还让我喂饭。你是想肌肉萎缩啊?快起来”。刘丽也不客气,掀起严尽的被窝。
严尽不好意思的缩成一团。刘丽更气了,伸手打了严尽的屁股:“快点儿!”。严尽没办法,装不下去了,让刘丽继续照顾他似乎也没指望了。乖乖的下床和刘丽走了出去,出门的时候还不忘继续装可怜,把手臂搭在了刘丽肩上。刘丽也没拒绝,算是给他个台阶吧。
众年轻人包括刘喆都在马叔和阿强周边坐下。“听马叔讲那过去的事情”。马叔看着这个阵势,心里也挺高兴。讲故事的兴致更浓了,继续讲:“上回书说到第二年土豆产量一千斤,红薯两千斤。那这第三年扩大了种植面积,又有科学栽培又有村里高人指导。你们猜猜,这产量有多少了?”。
阿强猜道:“土豆两千斤,红薯三千斤?”。马叔听了摇了摇头:“呵呵,土豆四千斤,红薯五千斤。阿强啊,你是第一,小看了我们的水平。第二,小看了机场的面积啊”。大家听了都表示这个产量很惊人。
马叔说:“机场跑道就有两公里长,再加上两头的缓冲区还有两边的缓冲区,这,面积可是大了去了。我们利用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马叔环视了一下大家惊愕的表情,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个产量换算一下,土豆是两吨,红薯是两吨半。肯定吃不完。我们就把一部分土豆和红薯拉到了村里,在村民的帮助下做成了土豆粉和红薯粉”。
“马叔,做这个很麻烦吗?”叶子忍不住问道。“是啊,没做过就不知道有多麻烦很辛苦。”马叔回答道。
马叔停下手里的活儿,转过身来,点燃一支烟,休息休息。吸了一口,一屁股坐在花坛沿上。
面对着这几个“小朋友”听众,继续讲道:“这些红薯和土豆,部队食堂留了一部分,剩下的都运到村里老乡家,说好了做出红薯粉和土豆粉分给老乡一部分,不能让人家白忙活啊”。
阿强也一屁股坐在花坛沿儿上,听马叔专心讲故事了。
“这红薯和土豆挖出来运到老乡家,先要清洗。我带了四五个身强力壮的战士去帮忙。这清洗,就要拿水管子冲,放在大笸箩里摇,把红薯和土豆上的泥巴都要清洗干净,否则这第一步做不好,成品吃起来就会牙碜。”马叔继续讲道。
马嫂给马叔端了杯茶来,扭头走了。马叔在大家期盼的眼神中,继续说道:“这红薯洗干净就要破碎成浆,也就是要用机器加水磨成豆浆一样的糊状,这机器我看是老乡拿拖拉机改的,还挺好用。过滤,用豆包布两次过滤杂质和太粗的颗粒。再经过沉淀,倒掉上面的清水,下面就得到了红薯淀粉。土豆淀粉的制作方法也差不多。下一步就是晾晒。这红薯淀粉还要晾干,再破碎成粉状,然后重新加水稀化。这是个保证口感好的关键。按我们不懂的人想法,晾干再加水稀释,这不是没必要吗?实际上,这个环节很重要,它把红薯淀粉改性了。再次加水的量要合适,多了、少了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口感,这就是个经验活儿了,我是让村里最有经验的老乡操刀的。要调成类似黑芝麻糊一样的状态。后面还要加明矾再热到八成熟”。
马叔喝了几口茶,顺手把茶根儿倒进了花坛里。继续说道:“这下面一步比一步关键。下一步叫漏丝。也就是要漏出红薯粉的形状。一个金属篦子上分布着大小合适的孔,粉浆要通过这些孔漏下去。太稀,容易下漏太快,粗细不一。粉浆太干,又会不易下漏,影响效率。”
马叔踩灭烟头,继续说道:“漏丝时要预备一口大锅,等水烧开,漏下的丝滴入开水中,先是沉底,马上又会飘起。这时,另外一个人要果断捞起,丢入冷水中。用手捋成一把一把的,还要再进另一锅冷水,再次降温,就可以捞出来挂起控干水分了。”
马叔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刘丽沉不住气了,追问道:“马叔,这就算做成了吗?”马叔乐了:“哪有那么容易,还要进行暴晒,迅速蒸发掉水分,才能劲道爽口,最后的功劳都归于阳光。要是选择个阴雨天干这事儿,估计红薯粉就粘连成红薯块儿了。你们看,我们这么辛苦的播种,浇水,除草,除虫。等到收获的那一天,其实都是阳光的功劳”。
“只有真正用心栽培过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境界啊。”坐在小板凳上的叶子感慨道。
严尽也是听得新奇又入神,自言自语道:“是啊,要是没有阳光,恐怕人类也不存在了。恐龙不就是被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产生的经年不散的烟尘蔽日,给灭绝的吗?”。
“各干各活儿。”马叔讲完红薯粉的故事,心里还是挺满足的。能给年轻人讲讲故事,也是他这个岁数人的乐趣之一:“小严,这么多天你还是第一次出门吧?让刘丽这个伤员陪你走走,到底你俩腿脚没事儿”。
“是,马叔,是得走走,不能再躺着了。”严尽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