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芋苗酱菜
早早起来,天气似乎又冷了一些。
因为气温低,放在院子里的芋苗被很好地保鲜,昨天被砍的根部都没什么变色。如果是夏天,必须当天拿回来就处理了。
早餐是用面粉炸的油条,豆浆是昨晚泡好的豆子今天现磨的。此外还有姜宁做的野菜煎饼,外酥里嫩,野菜鲜美,是来自大山的馈赠。
一群人坐在院子里,悠闲地享受完早餐,喝了一碗热豆浆暖了身子,连脚趾头也暖和了。
“来,把汤婆子戴上。”
姜宁怕冷,也觉得孩子们抵不住寒冷,也给他们一人置了一个汤婆子,让他们随身带着。
“谢谢娘亲。我们出门了!”
三兄弟虽然认为男生怎么会那么怕冷,可是是娘亲的好意,他们是欣然接受的。
“七七八八好暖和,它们两个倒是可以代替汤婆子。”
姜嘉乐上了马车,手里握着汤婆子说道。
“你可别指望了,那两只胖兔子出个小围栏都怕得发抖,还让它们出院子跟我们去书院。”
姜嘉炎坐姿笔直,淡淡地说道。
“你二哥说得没错。”
姜嘉明同意。
“那好叭。”姜嘉乐闭上眼,回忆昨天夫子讲的《社道》,今天要在大家面前背书。
三小只去上学了,姜宁和大家拿了椅子,在院子里坐着给芋苗去皮。
“对,用小刀从底部划一下,顺着它的皮往上撕。去皮后还是很粗,再来两刀,切成三条。就可以丢到簸箕里了。”
这个工作很简单,姜宁讲一遍大家都听懂了。
众人一边弄,一边讨论着今年过年的事。
“后面的房子也要装修一下,砍些竹子下来贴墙面,这样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家。”
姜宁说,大家一边做手上的活,一边点头。
自从来了古代,她已经没有新历的观念了。这里用的都是农历法。
也有元旦,但是元旦就是大年初一,那天就是过年了。
现在是腊月十一,还有十几天又过年了。
“我打算把这里的马圈迁到后面的房子,原来的马圈改成葡萄架,开春的时候种上葡萄。到时候我们在架下乘凉,还能烧烤呢!”
姜宁的想法很多,之前没来得及做,现在闲下来了又想改造小院了。
大家顺着姜宁的目光,看向那边的马圈,想象着它改成葡萄架的样子,都觉得可行。
“再多些竹子,给七七八八和如花做新的窝,快过年了,家里换新不能忘记它们。”
众人看向那两只肥兔子,和正在下蛋的野鸡,心想来竹林小院当动物的日子真滋润。
大家都弄得差不多了,姜宁把它们摊开,放在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晾晒。
冬日的阳光不像夏天那么强烈,夏天的时候两天就能晒干,冬天就要多上一倍的天数。
四五天后,芋苗就已经被晒得收缩,还有些泛黄。
打上井水将它们冲洗干净,再抓成一把,切成小段,到最后放满了两个簸箕。
放在一个大盆里,撒上盐,用手抓匀。盐会把芋苗里面的水分逼出来,所以放进缸里的时候还要用手抓几下,没水分了再放进缸里。
盖上布包,用绳子绑紧,拿进了厨房,和之前做的腌酸放在一起。
大概要二十来天,孩子们去参加县试的时候刚好可以带去。
“夫人,你要的牛肉我买回来了!”
鱼昭送了三小只去书院,又去肉铺问了牛肉。
这里是农耕社会,在生产水平低下的古代,牛作为农业的主要动力而存在,是非常受重视的,吃牛肉是重罪。
但这项规定在梁国成立百年后,就逐渐废除了。
国家重视农业,鼓励人们发明农具,若确有实用,国家会奖励银子,颁发圣旨昭告天下。
有国家的鼓励,人们研究耕具的热情异常高涨。这百年里已经发明并使用了曲辕犁和筒车,使得耕地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所以耕牛虽然也在使用,可国家渐渐放开,允许人们吃牛肉。可也局限于临近暮年的耕牛,还要做严格的登记,才允许宰杀。
姜宁庆幸自己穿越到了一个还算可以的时代,没了牛肉得少了多少美味。
这次买回来的牛肉有三十斤,一斤二十五文,比猪肉贵了好几倍。
姜宁打算拿牛肉来做牛肉干,也是给他们带去县试的时候吃。牛肉是高蛋白,吃了不容易饿,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去考试。
牛肉顺着纹理切成条,放在大盆里,加入葱叶姜片香料来腌制,抓个一刻钟,让腌料入味。
姜宁分了两盆,一盆做辣的,一盆做不辣的。
盖上布封起来,静置三个时辰,还没开始炸,牛肉已经很香了。
冷水下锅煮熟,捞出来滴干水分,再放入油锅里炸。
此时的牛肉已经是红棕色,牛肉由软便酥。等炸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捞出来,放到第二天,牛肉已经是棕黑色了。
姜宁找了个干净没有油花的罐子,把它们都装进去。
三十斤的牛肉做成牛肉干没了水分,倒是轻了很多。
偷偷尝了一块,牛肉唇齿留香,越吃越有嚼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