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砍柴
宁佑为几个孩子添饭,唬的几人只喊“不要了,饱了,饱了。”
“还剩这么多呢,你们正好把底清了。”宁佑也不说别的。
“是啊,难不成你们不喜欢吃这菜?我侄女厨艺还没人说不好吃呢。”宁尚也在旁边帮腔。
“快吃,我们要不是实在吃不下,哪能轮到你们啊。”萧何也认识最大的那个,他们营里马夫的孩子。
马夫家里两儿一女。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萧何经常看到马夫为家里生计发愁。
刚几个小子端着饭碗回家,肯定是看见菜好,又念着家里的弟弟妹妹,回去把饭都分给他们了。
好在不管是米饭还是菜,宁家都多做的了很多。
中午的事,宁安也有所耳闻。
时代如此,行,百姓苦,亡,百姓也苦。
晚上准备蒸馒头,这个活就不用宁安操心了。
下午,她领着宁适和宁远去城外捡柴。
宁适已经跟刘根、顺子和大牛二牛吸取了捡柴经验。
四人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如数道来。 他们住的离东城门近,东城门外是一片平整的沃土,军田和分给自家的田地都在那里。
捡柴割草一般去西城门外。西门外有座小山包,山上有不少枯树枝。
天暖和的时候还可以挖菌子。夏天,山里有不少野果。
镇里没有学堂,孩子们都不上学,每天帮家里干活。
女孩子主要学做饭、织布、料理家事,空闲时候也跟着一起上山。男孩子们主要砍柴、割草。农忙的时候,不管大人小孩都要一起下地。
三个人一人背个背篓,拿了几捆麻绳,怀着新奇出发了。
三人都没有干过这些,更别说是没有下人跟着。感觉像是去秋游。
大人们本不放心要跟着,在他们的再三保证下,以及刘根说镇里的小孩天天去,不往远走很安全下才放行。
一路走,一路看,几百米的距离三人就用了一盏茶的功夫。
出了城门就能看见不远的山包下有小孩在割草。
这边家户养羊的多,羊多的会吆着羊群去放羊吃草,羊少的人家,不值当专门占个人手来放羊,就打发孩子们去割草。
这个时节,很多草已经黄了,小孩们每天都要出来割草攒草留着当羊冬天的口粮。
宁安他们按照刘根说的往山里走了一点,就看见落在地上的枯枝,不过不多,想来别人的是漏网之鱼。
三人也不嫌枝细,细的也能烧会儿不是?
三人边捡边往里,慢慢能看到一些大的枯枝,他们带了柴刀,但是三人都没砍过柴啊。
能用脚踩断的就用脚,实在踩不断的采用刀,不过这刀,又重又不太锋利,费不老少劲。
三人忙活到夕阳西下,其他孩子们都往回返的时候,也才捡了虚虚一篓柴,青草倒是割了两半篓。
看着别的七八岁的孩子背着那么大捆柴,宁安有点汗颜。
宁安背着柴,路上还歇了一次。到家门口碰见隔壁汪大娘。
三人客气的和汪大娘打招呼。
“房子建的怎么样了?”宁家人一天都没出门,王大娘有心问两句也没碰见人,这会看到宁安拉上好好问一问。
“快了。”宁安回道。
“你们盖几间哪?”汪大娘又问。
“盖两间,家里人多,盖两间才刚刚够住。”
“有啥帮忙的你们上门说就行啊。我家俩小子跑个腿啥的还行。”汪大娘中午看见刘根他们端着碗从宁家出来。
一想就明白是他们在宁家帮忙,宁家管饭。
镇里这种情况挺多,有谁家有活,孩子们去帮忙都会管两顿饭。
干一天活换两顿饭,孩子们都愿意去。
一来,主家给帮忙人的饭总会带点油水,二来,能给家里省顿粮。
汪大娘也想让孩子们来帮忙,不过宁家人没主动开口,而且她家老二还小才九岁,干不了重活。老大今年十四,倒是能顶个大人用了。
宁安一听话音就知道汪大娘的意思,“您家里要是没事,明天让孩子来帮忙。”
“哎,好好。有啥活就喊他们,大小子有力气。”汪二妮站在门口早都闻到蒸馒头的麦香味,想着孩子明天能去打打牙祭也高兴地很。
“那我们先进去了,还背着柴呢。”宁安反手扶了扶身后的背篓。她想着到家门口了,懒得在卸下来,没想到汪大娘会拦住她。
“哎,你们快进去吧。我也回去了。”汪二妮光顾着说话没注意几人背篓里还装着东西。
回到家,大白馒头刚出锅。
“正好,还担心你们迷路呢。”刘叔帮几个人卸下背篓。
“路很好找,出了城门就能看见山包,很多小孩在割草拾柴呢,我们看他们往回回就跟着回来啦。”宁安敲了敲肩膀。
“累坏了吧。”正在收拾工具的宁佑心疼几个孩子。
从小都是府里众人宠着的,娇生惯养,哪里受过这种苦。
“不累,跟爬山差不多,就是柴刀不好用。”宁安说着皱了皱鼻子。
帮忙的人还没走,正准备洗脸洗漱。萧何悄悄注意着宁安的一举一动。看见宁安的小动作,心里直呼可爱。
听闻柴刀不好用,就趁机搭话,“是不是刀钝了呀,我明天带磨刀石过来把刀磨一磨。”
他们家确实没有磨刀石。
“那麻烦你了。”相处一天,宁佑知道这个后生是个爽快人,也不跟他客气。
“没事,就磨个刀。”萧何看宁安注意到他,暗暗挺直了腰背。
宁安不是真的十四五没经历过情爱的小姑娘,萧何的表现她有点察觉到。
不过,她的婚事不急,她有信心说服家人让她再等个三几年再嫁人。
萧何这个人外形她是满意的,但是人品家世她要再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