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国家事业 > 第84章 周红霞的工作方法

第84章 周红霞的工作方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车子到了白龙乡,直接来到一户茶农家,没想到,刘乡长在那里迎接他们。

    其实,这是周副县长安排好的。

    刘乡长亲自动手,先用开水将四个杯子烫了,放进茶叶,冲洗过滤了两道,然后递给客人。

    刘乡长说:“两位贵客,我们民水人种茶的历史,和这座古城一样悠久,始于西周,盛于唐宋,曾为朝廷贡品。”

    汪昭思说:“我俩都是贤城人,也知道些。”

    刘乡长听了,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说:

    “都是老乡啊,我言多了,言多了,别见怪哈!”

    周副县长说:“他俩不仅是咱贤城人,还都是教师出身,对历史懂得的多。另外呢,又都是有涵养的人,不会在意的,是吧,汪先生,申校长?”

    两人忙说:“再听听介绍也很好啊,况且又是在茶乡听毛尖茶叶的历史,更有意义嘛!”

    作为东道主,刘乡长听两人这样说,继续介绍:

    “以前的事我就不说了,现今,在周县长的亲自领导下,我们这个贤城毛尖茶的主产区,茶叶产业得以大发展。

    每年,都参加贤城巿举办的“国际茶叶节”,我们民水县的‘天龙牌’茶叶,是巿政府主推的品牌。

    目前,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毛尖茶,远销世界许多国家了。”

    这位乡长不忘借此机会,吹捧一下红霞县长,也不忘推介这里的特产。

    其实,他说的是实话,周县长把毛尖茶叶项目发展的确挂在心上。

    “山里的水,泡山里的茶,味道真的不错呀!”汪昭思巴咂着嘴,赞叹道。

    周副县长说:“等过了谷雨,你再到民水县城看,四里八乡里的茶叶,涌进了城。”

    艾华父亲接过话说:

    “是啊,店铺争先摆出新茶,顺着街心一望,尽放着铁茶桶、竹茶篓,大街小巷,成了茶叶的世界。”

    汪昭思说:“哦,我当年在老家时,茶树少,只有三山两潭上有些茶园,规模不大。”

    艾华父亲说:“现在不一样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老同桌’,你再过半个月,到贤城巿的茶叶巿场上看看,卖茶叶店铺一个挨一个。

    他们在门前摆上明晃晃高高的透亮玻璃杯,每品级的茶叶都拿出样品,用开水沏后,供买茶叶的人观成色,品口感。”

    周副县长道:“申校长,不仅是贤城巿,咱们民水镇已新建了几条经营茶叶的街。一进街里,茶叶热气升腾,雾一般缭绕,香味弥漫在空气里,直往人鼻孔里钻,好撩泼人。”

    艾华父亲听出来红霞副县长的话,连忙补充说:

    “周县长说的对。民水县是毛尖茶叶的主产地嘛,茶叶大量上市后,整个县城都几乎是茶叶市场。”

    周副县长高兴了,说:

    “是的,除专营店铺外,大街小巷,都是卖茶叶的。有的挑担,有的提篮,一个挨一个,任你沿摊儿瞧,挨个儿挑。

    特别是刘乡长这里产出的茶叶,在巿场上能卖出好价钱。”

    刘乡长说:“周县长这几年,极力推介我们的‘天龙牌’茶叶,给这里的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周副县长说:“我也从刘乡长这里,学到了不少毛尖茶知识。比如说,若买茶叶,须学会鉴别,先把茶叶用手捏一撮,搁在手心看成色,颗粒圆浑,条儿紧凑,白毫耀眼者为佳。

    然后呢,再往嘴里送两粒,细细嚼,先是苦,然后清甜爽馥,余味绵长,这就是好茶。”

    刘乡长说:“周县长早已是内行了。有些买茶叶的客户,直接来到我们茶山上,据群众讲,常有可笑的事发生呢!”

    汪昭思好奇的问:“什么事啊?”

    刘乡长道:“有的客户听说‘雨前茶’好,还未过谷雨,来的客户问:‘是雨前茶么’?卖茶的人笑了,买茶者才猛然想起来,自己把季节时令忘了,也跟着乐。”

    申校长说:“民水县城临铁路干线,还有几条国道穿境,过往客人,不放过买茶的时机。

    他们一路上细细地品,享旅途中的快乐;回家后呢,赠送些给亲友。”

    周副县长说:“是啊!外地人买回毛尖茶后,特意向亲友们交待,这是在民水买的正宗毛尖茶,天龙品牌,都尝尝。并提醒说,放进冰箱冷冻收藏起来,一年仍新鲜。”

    申校长说:“贤城本地人,爱喝毛尖,成了习惯,一天不喝都不行。因此,家家基本备足了一年的茶。”

    汪昭思说:“酒有酒瘾,烟有烟习,对于茶叶嘛,自然也有茶君子了。”

    周县长说:“城里的人,下班后,匆匆往家奔,撮出茶叶在杯里,将滚开水沏进去,坐在桌旁点支烟,听杯里忽忽响,看叶片儿上下翻。”

    接着,她笑了,说:“也有趣事呢。”

    汪昭思道:“哦!讲我们听听。”

    周副县长说:“那是泡上茶后,闻到了香味,性急的等不及,端起杯,放在唇边,“吱”的一声,烫得咧嘴挤眼睛,但还不忘品尝茶滋味,一口气舒出来,解乏消愁爽筋骨,二朗腿开始在桌下晃荡了。”

    艾华父亲接着说:“谁家来客人,款待茶当先。也不吝啬,半杯茶叶半杯水,汤清叶绿味道浓。”

    刘乡长说:“我深有体会。两道茶一下肚,谈兴大增,天南地北,世间奇闻,一个劲儿的聊。您二老也知道,咱们民水人管它叫“侃大岔”,这是喝毛尖茶增添的兴趣呢。”

    艾华父亲说:“另外呢,去谁家做客,主人会介绍,这是西山茶,包好喝。”

    周县长说:“是的。有些内行的客人道:‘我早喝出来了,你不讲,也知道’。于是,他们将西山茶,南山茶,北山茶,东山茶,特色差异全摆活一遍,让对方相信自己是内行。”

    艾华父亲说:“其实,民水人谁不能说出一大堆茶道呢?倘若闯荡江南塞北,与人闲谈吹牛时,一通毛尖茶叶经,增豪气,添荣耀,抖精神。”

    他们在茶乡,边品茶,边热热闹闹地聊了许多有关毛尖茶话题。

    之后,返回的路上,周县长说:

    “汪先生,其它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知道,咱们民水县只有这个天赐宝藏。

    但你也看到了,茶叶主产区的种植规模还较小,而巿场需求却很大,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呀。

    另外,主要靠传统的人工炒制,效率低。

    若想得到改善,需要各方面的帮助,请汪先生考虑考虑啊!”

    “嗯,我已看到了,不少山岗上,还是杂树乱草,没得到开发,浪费了好资源。”

    “是啊!我们县上的意思呢,是想把这些好山好水更多地利用起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但是,你也知道,目前,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周县长,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看这样好不好,回去后,与我这位‘老同桌’申淮生校长聊一下,再把我的意见告诉你。行么?”

    “好啊,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对了,今晚,我以个人名义,请你们吃个饭,可以吗?”

    汪昭思说:“不必了,不必了。我一个本家嫁女儿,要去参加。”

    周县长说:“哦,你们事忙,我就不强留了,随你们的方便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