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七零:知青女儿要翻身 > 第56章 小作坊

第56章 小作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吃完饭以后,也不着急让孩子去睡觉,刚吃完就睡也不好,正好再等会儿消消食。

    反正放假了,早上可以多睡会儿,而且偶尔一次晚睡也没什么大问题。

    吃完饭两小只乖乖的去洗碗,王大海和陈秀莲则开始准备处理肉了。

    其实也简单,野猪肉和狍子肉也还是像之前那样,抹了盐之后放火炕上熏着,早就做过好多遍的事儿,不需要磨蹭,一会儿就做好了。

    王大海想着这会儿就把兔子给杀了,免得这么冷的天给冻死了。

    熟练的给兔子剥了皮,分的时候,王大海特意给唐家多分了一点儿,因为兔子皮他没打算分割开。

    一张本来就不大,他就算分半张给唐家,他们也做不了什么,干脆自己得了兔子皮,多分他们点儿肉。

    也不让闺女儿子去送,王大海提着半拉兔子,亲自上了隔壁唐家的门。

    打开门以后,唐家还正在吃饭,看到王大海提着半拉兔子,唐天还惊奇得很,“大海兄弟,你这么快就杀了?家里都弄好了?”

    “我想着晚上不管它,它可能会冻死,干脆今晚上就杀了,保险一些。”说着就把兔子递过去。

    唐天接过兔子,就草草看了一眼,就看出这兔子不是对半分的,而且自己还是占的多的那一份儿。

    “大海兄弟,你怎么给我家分得多一些,你们还多一个人,可划不来嘞!”

    王大海本来也是要过来说这个事情,正好提到了,“我没提前问你,我要了兔子皮,就给你们多分点儿肉,也是公平的。”

    唐天连忙摆手,“客气啥?兔子皮我们拿着也做不来,本来我也没打算要,也不当什么,你还这么客气。”

    “行了,别客气来客气去了,快进去吃饭吧,这会儿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王大海也不多停留,说了几句话就回了家。

    这会儿都要到十二点了,平时早就已经在梦乡里了,吃饱了,瞌睡也就来了。

    有什么事儿都明天再说吧!赶紧洗洗睡觉。

    两个小的和陈秀莲早就洗好了,王大海在山上跑了一天,肯定得洗个澡。

    苏夏和王远志也帮不上什么忙,该睡觉就睡觉了。

    第二天,苏夏照常起来打了两套拳,打得虎虎生风的,但她没喊王远志,昨晚上确实睡得晚,就放他一天假。

    她就不一样了,平时晚上也差不多是那个点儿才睡的,习惯了。

    打完拳收拾好,苏夏还去厨房把粥给熬上了。

    等到陈秀莲和王大海起来的时候,苏夏正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烧火,锅里的瘦肉粥正在不停的翻滚。

    “你这孩子怎么起来这么早?昨天睡得晚,咋不多睡会儿呢?”陈秀莲觉得这孩子也太懂事儿了,居然这么早起来,把一家子的早饭都做好了。

    而她和孩子爹还在床上睡得香的很。

    苏夏靠着陈秀莲撒了会儿娇,“我起来打拳,习惯了。”

    陈秀莲看苏夏脸色确实一如既往,挺不错的,白里透红,完全没有因为睡得晚起得早有什么影响,于是也放下心来。

    吃过早饭,苏夏就跟王大海提起昨天烧木炭的想法,王大海也觉得听起来有点儿戏,干脆去找村长和支书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

    苏夏就不跟着去凑热闹了,她只负责提出这个想法,后面的事情就让他们大人去操心吧!

    一路来到何家,何继德门槛上抽叶子烟,吧嗒吧嗒的,烟雾缭绕。

    “大海啊,快进来坐,找我有啥事儿啊?”

    王大海也不含糊,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来意。

    何继德没想到王大海一来,居然是提出了这么一个想法,这听起来又有点儿可行性啊!

    “大海啊,你具体讲讲!”何继德把烟摁灭,也不抽了,烟杆在门槛上磕了两下,清理干净,顺手就给放在了门墩上。

    王大海也只是听闺女讲了些,然后结合了自己的思考,只能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我们可能需要挖一个专门的火窑,用来烧木炭,木炭烧好取出来水里过一遍冷却,之后拿出来晾干,具体的还要在做的时候,不过我都了解清楚了,做几遍就知道了,不过我想着我们小岗村靠着山,做这些还是方便,如果能成也是一个收入来源。”

    但这会儿都腊月底了,就算做出来可能也卖不了几天,不过如果能成,可以一直做下去。

    这件事还得好好计划计划,“大海啊,走,跟我一起去和支书商量商量,如果可以,就得抓紧了,不然冬天都要过去来了。”

    二人又急匆匆的往高支书家赶。

    几人商量一番,觉得先试试,看能不能把木炭做出来。

    这事儿是王大海提的,肯定不能落了他,然后就是村长家的儿子何益民和高支书家的两个儿子高小山、高小河一起。

    烧木炭的地方选在了村子里的一个破屋子,这破屋子没人住,房子主人走的走,死的死,早没人管了。

    刚好,这房子在最边上,院子也大,平时也没有人过来。

    这事儿没做成之前不好声张,四个大男人就开始在这院子里悄悄的做。

    首先就是要把火窑挖出来,按道理,火窑只要是密闭空间就行,不管是往地下挖还是用泥巴做都可以。

    不过这院子下面有很多石头,挖不动,只能从外面背黄泥进来做一个火窑。

    都是帮着修过房子的,对泥巴怎么做得更牢实可太有经验了。

    很快就修了一个半大不大的火窑出来,上面没有封盖子,得等到放入烧制木炭的木头以后才能封上。

    虽然没有修过火窑但是参考火灶就行了,火灶是上面有锅,下面一个加柴火的地方,一个道理,下面一个火门,上面留出来。

    做好火窑就是砍木头了,根据苏夏提供的,木头最好是越硬越好,比如青冈木,砍了四五棵青冈木,又把锯成平时烧火的大小。

    然后开始整齐的放入火窑中,底下铺了一层苞谷叶子,方便快速点燃,再放上些杂木,再把青冈木一层一层铺好,上面也盖一层苞谷叶子和杂木,然后上面用泥巴封好,挖一个口子,充当烟囱。

    挖烟囱不易过大也不小,烟囱过大,空气进去得多,木头烧起来快,容易把木头都烧光,那就不是木炭了,那就叫火石。太小的话也烧不好,烧出来都是烟头。

    不需要多说,只说个大概,几人就能明白什么意思,应该怎么做。

    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可以生火了,把柴火烧到火门一半以上,就能看到里面烧得红彤彤的,火舌直上。

    王大海也说了,这个窑子要烧两天才能出炭,但这火不能断,所以必须得有人守着窑子才行。

    一共四个人,两人守上半夜,两人守下半夜,也不回家了,就在火窑边守着,火不能熄。连饭都是急匆匆回家吃了,马上又跑过来守着,而且要轮换着去吃才行。

    很快两天就过去了,等到烟囱冒出带有浅蓝色烟的时候就不用加柴火了,窑子里会自己燃烧,等到看大了老青烟,就是烟囱的烟气颜色带着透明感的时候就不用烧了。

    一种是把火门封上,等到自然冷却成炭,一种则是快速的,把烧红的木炭取出来,用水浇灭,然后再晒干就可以了。

    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功了的,虽然王大海在苏夏那里得到了具体的烧制方法,但实践的时候难免有些错误,不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历时六七天,才烧制出了第一批青冈木木炭,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木炭试着烧了一回,也没有什么烟,火力也还挺大的,这不比煤炭好啊!

    村长何继德和高支书都高兴得不行,既然现在木炭已经能成功的烧制出来,那现在就应该把它拿出台面来,看怎么能够符合政策,把它卖出去。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村办作坊,专门用来生产木炭,然后对外销售。

    不过这个要写个报告,上交公社审批,审批通过才可以开办起来。

    公社巴不得这个作坊成立,确实现在城里基本都是用煤炭,木炭这一块儿是还挺空缺的,而且小岗村也确实穷,现在他们自己找了个出路,也不需要公社给拨款子什么的,可以先由着他们自己折腾。

    如果成功了,那周围靠着山的几个村子都可以借鉴学习嘛。

    没过两天,小岗村木炭加工作坊就审批通过了,这可是小岗村第一个作坊啊!

    自然消息爆出来的时候,全村都震惊了,没想到有一天,自己村子里还能办作坊,现在是作坊,说不定以后做大做强了,能变成工厂,到时候不用出去,也能混个工人饭碗端着。

    作坊也就用着之前烧制木炭的那个老屋,稍微修缮了一下,就可以挂牌使用了。

    现在最重大的问题是作坊的工作人员,村子四百多个人,都想来争这一口饭吃,可一个小作坊,也就只需要四五个工人,哪里安排得下那么多人。

    作坊的直接负责人是何继德,高支书作为副手做辅助,然后财务什么的就由村里的财务小杨一起兼着做了就行等以后做大了再单独设立。

    至于作坊工人的话,王大海肯定得算一个,这个主意就是他提的,而且具体制作方法也是他提供的,还全程参与了烧制的过程。

    如果直接就用之前第一次烧制的人也不行。

    除了王大海,一个是村长家的,两个是支书家的,这会让村子的人觉得是不是他们干部的人就有权利先塞进去。

    所以这个事情还得慎重。

    针对选人这个事情,村里还特意召开了一次大会,全员参与,主要就是说木炭作坊的开始生产时间和工人的安排。

    村长想着至少得再招几个人进来,这样可以同时烧两到三窑子,这样才能进入批量生产。

    之前烧制的人自然要留下来,虽然说其中一个是村长的儿子,两个是支书的儿子,但确实刚开始的试烧制就是这几个人完成的,不能因为他们是干部的孩子,就剥夺了他们的功劳啊!

    高支书主动提出,自家只要一个名额,为村子里再腾一个名额出来。

    所以现在就是王大海、何益民和高小山已经确定了名额,至于原因,也跟大家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虽然有个别人有意见,但人家这三个名额确实占得实实在在,没有毛病啊!

    至于剩下的五个人,就不好处理了,家家户户都想上,但名额有限,何继德也简单粗暴,看来报名的,谁平时工分多,请假少的,优先录取。

    如果有意见,那你也可以平时勤快点儿,少偷点儿懒,下次再招人自然有机会。

    在腊月二十这一天,小岗村木炭加工作坊就正式开始投入生产了。

    王大海成了木炭作坊的一名工人,每天起早贪黑的,感觉比种地的时候还辛苦。

    家里的事情很多都落在了陈秀莲一个人身上。

    到二十四,扫房子的时候,王大海才新上岗四天,木炭都还没出炉,自然没空帮家里的忙。

    这个任务就陈秀莲带着两个小的干了。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其实前面还有一句,二十三,糖瓜粘。不过小岗村没有这个习俗,主要还是这个时候糖这些东西贵得很,还没到过年呢,吃什么吃!

    扫房子是有实际意义的,必须要做,一年到头,把房子打扫打扫,来迎接新年。

    除尘就意味着除陈嘛,这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习俗,就算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个也是不受任何影响的。

    除陈布新、辞旧迎新,意在将旧的一年一切晦气统统扫出门,意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到房屋,小到角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仔细的清扫一遍。

    家里讲究的,就各个犄角旮旯都不放过,扫得干干净净,懒一点儿的,也就做个意思,扫两扫把,意思意思就行了。

    不过这样的人家毕竟还是少数的。

    大多数人家都是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打扫了,全家出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