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韩牧升走后的第三天,陆家湾村村长领着几个甲首挨家挨户征收夏税。
本朝田税因地制宜,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北方地区则是一年一熟,两片区域所缴赋税也就不同。
南地一年缴两次田税,分别是夏粮和秋粮,北地则缴一次秋粮即可。
除此外,丁税、杂税一律免除。
丁税,即人头税,按人口缴纳,譬如每户有几口人,每人每年应向官府缴纳多少银子(这里只能是银子,不能以物代替),此为丁银税。
杂税,是指除田税之外农民还要缴纳其他的譬如农具丝布,鸡鸭牛羊,植木果蔬等与农事相关的赋税。
田税、丁税、杂税是压在农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其中丁税、杂税尤甚。
历朝历代,丁税严重,杂税繁苛,有些人口多的人家,若是按每人一两税银计算,九口人一年就得缴纳九两银子丁税,而一些农户人家一年连二两银子都挣不够,哪来这么多税银缴纳。
再加上一些苛捐杂税,农民不堪其负,负债累累。为了躲避丁税杂税,这些人不得不变卖土地,流离失所,做了流民。
流民多的后果就是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以致朝局不稳。
严重者改朝换代都是可能。
本朝自靖安二年起,朝廷免除了杂税,再到天齐四年,女帝下令施行摊丁入亩赋税政策。
摊丁入亩,即地丁合一,将丁银税均摊到田亩之中,农户人家无需再缴纳丁银,只需每年按时缴纳田税即可。
太平丰收年间,通常农民缴纳完税粮之后,大部分家里还有剩余,剩余的这些粮食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卖给当地的粮贩,以此换些家用。
六月中旬,全村所有税粮征收完毕,村长和甲首领着一众村民担着或推着粮食前往县衙交公。
税粮交上去之后,官府会开出一种单据,俗称“三联票”,一联存于县衙,一联给差役,一联留于纳户,以此来限制官吏横征暴敛,私收税目。
与村里多数人家一样,陆轻尘家缴纳完税粮之后家里粮食还余有一些,陆季秋就背了一部分到镇上卖掉,换了几些铜板,然后买了二斤猪肉回来,一家子围在一起美美吃了一顿。
……
六月天气,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日下午放学后,陆先生给孩子们放了溽暑假,假期长达一个月,可把这些小家伙们高兴坏了。
收拾东西回家的时候,陆轻尘发现周匀年书包里装了一本《史记》,不由大惊:“你读《史记》?可是你买的?”读的懂吗……
着实不怪她大惊小怪,周匀年与她同岁,平时很少说话,以陆轻尘的见解,她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六岁的小孩能读懂《史记》。
因着那种身世,周匀年在学里不受待见,被人孤立平时都没人跟他说话,当然他也很少主动找人说。
偏偏陆轻尘是个例外,陆轻尘不仅不嫌他,还时常鼓励他。
先时周匀年还躲闪,后来时间长了他就不躲了,陆轻尘跟他说话时他都会回应,有时还会主动攀谈几句。
今见陆轻尘问起他手里的书,他如实道:“这是周爷爷的书,我从他那里借的。这上面的故事周爷爷给我讲了好多,我觉得好听,可是看不懂。”
陆轻尘还是惊讶:“周爷爷?那是谁啊?”她虽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六年,但会读书的周爷爷却没听过几个。
周匀年解释:“就是我们家隔壁的一个爷爷,他家里藏了好多书,我时常到他家里看,有时也会借回家。”
陆轻尘一听这周爷爷家藏了好多书,眼里立时蕴了光,心里面也是蠢蠢欲动,书在她们村可是稀缺物,这辈子她就没碰过几本,家里实是负担不起。
“匀年,你可以带我去周爷爷家看看那些藏书吗?”陆轻尘迫不及待,如果可以,她也想借几本回家看。
周匀年倒是应的爽快:“嗯,好,我这就带你去。”
“好,咱们这就走罢。”
陆轻尘收拾好书包,与周匀年一道从学堂出来,走到大榕树下时,她叫住走在前面不远的陆承望,要他回家给她娘说一声,她到同学周匀年家玩了,天黑才回家,让她娘莫要担心。
陆承望急着跟陆小胖上树掏鸟窝,不甚在意应了声“知道了”。
这边,陆轻尘随着周匀年与村南的几个小朋友来到河边,一起过了石桥,向周匀年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