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坞堡农庄
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史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认为:&34;西晋末年戎狄盗贼并起,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34;
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各国大力推行屯田制,屯田制是两汉以后,历代官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34;屯田客&34;。屯也是一种军屯的屯田组织单位。军屯是以田兵从事屯垦的一种军垦组织。《晋书·食货志》:“今以 邺 奚官奴婢著 新城 ,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糜氏家族在黄海之滨的屯垦,均以屯田法组织开垦。每屯各为五十户。可分得良田百顷,每户占地两百亩。另有湖泊水面或者山林若干,以供蓄养鱼类或小型牲畜。
曹魏时期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到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
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罢州郡兵以归农;颁布占田制。占田制是西晋晋武帝司马炎颁布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从占田制的内容看,它是一种既保证政府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的一种土地制度。占田制并不是官府授田,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被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主要精神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
占田制是战国、秦汉以来「名田」制度和限田政策的产物。晋初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土地兼并渐趋严重,为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及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征发,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西晋政府遂颁布占田、课田令。占田、课田令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丁,十三至十五、六十一至六十五为次丁)。后来租赋降到每亩三升、二升,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租赋最低的朝代之一。官吏以官品高卑贵贱占田,从第一品占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第九品占十顷。此外又规定贵族官僚和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还可以荫庇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糜氏家族在河北河南等地招集失地农民进行的屯垦,就是按照占田制的规定实施的。糜氏家族以重金在皇藏峪和芒砀山附近大量购买的田产,均以糜氏家族中各支系人口分别所有,如此在官府中造册登记,为的是不让官府有核查田亩的口实。实际上糜氏家族所购田产均为家族公产,并不分属各种旁系。而且远远超出了在册登记的数目。由于皇藏峪周边并无广阔的水泽保护。周边购置的良田在乱世中缺乏保护,在芒砀山区周边大泽以外所购置的大量良田,也有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难题,糜氏家族对自己所购置的所有良田都进行的精心规划整理。他们讲这些良田沃土上挖掘了大量的灌溉渠,引入芒砀山大泽中的湖水进行统一灌溉。
由大小灌溉渠分割的每一个区块的农田中分别建立了统一规制的坞堡农庄。坞堡都用大石堆砌,大石相互间用糯米混合生石灰制成的灰浆粘结。十分牢固可靠。在这些屯垦区中灌溉渠的主干道旁,建有一条条可以通行重型四轮马车的道路。道路由砂石铺成,不怕阴雨天气。灌溉渠和大车道两旁植有数排白杨。白杨树下是一片约有数十米宽的,被改良培育的低矮的桑树林。每年春季,这些农庄里的农户们都会养蚕。产出的蚕丝都为糜氏家族收购。过了春蚕季节,这数十米宽的桑树林就成了放养山羊的牧场。农户们每年依靠养育山羊也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由于糜氏家族通过整体规划平整的田地中大规模使用了牛耕,每户农民分种的两百亩良田还是可以忙得过来的。有了灌溉渠引来的湖水浇灌。此地粮食的产出要远远高于周边其他农户。这样的况景害得周边那些大地主甚为眼红。纷纷和糜氏家族商议。要将灌溉渠引到他们的田地里去。不过和糜氏家族所占成片的田地不同。这些大地主家中所占田地并不是整齐划一的,灌溉渠所经之地也要通过他人的土地。糜氏家族也不客气,灌溉渠可以延伸。但是只能是直线挖掘。主渠道两侧也必须符合糜氏家族的规制设有大车道和防止风沙侵袭的防风林带。犬牙交错的土地归属问题双方自行协商解决。解决好以后再来缴纳一笔不菲的初装费。以后每年根据旱涝情况,还要缴纳一笔灌溉费。如若不允,一切免谈。虽说浪费了一大片土地变成防风林带。可是防风林带也是有些收益,仔细算了下来。蚕丝和羊皮羊肉的收益还要略高于种植粮食。
经过数年的扯皮。周边的大地主们总算协调交换好各自的地盘。纷纷缴纳了一大笔费用。糜氏家族专业的挖渠工程队出马开工了。由于这些被延伸的主要灌溉渠已经被预定并规划完成。主灌溉渠的前段已经被加宽加深。以应付更多的水流经过。每年的开挖都是在冬季进行。冬季农闲,大家都可以去开渠工地帮忙干活,也可以挣上一笔丰厚的过年银子。有了众多乡亲们的帮助,还有大量牛马牲畜的辅助,工程队施工的进度很快。基本上到了春季主渠道就可以完工送水。分支渠道都要由周边的大地主自行解决。这些大地主也不是傻子。等到春天谁来了空看着却没有分支灌溉渠而干着急。他们也吩咐自己家的佃户冬季不许猫冬。都要出门干活。虽然是一种强迫劳动,但是也还给了些奖励。比如说分支灌溉渠挖好以后。过年时每家佃户都可以分到半头肥猪。虽然还比不上糜家大老爷们非常恶劣的拿铜钱砸人。但是这些并无自己土地的佃户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恩惠了。
又经过数年的努力,糜氏家族周边上百里范围以内,也都形成了由灌溉渠构成的灌溉网络所形成的水浇地体系。粮食、养蚕和畜牧业产出所获,也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不过这些本地区的土财主也不会那么傻,沾了点光就要满世界去嚷嚷,生怕别人不知晓。他们都是非常低调的哭穷。说什么狠毒的糜家大老爷们心太黑。每年多出来的收成还不够缴纳灌溉费用。其实糜氏家族所收的费用并不算高。根本还不到增产部分的十分之一。糜氏家族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这一种灌溉渠加大车道的体系扩展出去。因为到了战时,这些宽阔平直的大车道加灌溉渠体系对于兵马出征是很有帮助的。灌溉渠主干道上可以行舟,运送粮草补给和弓箭弩矢。大车道可供骑兵和战车兵通行。就算敌军攻来,大车道和灌溉渠两侧的数十米茂密的白杨、桑树林也可以暗藏伏兵。一般情况下,敌军根本无法靠近芒砀山核心区域。
即使遇到了敌人发起倾国之力进攻,这些坞堡农庄都被攻破。大部分农户还可以撤进芒砀山大泽内部的核心区域。大泽上由大型运铁船加装了大量床弩和石砲,组成了芒砀山水泽区域强大的水军,以及大批配备有踏弩和诸葛连弩的强弩营船队的守卫,就算再多的兵卒也无法攻入芒砀山周边的水泽区域。更何况利用那些分布于四周的灌溉渠,芒砀山水军还可以发动夜间的偷袭。装备有在箭杆上捆绑有浸透油脂的布条制成的火箭的长弓营,配合强弩营和床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敌军的军营点燃。对于距离主灌溉渠较远的敌营,还可以使用那些被称作石砲的抛石机还可以投射出缠绕在专用铁球上浸透油脂布条的巨大火球,使得敌营起火燃烧。有了这些火器的助攻,什么样的灭火措施都不起作用。当敌军陷入混乱之时,布衣营、和其他轻装步兵组成的盾刀营、长枪营和跳荡营军科院趁势掩杀,直捣敌营。如遇顽固之敌军守营不出,战车营和陷阵营亦可出击。再强的军队也经不起这样的全方位多兵种的联合攻击。如果糜氏家族的骑兵部队组建成功。再加上骑兵部队的乘乱放箭,暗中突袭以及追杀残敌,很可能大多数敌军的将士都再也无法逃回。
赵老画师对糜氏家族在坞堡农庄方面的构想和建设很感兴趣。想要对此再做详尽的考察。在常山郡赵氏家族的领地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无法解决。虽然赵氏家族在自己的领地中也建有大量的坞堡。可是如同糜氏家族这样将农田灌溉和大车道相结合的亦战亦农的整体布局方法,确实是常山赵氏所没能想到的。更有在灌溉渠和大车道两边种植树木,形成数十米宽的防风林带。更是可以用作运兵和伏击的最好地段。这样巧妙的构想,果然是一向精于计算的商业家族的特长。只不过常山郡位于河北。其后与此地略有差异。所选树种也要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可以请糜氏家族派人前往常山郡加以指导。
老画师赵赟实际上在内心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也需要和糜氏家族的高层进行协商。为此,赵老画师吩咐就连老鼠眼都快张不开的三位小徒弟先行回去睡觉。大弟子少寨主杨峰还要留在此时当一个辅助,也就是端茶倒水的那一种辅助。三对老鼠眼欢快的哼着《我们是害虫》的小调,逃离了会场。好吧,在那个时期还没有这种轻佻的小调,把这一段划掉。反正这三对老鼠眼快乐无比的走了。其实他们快乐的原因并不是能够早点回屋休息。而是在于那个可恶的大师兄被留在会场充当什么辅助。就是端茶倒水的那一款。反正不为别的,只要能让杨大师兄倒霉的事情。都会给三位老鼠眼带来无比的快乐和喜悦。
等到三位小徒弟离开以后。赵老画师将自己的一勾大胆的设想提了出来。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力强盛,击败并灭了中山国据其地。并乘胜开拓北面疆域,把原住居在晋北及内蒙古中部的林胡、楼烦等少数族,驱赶到黄河西面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带。赵国势力沿大青山、乌拉山南麓向西推进,扩展疆域到河套边沿。沿阴山山脉修建了赵国的北长城。并在此新开拓区域设立了云中、雁门和代郡三郡。在赵老画师的构想中,三家联合以后。可以用一种进入该地区进行农田开垦的方法,逐步渗透,建立起三家联营的屯垦农庄。先做好基础建设,待到时机成熟后,再一举占领此地。以赵国北长城为界,在赵国旧地建立起一个战乱动荡时期的汉民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