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垂死挣扎
徐霞客平时除了修书外,还喜欢亲身去体验生活,他对丽江壮丽的金沙江和玉龙雪山心神向往。
在鸡足山期间,徐霞客不仅完成了《丽江纪略》、《鸡足山志》的写作,还撰写了《滇中花木纪》与《法王缘起》等重要作品。书中肯定了金沙江为长江的上源,解开了人们对“岷山导江”的错误认知。
丽江远离中原,虽然有时也会出现少数叛乱或者边陲小国的侵扰,但都被木氏土司给镇压住。木懿在任期间,云南还算太平,所以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发展丽江的建设上。
根据徐霞客游记中记载,当时的丽江居民达到几千户,民居建筑已形成较大规模。此时的丽江古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相当繁荣。
另外,在朝廷打仗,资金吃紧时,木懿慷慨解囊,主动向王朝募捐白银五万两救急。因此,在丽江木氏遇到困难时,崇祯也会想办法帮忙解决,这就叫互惠互利。
徐霞客在丽江呆了半年多,不仅手写了很多著作,还游遍了云南的各个角落,了解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的写作灵感均来源于此。
在丽江期间,他跟木增、木懿父子俩产生了深厚的友谊。由于常年在外奔走,徐霞客双腿皆废,身心俱疲。木增毫不迟疑派人用滑杆一路护送他返乡,历时五个月终于到达他的家乡-江阴,从此,二人结下了生死情谊。
回到家乡后,徐霞客看到处都是一片狼藉,这才知道,不久前这里曾经被战火荼毒,还没来得及恢复生机,这让他更加怀念在云南丽江的清净日子。
大明王朝
崇祯好不容易过了几天清净日子,将民军清扫干净,还将李自成打成光杆司令,躲在深山老林不敢出来。可谁曾料想皇太极又派出多尔衮在关外肆无忌惮地抢掠,搅得天翻地覆,真是一天太平日子都不让过。
后来,清军不断在边关攻城掠地,崇祯气急败坏,再加上他的得力部将卢象昇去年在高阳时,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之下,为国尽忠。他现在能用的人越来越少,内忧外患不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明末的将领中,卢象昇是个特殊的存在,他虽然生逢乱世,却从不以大欺小,也不贪污受贿,做人自律有原则,不轻易妥协。
说实话,我敬佩这样的人。
崇祯十二年(1639年)冬季,五省总督接班人杨嗣昌出征。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首先去了襄阳开会,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接着跟左良玉一起围剿张献忠。
张献忠是个聪明人,能看清局势,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不打算玩真格的,于是带着部下赶紧跑路。
他虽然跑得快,但抵不过左将军心情好,在后面拼命地追,终于在四川追上了他。
左良玉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人,他心里在想:既然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舒坦,二人开始剑拔弩张,打得热火朝天。
战斗结果证明,如果面对面作战,张献忠是打不过左良玉的。仅一天时间,就损失了近万人,连老婆孩子都被抓走,只剩下他一个人孤身逃走。
杨嗣昌得知后,肺都要气炸了,按理说仗打到这个份上了,怎能放过叛贼头目呢!
其实左良玉存有私心,一直以来,他的部队跟头匪没有多大区别。因为朝廷穷,发不出军饷,他的部队每到一处,就会去抢劫。这些事情朝廷上下都心知肚明。如今是乱世,所以没有人追究,一旦天下太平,他无疑是第一个被拿去开刀的人。
这下子杨嗣昌不乐意了,好不容易才逮住一个歼灭敌人得机会,就这样没了。无奈之下,他只好亲自出马追击张献忠。
自从追击张献忠的那一刻开始,杨嗣昌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要知道,四川是张献忠的老巢,他本人又是打游击出身的。再加上四川地形错综复杂,山洞和盆地众多,每次追一会儿,连人影都看不到一个。弄得杨大人汗流浃背,只好坐下来研究地图。
就这样追了大半年,毫无进展。
得意洋洋的张献忠开始嘲讽杨嗣昌,高兴之余,他还情不自禁作了一首诗,流传至今。
人一旦得意轻狂,就容易出事。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跟着张献忠到处转圈的杨嗣昌,突然间发现张献忠不见了。这让杨嗣昌格外关心,为了防止此人到处乱窜,兴风作浪,他必须尽快找到这人。
此时张献忠正在去往襄阳的路上,他认为,去襄阳比较安全。因为杨嗣昌整日带着士兵追着他跑,城池空虚。另外,他的夫人和孩子都关在那里,等着他去营救。
虽说襄阳的兵力不足,但张献忠此行只带了十二个人,要想攻下城池,也不是那么容易。张献忠没有读过书,但最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张献忠将十二人乔装打扮成官兵的样子,趁夜混入城中。这些人进了城,看着四下无人开始放火,城里顿时火势冲天,乱作一团。一直折腾到天明,张献忠到了,他趁乱占领了襄阳,还将老婆孩子给救出来了。
为了报复杨嗣昌,他亲手杀了襄王朱飒铭。此人可是皇亲国戚,按照辈分,当今崇祯皇帝都要喊他一声皇爷爷。
这就是张献忠的阴谋,他要将这个过失的责任嫁祸到杨嗣昌身上,借着崇祯的手杀死他。
可怜的杨嗣昌听到动静后,心急火燎地赶回襄阳,在半路上听闻襄阳失守,襄王被杀,听完直接傻眼了。
杨嗣昌更多的是愧疚,愧疚自己没有尽职尽责,没有好好保护这里的子民。
杨嗣昌已经重病缠身,根本经不起歉疚,所以没过两日就过世了。
杨嗣昌走了,崇祯难过不已,这个曾经让他无比信任的人突然离他而去,天下还没有平定,他正是用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