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乱世出英雄
崇祯九年(1636年),民军头领们皆为流年不利。有的是老婆跑了,属下也跑了,还有的跑来跑去,只剩下自己。
高迎祥形单影只,思前想后,决定跑进郧阳山区。因为在两年前,他被打得不成人形,就是在那里捡回一条命,然后卷土重来。
卢象昇收到消息后,立即通知祖宽和祖大乐带兵追击,务必要斩草除根。可祖宽和祖大乐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他们的关宁铁骑不适合钻进山区作战。
正当卢象昇焦头烂额之际,又获知另外一个重磅消息,辽东的皇太极在沈阳建国,立国号-大清,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权正式崛起。
皇太极可不是善类,刚登基就想弄出点动静,这次领兵的是大清第一猛将-阿济格,他率领十万大军在喜峰口一带抢劫。
关宁防线他是不敢去的,关内也是不能碰的,因为明朝的主力主要聚集在这两个地方。其它地方的防守相当薄弱一些,这也导致清军毫不费力地就抢到了京城。
阿济格不怕吃苦也不怕累,主要体现在不怕跑路,也不怕麻烦。当他到了京城城下,并没有选择直接冲进去,只是沿着周边到处跑,从顺义跑到了怀柔,又从怀柔跑到了密云,最后还去了一趟西山,圆满完成了转圈任务。
当然,没有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瞎晃悠,阿济格此行收获满满,攻克城池十二座,光俘虏就有十几万人,金银珠宝堆成一座小山。
阿济格满载而归,临走前还不忘留下记号,他在京城城外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各官免送”四个字,态度相当嚣张。
大明王朝目前正处于外忧内患的时候,若是高迎祥和李自成在闹,是可以搞定的。若是皇太极闹事,也是可以摆平的,但偏偏是两头同时闹事,朝廷就吃不消了。
不久之后,卢象昇就被调离阵地,他新的职务-宣大总督,奔赴前线指挥作战。最高兴的是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卢阎王一走,他们就可以大松一口气,开始大展拳脚。
高迎祥的好日子仅仅维持了四个月,随着另外一个牛人的出现而终结。
这个人叫孙传庭。
在卢象昇走了之后,孙传庭接替了他的职务,来到了陕西,此时高迎祥等人也在前去的路上。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陕西总兵洪承畴正全力对付李自成,高迎祥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李自成的邀请,前来助战。还是觉得这里有人对付明军,前来凑热闹。
当他兴致勃勃经过汉中时,被孙传庭的部队拦住。对于孙传庭,高迎祥不知道此人的底细,只见他的兵力大概有一万多人,貌似不难应对。于是,他率先发起了攻击,不一会就折损了几千人。
他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这支队伍不简单,如果再打下去,损失更大,他决定绕道而行。
要知道,明末的军队按照论资排辈,关宁铁骑排第一,天雄军排第三,排在第二的就是孙传庭的秦兵。
秦兵的士兵全部来自榆林,榆林是九边之一,那里的人不爱种地,喜欢当兵。他们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打仗的时候,哪怕是一个人也敢进攻,撤退时,剩下一个人也不投降。
所以高迎祥遇上了这支队伍,就像遇到了命中克星,只有挨打的份。可高闯王偏偏把面子看得比较重,人既然来了,就没有空着手回去的道理。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意外发现一条隐蔽的小路,从这里可以直达西安。如果夺下西安,就可以占领陕西,大功告成。
于是他立刻带着部队,沿着小路走进了子午谷,通往西安。
子午谷都是小路,而且道路非常狭窄,当时还下着小雨,几万大军走了几天,人困马乏,浪费了很多物资。
高迎祥没有被困难打倒,他坚信前面是一条光明大道,他将在那里发光发热。一路上高迎祥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连行军的艰苦都忽略不计。
经过十天的艰苦跋涉,队伍抵达黑水峪,只要通过这里,前面就是平坦大路,直达西安城。
然而,他们刚到黑水峪就看到满脸愤怒的孙传庭,他在这里足足等了半个月。
孙传庭的嗅觉敏锐,从高迎祥撤退的时候,他就知道高闯王要玩新花样了,子午谷是他唯一的选择。当高迎祥疲惫出现在他面前时,看起来是那么脆弱。
接下来,两军剑拔弩张,开始相互攻击。狭路相逢勇者胜,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所以到了玩命的时候。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高迎祥也表现出惊人的英勇,虽说身体疲劳,但他还是使出吃奶的劲,多次组织突围,三次击破孙传庭的包围圈。
高迎祥最终没有逃掉,是因为这是一条羊肠小道,道路太窄跑不开,每次冲出去又被围住。
双方以命相博,谁也不让谁。
战斗进行到第四天结束,最终以孙传庭取得最后的胜利而结束。
身负重伤的高迎祥历经千难万阻来到一个山洞躲避,在养伤期间,被追随其后的明军发现,当场活捉。一起被俘的还有心腹大将刘哲与黄龙。
至此,纵横天下数年的高迎祥结束了他光辉而悲惨的一生。当崇祯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高迎祥被送到京城,押往刑场处死的那一刻,他才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救世主。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乱世,有人离去就有人再来,这对于张献忠和李自成来说,霸业才刚开始。
两年后 云南
徐霞客经过三年的徒步旅行终于到达丽江,此时正值新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他备上薄礼,来到了木增的住处。
木增热情接待了远方而来的朋友,二人视为知己。木增热爱中原文化,让徐霞客钦佩不已,他将毕生所学全部倾囊相授。
徐霞客连续十天十夜为木增著的《云薖淡墨》书籍,大大满足了木氏土司对中原文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