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未雨绸缪
第五十五章 未雨绸缪
光和七年(184年)三月初五。
荆州南阳郡堵阳县文家庄子。
冰雪消融,春意已露苗头。
两个小小的孩童在融化的雪边。
常理来说,按照这两个小娃的年龄,应该是红扑扑的脸蛋,冻的发紫的小手,在雪地之中调皮的打滚,然后被家中的大人像小鸡一样拎回家,拿着柴刺教育一顿。
但凑近了些,才能发现,他们竟然不是在玩雪。
而是对着地上正在融化的雪指指点点,像是在说些什么。
两人的衣裳不仅厚实,而且最令人不解的是还格外的干净,根本不似一般的孩童。
“这就是融化,在科学之中,物质从固态转化成液态,就行这雪化成雨水,但是融化吸热,因此化雪比下雪的时候更冷。”
说话的孩童明明看着只有三四岁大小,却对一旁更大一些的孩童谆谆教导,更像是老师的角色。
“这我自然知道了,可是师父你说的凝华和升华呢?又在哪儿可以看见?”
无论是年纪,还是脑瓜看起来都大一点的那个孩童,有些嫌弃的回答。
本来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能够教导他人,更能让人身心愉悦。
更何况在这个时代,除了这个脑袋大大的可爱孩童与自己之外,暂时没有其他人相信所谓的“科学”。
但是没想到学生太过聪明好学,老师也会有烦恼。
就像如今的韩晧,面对海维子一般。
一教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词语是后者的标签。
韩晧和这大大脑袋的海维子待着久了,有时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智商过低。
好在与韩忠讲了一样的知识以后,韩忠抓耳挠腮也吱不出一声的正常模样,让他知道像海维子这样的大头娃娃聪明的令人发指,只是一个特例。
对付不一样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因人而异。
对付海维子,他聪明、求知欲极强,自然要用聪明的方法。
“世间有一把剑,是隐形的,你知道它叫什么吗?”韩晧开始用独特的应对方法问。
“唔,隐形剑。”
“错。当然是叫看不见(剑),你很笨诶。”韩晧摸了摸他大脑袋上的朝天辫,继续说:“两个人掉到水里,而且都不会游泳。其中一个人被救上了岸,他的名字叫大毛,那么请问,还在水中没有得救的那人叫什么?”
“二毛。”
“错。”
“那一定是小明!”海维子联想到之前的几个问题,觉得十拿九稳,说的有些大声。
“错,当然是叫救命啦。你很笨诶。”
“唔。”海维子挠了挠他的头,恍然大悟。“可是师父,这脑筋急转弯也是科学吗?”
“世间万物皆在科学的范畴之内,这也能很好的锻炼你的思维能力。无论做事、做人,遇到的事情都不会想所学的知识一样死板,照本宣科,只会让科学失去意义;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把科学用在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生活的更好、更有尊严,才是科学的最大意义,你要记住了。”韩晧说到最后,自己都被感动了,难不成要他说出,本意只是为了耍耍海维子不成?
“弟子记住了。”海维子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心思,认真的受教。
又成功了打倒了“气焰嚣张”的海维子,韩晧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心起来。
他看着远方,那是县城的方向。
离去的张角没有在二月,提前率领黄巾军起义,韩晧就知道他做到了,就像把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小石子踢到了一旁,虽然作用可能是微小的,但是确实改变了一些。
那么今后,也许能改变和期待的事情就可以更多。
没有提前起义,那么想来黄巾起义的日子就应该是今天。
他站在这庄子村口,就是等着消息。
果然,远方一个人骑着马匹赶来。
来人是韩甲。
“小少爷神机妙算。堵阳城内的太平道道众们,人人头戴黄巾,造反了。小的回来之时,他们已经包围了县衙,正在攻打,应该不多时就能攻下了。”韩甲翻身下马,迅速地向小少爷韩晧禀报。
“运输队将最后一批粮食运回来了吗?”
“回小少爷,都按照您的吩咐,运输队大部分人都已经回来,最后一批的粮食已经在回来的路上,晚上应该就能到。”
“那就好,你们辛苦了。”
早在元宵从汝南归来之后,韩晧就对荆州红糖制业有限公司的股份及框架进行了调整,并召开了公司年初工作会议。
韩晧宣布设立了董事会,董事长自然是韩晧自己,总经理为丁昌盛,财务由母亲文氏毛遂自荐主动担任,下面分别设立运输队、生产队,分别由韩甲、韩忠担任队长。
并调整占股比例,主要是韩晧本人由原来的百分之九十降低到了百分之五十,让出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其中百分之二十给了母亲文氏,运输队、生产队各占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十也空置出来,作为特殊的奖励,用来表彰和激励之后有特殊贡献、优秀的员工。
自二月初开始,韩晧把公司的近期目标改为购置大量粮食,美名其曰准备涉足麦芽糖业务。
因为制造麦芽糖是需要米和麦芽,是当下众所周知的事。
更是因为年初工作会议上,韩晧将去年的利润进行分红,每个人半年的辛苦付出得到了超高的回报,使得全体的员工对这个小小的董事长充满了崇拜与敬畏。
韩晧个人的威望加上母亲的全力支持,可以说公司变成他的一言堂也不过分。
所以对于经营麦芽糖业务一事,一众人都没有都没有提出反对,都认为是韩晧想出新的赚钱法子。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在未雨绸缪。
等到黄巾起义之后,无数本来朴实的农家汉子放下草叉和犁耙,如蝗虫一般的烧杀抢掠。
加上世家大族两、三百年日积月累的土地兼并,到了东汉末期已经是极度严重,平民的小农经济变得十分脆弱。
粮食掌握在小部分人的手里,使得黄巾起义之后粮价马上飙升,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粮食,饿着肚子加入到能让他吃饱饭的黄巾军大军,形成恶性循环。
韩晧自然也没有想过自不量力地拯救无边无际的灾民,只是家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得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