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建造
第五十八章 建造
孟清菡问道:“老伯为何跟在青壮队伍里?”
急行军的速度不是他这个年纪能受得了的。
“草民周铁,犬子周成不放心我跟在后面,就带着草民一起了。”周铁挠着头,生怕孟清菡生气。
原来是周成的父亲,看他这样子应该是会建房屋的,孟清菡只会理论,对建筑这块她也是还在摸索,当即拉着他走到一边,展开锦布跟他细细分析起来。
果然术业有专攻,周老伯给她点出了不少弊端,孟清菡心有余悸,还好遇到周铁,不然就麻烦了。
辛苦劳作一天的人们,在吃完晚饭后,孟清菡开始重新分配人手,将有手艺的人都挑出来,受周老伯的影响,她觉得不能胡乱派活。
这些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百姓,多数都只会织框种地,但也挑出极少数识文断字的人,还有木工、建屋、打铁的人也有,虽不是很多,但聊胜于无。
孟清菡将他们分为木工部、建工部、文工部,开工部。
木工部有两百余人,孟清菡再给他们添了两百人,筹齐四百人,从明日起开始裁木做工,简单的桌椅板凳要做,最重要的是木墙板要大力生产。
而建工部挑选出来的就有四百人,砌墙比木工相对简单,这些人里不说砌墙技术多好,但肯定是比普通人要会得多。
孟清菡提任周铁为建工部长,全权负责地基建造,由于地基面积甚广,他们又时间紧急,孟清菡直接素手一挥,又添了一千五百人交由周铁建造地基。
至于文工部,目前没有他们发挥的空间,只能暂时跟着开工部,开工部人员是没有手艺傍身的普通百姓,他们一部分上山伐木,一部分开采岩石,本以为会得到重用的文工部成员傻眼了,这混得还不如木匠。
两日后,天空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秋雨,雨不大,但是淋在身上格外冷。每一场雨都会使温度降低几分,孟清菡裹紧衣裳,独自打着伞巡视着地基的工程。
临时搭建的草棚里挤满了避雨的人,但更多的人只能用干草编成席子搭在身上,空旷的平地上随处可见凑成堆的人群。
孟清菡的心不断下沉,只怕秋雨后,得风寒的人会很多,而且路上还有老弱妇孺在赶来,她不敢想象,此时他们在面临什么。
周老伯扛着块岩石从山体那边走来,他身后还有几人合力抬着岩块,看那样子是打算冒雨施工。
“周伯,衣裳都湿了,找个地方避雨吧。”孟清菡看着他们道。
“哎哟。”周老伯摇着手,示意她赶快回去,“县主别来这边,地上泥土滑,小心摔着,我们衣服都湿了,停下来反而冷,动起来还暖和些,您别管我们了,我们有分寸。”
孟清菡以为就他们几个在干活,哪知周老伯一开口,地道里的人都抬起头来。
“你们…?”
孟清菡愣愣的看着他们湿漉漉的眼睛,一双双晶亮的眸子仿若暗藏星辰,秋雨淋湿了他们的衣衫,但是灭不了他们满腔的热情,就像袁州的洪灾,朝廷的冷漠以及丞相的迫害一样,都伤害不了他们。
渭廊河坝静悄悄,本该到了的船只不见踪影,而葵阳知县更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皇上明明下旨命县丞大人协助她安顿好灾民,可他们已经到了几日了,所有该出现的人和物都没出现。
孟清菡眼里酝酿森寒,这些人最好弄死她,否则她定要他们后悔来人世走一遭。
当夜,由贵平护送的老弱妇孺也到了,他们走的很慢,一路上病死了十几个人,带的粮食也吃完了。
孟清菡带着几十个大夫一起给他们看病,从京都带来的药一夜之间用完,还好有之前那群大夫上山采来的草药,将就着勉强够用。
就在所有人无助不安的时候,渭廊河再次传来喜报,二十几艘大船驶来,场面犹为壮观。
孟清菡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周成不用孟清菡吩咐,自发组织好人手,排着队卸货。千蓬一脸委屈的跟在孟清菡身后,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不仅失了大权,现在县主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嫌弃。
“怎么回事?”孟清菡问向刚从船上下来的江流。
“主子,我们途经大巍山的时候差点遭到埋伏,停了一日后还是跟着官家的船队才安然过来的。”
“是谁埋伏?”
江流摇着头,“不知,对方人手众多,好在他们水上速度没有我们快,所以我们才逃过一劫。”
此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孟清菡将目光放在几艘显眼的楼船上,江流解释道:“这几艘船是半路上遇到的,一直跟着我们,我见他们还算安分就没阻止,呃”江流挠头,纳闷道:“没想到他们跟到这了。”
孟清菡斜睨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她知道这是宋瑾恒说的那批物资,看来他在江南的部署不少,居然能弄来这么多东西。
她之所以敢接下灾民,还多靠丞相那只商队,不然她哪来这么多钱养活这么多人,不过吃老本可不行,她的目的也不是善心大发,自掏腰包养万民。
她一直计划购置几座荒山,建一个自己的庄园,有钱才能谋事。本想靠种植扩展自己的商业宏图,之前苦于没钱,后来有了丞相的‘慷慨赠送’后,又难于没有特别的种子和地理位置,等派人南下搜罗了足够的种子后,就出了孟连伦入狱这档子事,天意难违啊,她不仅白得了这么多人,还白得了半个县城,这等好事,她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算计了她的宋瑾恒。
雨过天晴,地上的泥泞慢慢风干,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泥土的腥味。
人多力量大,地基已经做好,时间紧迫,冻病的人越来越多,草药匮乏,再冻下去就要死人了。
地基是按照八角菱形建造,有八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空间的外墙体都是用石土砌成,坚实又御寒。墙与墙之间留有足够的过道,便于出行、采光又防止雨水过大不利于排水。土墙里面再用木墙板划分成小间,说是小间也能住下百来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