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地龙
一夜过去,两人好似什么都没发生,用过早点过后,队伍再次启程。
天干露重,他们耽搁不得。从京都快马加鞭到葵阳最少也要半日时间,他们徒步而行,紧赶慢赶花了两日时间才到渭廊河末。
两面险山如墙筑,在沟壑中留有平地,前有渭廊大河,后有葵阳大道,是绝佳的栖身之所。
今年雨水瓢泼,渭廊河水位高涨,这块天福宝地无论是地理还是天然形成的平旷都十分难得。
孟清菡令大部队停下,征求几十个带头青壮的意见,她说过,他们想在哪里落居就在哪里落居,虽不能征同所有人的意见,但这话说了不能是一口白话。
这些人都是实打实的农民,哪来过葵阳,何况他们本就啥也没有,内心正是茫然无措时,哪有自己的意见想法。一切都是听孟清菡的,这两日在赶路途中,他们吃到了久违的肉,现在看到山就觉得里面有吃不完的野味,烧不尽的柴火,哪还有不同意的。
孟清菡就地下令,全员拔草伐木,再着海棠海兰带人上山打猎,秋季的山野,野果也是挺多的,她现在处于蛮荒之地,手里有钱也使不出去,这么多人口要她养活,她得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东西。
只是拔草的青壮们开始怀疑他们这样真的能挺过这个冬天吗?他们没有称手的工具,吃饭用的碗具都是轮流使用,而且他们没有更多的粮食了,仅靠打猎能养活他们这么多人吗?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宋瑾恒与孟清菡道了别,临走时说最多两日后会有物资送来,孟清菡没有抱太多期许,哪怕她离了京城,她现在依旧是京都权贵眼里的风云人物,暗处不少人盯着她,她不信宋瑾恒能送来足够的物资。
第一批青壮大概有三四千人,全员上阵,空野平地上的杂草芦苇很快被清理,只留着许多粗大的树干立着,仿佛回到南城门外的那片树林。
青壮们将干枯的杂草垫在大树底下,当做夜里睡觉的床铺。有了孟清菡专门针对野物研制的迷药,去山上打猎的人满载而归。
傍晚,山谷里的炊烟飘过云层,轻松的欢闹声也经久不散,大家都刻意不提接下来的艰难,只管乐呵呵的烤肉。
不知夜里几时,大家被一阵锣鼓声惊醒,还以为是山林里的野兽袭击,个个惊得不轻。
侍卫千蓬骑着马,一边敲响锣鼓一边高声喊道:“兄弟们,起床干活了。”马儿也被他惊到,跑得飞快,“哎哟,慢点。”
大伙都被他搞懵了,大半夜的这是闹什么。千蓬不敢再敲锣鼓,生怕马儿飞奔要了他的小命,只得大喊道:“大伙去河边搬物资,每次只能去一百人,剩下的人排队,不可拥挤不可吵嚷。”
物资?
青壮们看向渭廊河,果真见那里一片灯火,这是朝廷给他们送物资了,他们不会冷死了?他们不管不顾疯了一样跑向渭廊河。
这可急坏了千蓬,他跳下马,不停敲着锣鼓,“不可都去,危险,河边泥土松软,这么多人去要是踩塌了就完了。”
然而人群激动,谁还听得进他的话。海兰眼见要坏,飞身越过人群,挡在前面,厉声喝道:“不想死的都给我停下。”
前面的人听后停了下来,可是后面的人听不到,还在拥挤推搡,最后踩伤了不少人。
孟清菡从船上下来,看到这个情况后,气得她火冒三丈,这个千蓬还真会干事,她还特意嘱咐他要小心,不可叫太多人来,他这是把所有人都叫来了。
等人群安静下来,找来火把点亮,才发现还真有不少人被踩伤。
千蓬白着脸哆哆嗦嗦道:“都叫你们不可拥挤的,你们偏偏不听,这下好了,我都被你们害死了。”
海兰组织人点着火把,将河岸边照亮,再派人去搬物资。
来的是三艘很普通的货船,其内空间很大,里面全是稻草编织的箩筐,装满了各种器什,厨具,刀具,农具,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粗布麻衣。
全部搬回平地后天已经大亮,青壮们眼里透着欣喜,有了刀具他们就可以砍树建屋,他们不用在露天地里受冻了。
孟清菡选中一个叫周成的青壮,此人号召力强,浑身干劲,有几分当领导的气势,给他五百人上山砍树,越多越好。
千蓬成事不足,被孟清菡点去开山碎石,这个活最累,但是人数很多,给了他一千五百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始采石。
意外发生的踩伤事件,给孟清菡提了个醒,她将人群里会医术的人都抽出来,医者加学徒算下来大概有五六十个人,这些人不用做苦力,全都上山找草药,太远了怕有野兽,附近的几座山头够他们找。
剩下的人拿着锄具挖地基,没有工具的人用藤条将树枝编成板车托运泥土,上万人居住的地基场面犹为壮观,单是走都要走不少时间。
海兰海棠依旧带着人上山打猎,只是她们闹出的动静太大,附近山上的野物也越来越少。
孟清菡换上素衣,拿着一张锦布游走在地基上,指挥着他们要如何挖,挖多深。
一个满脸胡子的大叔,怯怯地走到孟清菡面前,小心地问道:“县主大人,草民斗胆问一下,这地基为何这么挖?”
他是一个砌墙工,以前干的就是建屋上梁的活,地基是建屋墙的关键,可是县主这个地基他着实想不透其中缘由。
孟清菡看向他,笑着问:“老伯可听说过地龙?”
呃这个他自然没听说过。“草民见识浅薄,从未听过。”
“火炕呢?”
嗯?这个他知道,“这个草民知道,莫非这地龙跟火炕有相似之处?”
孟清菡点头,“在地底下挖出通道,到时候只需要在火灶口烧火,火烟蔓延进通道里,地面上就热起来了。”
老伯惊奇不已,重新打量起地上已经成型的通道轨迹,暗叹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