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 118 章
辞别之后, 许三娘子回到家,又是如何对自家儿媳说的,金素就并不太清楚了。
不过, 在过了两日之后,一大早,许三娘子那位二儿媳,就来到了金家。
金素只见她手中提着一个竹篮儿, 里面放着些布头什么的, 看样子是准备好了,打算和她们同去驰道路口那边儿。
金素也是从自家阿父口中得知, 许三娘子家的这位二儿媳,本姓张, 母家是离青山村不远处的张家村的姑娘, 她阿父因为去那里为人打过木器, 所以知道一些。
只是,因为青山村里的张姓,实在太过普遍, 总不能人人都被称呼为张娘子吧?太不好区□□份……
所以说, 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般也都会以名字中的某个字, 来称呼其——“青娘子来了啊!快进来吧。”
刚刚过去开门的, 是金木匠, 即使同对方不太熟,这种情况下, 他也只能先同对方,打了个招呼。
金木匠退开后,便由金素上前, 招呼起对方来。
别看许三娘子先前将其说的那般厉害,现在在见了金家人之后,这位青娘子的神色看起来也有些局促,还有些不太好意思,金素听对方开口道——
“金小娘,我同我家君姑禀报过了,今日同你们一起去……去驰道路口那边儿,待会儿,还要麻烦你们,把我捎过去了……”
说着她就朝金木匠和金素,各行了一个礼,金素忙快步上前,虚扶了她一把。
然后,才对她开口道:“青娘子,你不必如此客气,本就是乡里乡亲的,车上也有空余,能再多加一个人,带上你自然无妨。”
金属答应下来之后,这位青娘子二话不说,直接放下了自己手中的竹篮儿,然后开始帮起忙来。
即使,金素在途中强调了几次,收拾的活计很少,不用她动手,她却一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金素也明白,对方可能是因为,不太想欠太多人情?于是,她便也没有太去阻止……
等牛车收拾好后,她们三人再带上清娘子一个,便出了金家的大门儿,朝远方驶去……
等到了驰道路口那边之后,她们自然也要先卸车,卸货,之后的话,那些放了一夜的炊具,餐具什
么的,也要清理一下。
这一次,青娘子她的动作,比先前还要迅捷许多,无论是帮忙卸货,还是清洗锅碗,她都抢着干活儿,生怕比旁人慢上一步。
这倒让金素有些不太好意思,她也开口,劝了对方几次,可效果却不怎么好……
张青直接扭头对她笑道:“这些只是小活儿罢了,又不要紧,就算在家的话,这些活计也都是我要做的,累不着我的,金小娘你就放心吧!”
“更何况啊,你帮我们想出了这么个生钱的主意,看着你们在那边奔忙,我又如何能不过来帮忙?”
对方如此识趣,倒是让金素对她的观感好了很多。
中途,宋娘子也趁机将她拉到了一旁,小声劝她道:“素素,刚刚之事,你没必要太过在乎,许家的二儿媳做的那些活儿,本就很是应当;”
“除了你替她们,想出了一生钱的法子,她需要好生感谢你一番之外,这来去两地之时,她不都需要坐我们的牛车吗?这也是一桩人情债;”
“再加上她刚开始过来,也没个地方摆摊儿,肯定也需要在我们茶棚中待着,做活计什么的,也需要从我们的那些个客人中来搜寻。这上面一桩桩一件件,她哪一个不需要感谢我们呢?”
“如果,今日她什么活儿,都不帮你干,那才说明她没有眼色,不懂感恩,传出去后,更是被人耻笑……”
“你放心吧,她干了这些活儿,也会让她图个心安……”
金素之前从来都没有想到,宋娘子会在这种事情上,看的如此通透,自己的经验还是不够丰富啊!
经过宋娘子的点拨,她在面对青娘子时,确实闲适了许多,也不会太去关注旁的来。
这一日,青娘子跟随着她们,只接了三单儿生意,帮了补了三件衣衫,其余的时候,她基本都在一旁闲着,待久了看着都有些百无聊赖……
不过,青娘子对此已经很是满意,金素看着她那高兴的神色,暂时把自己快到口中的安慰话语,给咽了下去。
看对方的表情,就不像是需要自己去安慰的样子,自己又何须去扫她的兴呢?
不过,青娘子在跟着她们连去了三日后,金素看她提个竹篮,实在是不怎么方便。
甚
至先前有一次,在去的路上,因为牛车的颠簸,还让她的竹篮里的布片儿,都颠了出来,看着就不怎么安全。
这是是布头布片儿,下次针线若是颠丢了,又该怎么办呢?
她便开口建议青娘子,换一个小巧些的密闭木箱来,总比竹篮要方便许多。
金素提议的那种小木箱,可以直接挎背在身上,样式也有一点点像现代的针线盒儿,使用起来也不麻烦,携带着更是安全许多。
青娘子在听了金素的建议后,很是感激,不过,她并没有立即拍板儿,对这样的器具增减,她还需要回家后,再同自家君姑商量一番才是。
金素也明白这个时候的风俗,家中有父母在,子女很少会直接拍板儿,就做某件事情的。
她对此倒不觉得有什么,有商有量也很好,起码能避免很多人脑门儿发热……
不过,等许三娘子带着自家儿媳,来到了金家,请她家阿父,帮忙做这个木箱时,金素才有些尴尬地反应了过来,自己这又是替阿父揽了一单生意吗?
有了青娘子打头儿,和金素她们一块儿,去驰道路口那边儿做生意,村里人过了几天,也都知道了此事。
有那和金家关系还不错的,也求上了门来,希望金素替她们拿个主意,指条明路。
这其中便有先前,借她们家牛的那户人家,金素仔细地问了她们家有何手艺,田中又有什么出产,又跟着对方去她家看了一遍儿,在回来后她就劝对方,可以去驰道路口,卖一些煮熟的鸡蛋,做这个生意。
金素特意去查看一番,就是为了能了解地更深刻些。
在看了一圈儿后,金素便发现,对方家里养了七八只母鸡,这个数目已经算多的了。
即使这个时代,母鸡并不是每天都下蛋,但是,以目前大家都很是节俭的情况来看,她们也能攒下来许多鸡蛋了。
对金素的这个提议,她们家自然是千恩万谢,不过,和青娘子不同的是,她们两日才会去一次。
因为去的太频繁了,家里的鸡蛋也会有些供应不上,那些个从金家的茶棚里买过食饭的人,一小部分也会顺手去买个熟鸡蛋,尝一尝,解解馋。
毕竟,金家她们一直售卖的都是些素食和
菜蔬,即使味道很是浓香,也会让这群走南闯北的行商和官差,觉得有些寡淡。
这时候,吃上一两个鸡蛋,也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从青娘子为人补衣衫,到这家人开始卖鸡蛋起,驰道路口便越发的热闹起来。
金素基本上为青山村里,全部有需求的人家,都指点了门路和法子——
对那些家中有稳定出产,或有纯熟技艺的。她便建议对方,要么每日过去,要么隔日过去,时间不要隔太久;
对那些需要攒一攒,才能去卖一次的人家,金素则像是约定市集开市日一般,和村里人定好了时间,或五日一次,或十日一回,或半个月一趟……
无论方法如何,总归是会让大家,把家中多余的出产,给转换成银钱,让村里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松快了几分。
有了青山村的这群人打头儿,慢慢的这四周的其它村子,也有人知道了这处,距离离得不远,又热闹些的小型“集市”。
他们也会趁着闲暇之余,过来卖些吃的喝的,或其它小玩意儿。
对此,金素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会对这些人做出什么反应来。
这里天大地大的,自己又没有把这处地方占下,只要他们不会碍着自家的生意,她便不会去多说什么。
当然,对本村人和外村人,金素自然也是有些区别的。
本村的那些个来做小生意的,她们在闲暇没什么生意时,会来金家的茶棚中,略坐上一坐,休息片刻,对此金素也不会去说什么。
但是,对那些外村人来说,他们若是想要过来,不点些吃食,金素是不会让他们在铺子里待太长时间的。
毕竟,茶棚中原本就是,要做生意的地儿,如果全部,被他人用作休息歇脚之处,影响了真正的客人,那可怎么好?
俗话说的好,两好各一好,金素对村里人如此照顾,让她们见识到了自己和外村人之间的区别,村中的这些个人家,也都不是那没有脸皮,不知道感恩的。
她们有的会帮金素,打扫茶棚的房前屋后;有的会替金素她们,从远处提来清水;也有的坐久了,自觉不好意思后,也会点上一碗铺子里最便宜的糜子汤,来尝一尝。
当然,她
们在喝了那些汤之后,都对金素的手艺,赞不绝口,恨不能再拜其为师。
……
最开始,青娘子还会依靠着她们的茶棚,在棚中做生意,等后来村里人来的多了之后,许三娘子便让青娘子从她家茶棚里,撤了出来,免得给金家带来什么麻烦。
金素也深知许三娘子的好意,人少的时候,她让青娘子在自家茶棚里,做些生意,倒没什么;
但人多了以后,面对那些村里过来这边儿其他人家,她要不要让她们也在自己的茶棚里做生意呢?
青娘子只是帮人做些针线活,只要手艺过得去,倒不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可那些售卖吃食的呢?若是一个不当,只怕会毁了自家食铺的名声……那是万万不可的!
许三娘子把自家儿媳接出去后,她们的劳力也来到了驰道路口,就在靠着金家茶棚的附近,打起了一个小小的棚子,方便自家儿媳。
有了许家这个开头儿,倒村里的那些其他人家,也开始陆陆续续地在附近搭起小棚子来。
不过,她们搭的都不如金家的大,很多人家搭的外型也很是粗糙,甚至还有几户有亲戚关系的人家,共同使用一个棚子的。
对她们来说,本来她们几个也占不了多大地方,甚至还有那隔三差五,才会来一次的,自然就不需要每家每户都搭个棚子出来,合建合用更划算些。
即使,这些棚子的缺点很多,但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却让金素觉得非常可喜,这代表着村中人思想的改变,同时更意味着此处“集市”的崛起。
因为有了这些外村人的存在,驰道路口的这一处小市集的名声,越发大了起来。
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一些人不是过来卖东西的,而是过来想花钱淘买些东西,回家用的。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那些,村子离槐里城的距离太远,或者是本身性子绵软,不愿意进城,去面对那些城中店家趾高气扬嘴脸的,来这处野集逛一逛,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一时间,驰道路口这里的氛围,越发热闹起来,而这边儿搭的棚子多了后,自然更加显眼,从驰道上吸引过来的客人,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如果说原先骑过去十队,才会停下来一拨客人的话,现在每过去十队,都能停下来三队……
金素现在,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儿,攒钱的速度,也比先前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