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庄嬷嬷的秘宝匣子
庄晓蝶急匆匆出来,连寝衣都未来得及换只披了件黑色斗篷略做遮掩。手里的灯笼昏昏暗暗只能照亮脚下一点点路,她有好几次都差点绊倒。
好不容易走到了紫竹林,她四下张望了一会——没有人跟着她。但她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大概是太紧张了吧,她默默安慰自己。
紫竹林是香山行宫山脚上方一些些的一处竹林,因其竹杆呈黑紫色而得名。这里没有建宫殿,只零星修了几座竹楼小院,简单装饰了一些石凳石桌,凉亭假山。偶尔贵人主子们路过,可以略略歇脚乘凉。但它地段偏僻不在主道上,平时上山不会经过。就是特意绕过来也没什么好看的风景,只一些平常的紫竹而已,因而可谓人迹罕至。
竹林不小,她靠着空间里的寻宝图七弯八拐的来到了一片小空地,并顺利找到带有标记的那个石墩。再次确定无人跟着,她才费力将其搬开,掏出藏在衣兜里的匕首挖掘起来。东西埋得并不深,很快就被她挖了出来。
但和梦里的有宝物匣子不同,这里只是一个巴掌大小的檀木小盒子。庄晓蝶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但此时并不是查看的好时机。她将盒子直接藏进了空间,又把翻出来的土重新填上。正要起身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身后多了一群人,他们一行五个人悄然站在她身后五米开外,不知看了多久,又看到了些什么。
领头的那个是香山居的厨房管事刘公公,平时和和气气笑容满面的他,此刻依然保持着这样的笑容:
“庄御女,锦衣夜行是为哪般呀?”
“别过来,我的匕首可不长眼!”庄晓蝶大声呵斥,见他们不为所动又补了一句:“画眉已经去通知林姑姑,林姑姑等下就会带着人来找我!”
想起梦里的困境她只觉头皮发麻,不由将手里的匕首握得更紧,强自镇定的指向那些人。这是林姑姑之前赠予她防身用的,出门她总带着。
“呵,手脚倒挺快。”
刘公公因没见到她挖出的东西,又见她脚底下踩着新翻的泥土,觉得她可能今天是来查看或者取用匣子里的银子,看完取完又将匣子就地掩埋。
不过没关系,今天就抓了这丫头,再将匣子拿到手。他一个眼色,底下的人三步并两步就要上前拿人。
“恐怕要叫庄御女失望了,画眉姑娘这会应该在我那喝茶,请不来你的林姑姑呢……哈哈哈”刘公公得意的大笑。
庄晓蝶听得眼皮直跳,但如今她管不了那么多。眼看那几人围了上来,她转身拔腿就往竹林更深处跑。
可能是绝境被激发出人巨大的潜力,她逃跑的速度竟是不慢,加上身形娇小玲珑在这长势密集的竹林里颇有几分如鱼得水的感觉。而几个追他的太监一是没想到她说跑就跑,而是他们人高马大,林子越深就越密,反不如少女身形的庄晓蝶利索。竟被她拉开了一些距离。
庄晓蝶像无头苍蝇一般乱窜,不知疲倦般的亡命奔逃。直到猛的眼前一亮,越过竹林来到一开阔地。前方有座竹楼亮着微光,她赶紧朝光源走去。
半人高的竹篱笆围成一座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面有一排吊脚竹楼。竹楼前有一些石凳石桌,几块花圃,花圃旁还架了一座秋千。
秋千上空荡荡的,但石凳上却坐着两个男人。左边的那个披发敞衫,放浪不羁。右边的那个束冠严装,一脸严肃。披发的那个转过头看了她一眼,有些戏谑的对着束发的男人说:
“看来行宫确实漏得同筛子一般,啧啧啧……”
右边的那个没接这话,而是指着桌上的棋局淡淡道:“你输了”。
左边的男子看也不看直接起身朝庄晓蝶走来,边走边说。
“输也不稀奇,赢才稀奇。美人不要慌呀,我们可不是坏人!”
庄晓蝶吞了吞口水,觉得自己可能“摊上大事了”。眼前这两个看穿着打扮就非富即贵。右边那男子面冠如玉,虽不说话但气场强大。只静静的坐在那都给人很大的压力。
而左边朝他走来的男子白衣黑发,衣也飘飘发也飘飘,一双似笑非笑桃花眼,灿若星辰。晃得人晕头转向。
她逐渐感到有些缺氧,又因发足狂奔透支了体力,此时已是摇摇欲坠。她不知前面两个是什么人,但大脑已经无法正常运转,手也乏力脚也发软。没等那男人真正靠近,她就脱力而昏厥过去。
“总有美人对本王投怀送抱,真是抱不过来呢!”男人并没有真的看着庄晓蝶直直砸到地上,而是在她倒下的一瞬加快了脚步,长手一伸就将她提溜了起来。
没错,就是提着她的衣领让她不至于栽倒在地。探了探她鼻息,又拍了拍她的头。见她是真的昏迷,便吩咐人将她先送到房里休息。
须臾外面进来了几个黑衣人,身形矫健步态沉稳,一看就知道是内功高手。见两位主子还在院里对谈,就默默站在一旁没有打搅。
“夜深了,皇兄早点歇息,臣弟先行告退。”
“皇弟慢走,若一若二替朕去送送王爷。”
“不必不必,我的功夫还需要他们做什么?”
“你不要仗着自己几分本事就掉以轻心。”
“行吧行吧……”
原来庄晓蝶遇见的果然是两个顶顶尊贵的大人物。一个是当朝皇帝梁钰玺,一个是晋王梁钰珏。二人性格迥异,但年龄相仿,自小亲厚。先帝那么多子嗣,唯独给七皇子梁钰珏封了亲王,封号也是上等的“晋”字。而其他人除了谋反的遭到圈禁外,最高的就是皇九子,封了礼郡王。其余的皇子就用几个贝勒贝子的低级爵位打发了。先帝的女儿们倒都是封了和硕公主,没有谁特别出挑也没有谁特别落魄。一碗水端得相当平稳。
但这事儿谁也不敢置喙什么,都怪当初先帝骤然驾崩,如今的太后拿着遗照宣布立太子继承大统时,几个成年的皇子俱不服气,拥兵自重,公然抗旨,差点动摇国本。最后贵妃娘娘联合前朝后宫,花了大代价才力挽狂澜,也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每当想起往事,朝中几位阁老总是感叹:
“太后娘娘经过不让须眉,实乃国之大幸,国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