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虞唐传奇 > 第16章 武英殿一鸣惊人(下)

第16章 武英殿一鸣惊人(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于是两人就奔宫内走去,路过越秀宫时,但见一贵妇,此时已经身怀六甲。由宫女搀扶,在那里摆弄花朵。李泽悄悄望去,却不知感觉有点熟悉。这时,那公公小声说道:“看什么看,快走。”

    李泽赶忙跟上,路上,公公开始说起:“你可知道那越秀宫的娘娘,已然怀了龙种。陛下也是神勇,多年没有添嗣了。说也奇怪,那越秀宫陛下可是从来没有去过一次,几个月前陛下去了一次,居然怀上龙种,真是不可思议啊。”

    李泽也不太了解宫闱之事,只好随声附和。这时,到了司礼监。只见外面候着几位大人,一眼看去,武英殿、五军都督府、兵部、工部、户部的大人。这时,参知政事陆文涛问道:“李泽来了没有?”

    李泽立即走上前去,那陆文涛有点着急的说道:“河北道的奏章整理好了吗?陛下要知道详情,赶快进去。”李泽跟了进去。此时里面只有天佑帝和丞相李清源,武英殿大学士张士英。

    天佑帝看到了李泽走了进来,立即问道:“目前河北道还可以调兵多少?”

    李泽立即跪道:“陛下万岁,此时河北道无兵可派了。”

    天佑帝立即问道:“诺大的河北道,怎么可能如此?”

    武英殿大学士张士英立即说道:“陛下,可以下旨让镇北军团立即回援。”丞相李清源立即接道:“回援?如何来得及。这封锦衣卫的奏章提出是三天前,一万重甲玄骑已经南下。张壁的大军刚好与之错过,估计此时已经到了淇水了吧。”

    这时,李泽才得知赵国一万重甲玄骑已经南下。可是,他内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赵国的重甲玄骑不会南下。自己到底该不该说,李泽犯了犹豫。这样的场合,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人头落地。可是锦衣卫的消息,真的可靠吗?

    就在李泽犹豫时,陆文涛立即说道:“陛下,臣建议调梁州兵马渡河北上,在淇水南岸的卫州阻击。卫州还有守卫兵马,可以等到镇北军团回援。”

    听到这话,李泽内心咯噔一下。他突然疑惑,为什么陆文涛出这样的主意?商州,怀庆府、河内郡、甚至神都都可以调兵,为什么陆文涛单指梁州。就在李泽犯嘀咕时,贺知奇来到了御前。跪拜道:“陛下,不可从梁州调兵。应从商州,怀庆、河内调兵足矣。卫州城高水深,重甲玄骑一时间难以攻破,可以等来镇北军团。”

    天佑帝看着气喘吁吁的贺知奇,安慰道:“还是老臣谋国啊,就按照贺大人的意思办。”

    “不可。”

    一声清脆,却是掷地有声。天子面前,胆敢违背。一众人看去,却是跪在地上的李泽。那陆文涛立即呵斥道:“小小行走,如此大胆。天子御前,居然抗旨?”

    李泽立即跪拜道:“陛下万岁,请听微臣一言。”

    天佑帝看了看李泽,说道:“你说吧,朕准你说。”

    “多谢陛下,臣得闻此军机情报乃是锦衣卫所传,而且已经三天了。那么兵部、五军都督府、衣林卫的密保呢?只字未提一万重甲玄骑南下。所以微臣以为,一万重甲玄骑仍在中山地。”

    此言一出,陆文涛立即回怼道:“锦衣卫密保,绝无有错。”

    “那么陆大人,你这样说就是衣林卫和兵部、五军都督府的人都是废物了?”李泽理直气壮的说道。

    李清源见状,不发表任何意见。那张士英,也是装装糊涂。倒是贺知奇,看了看陛下的表情,说道:“李泽所言确实有点道理,我们不妨等一下看一看。”

    “来人,传旨衣林卫指挥使、兵部左侍郎、北军都督府副将。让他们即刻派出人马,搞清楚赵国一万重甲玄骑的行踪。”天佑帝大声说道。这边太监赶紧下旨,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

    这时,天佑帝走到了李泽面前,问道:“朕很想听听,你认为他们不会南下的理由。”

    李泽立即跪道:“陛下,赵国把一万重甲玄骑放在那里。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惩罚燕国,一个就是震慑我们大唐。镇北军团在燕唐边境,想必天下皆知。此时最为空虚的就是中山地,但是赵国没有攻打我们的理由。而且他们赵国四大名将,没有一人前去中山地。没有名将,怎么可能突然发动袭击?所以臣以为,不必理会。赵国军队,不出两月,自会撤退。”

    天佑帝立即拍手叫好,说道:“你的想法,深和朕意。好了,行云流水话浮萍,天地广阔任尔行。朕知道的,不知道的,现在全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朕的修行时间到了。”说完,就离开了司礼监。

    陆文涛看了看李泽,哼的一声走开了。这边贺知奇已经头顶冒汗,才算是缓过神来。此时的司礼监,只剩下贺知奇一个人。他看着外面的天空,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经过这件事,李泽一下子在武英殿声名鹊起。可是这河北道的事,却还是没有半点消息。三天后,兵部的探子先传回来一个消息,中山地的那一万重甲玄骑,不见了。

    这时的张士英,忧心忡忡。他让李泽亲自负责此事,尽快从其他渠道,打探情报。李泽此时想到了自己的大哥赵永忠,于是亲自去了锦衣卫找到了赵永忠。开始,李泽只是和赵永忠叙旧。两人酒过三巡,李泽悄声说道:“大哥,兄弟遇到了麻烦事,想请大哥帮忙。”

    赵永忠立即说道:“兄弟,何事,但说无妨。”

    “两日前,朝廷收到了锦衣卫的密报,赵国一万重甲玄骑南下。在御前会议上,我提出了异议。不想今日兵部传来消息,说是那一万重甲玄骑消失不见了。目前,整个河北道已经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了。”李泽悄声说道。

    赵永忠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才说道:“兄弟,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你今天一说,我才觉得能够解释清楚了。锦衣卫河北道镇抚使和副使七日前就回到了京城,说是换防。我觉得不大可信,毕竟他们二人都回到京城,整个河北道就没有了主心骨。另外,如果说河北道的官员贪污违法,或者谋反等事情,锦衣卫第一个知道不为过。可是军国大事,最厉害的是衣林卫和兵部的探子。”

    李泽点头表示认可,然后说道:“所以,才要麻烦大哥跑一趟河北,一探究竟。我这里做了一个文书,就是梁州兵马司一位千户在卫州犯事,你前去查探。明天我给河南道锦衣卫镇抚使打个招呼,你明天一早出发。”

    赵永忠拿到文书,喝了一杯酒,说道:“放心兄弟,我一定查清楚。”

    李泽接着说道:“大哥,万事小心。我感觉这里面有问题,你要小心,不要告诉任何事,也不要相信其他人。”赵永忠在锦衣卫多年,也是知道其中利害。于是点了点头,二人半夜时分才分开。

    且说李泽,直接去了武英殿值班,等待着消息。那赵永忠,回到了住所就倒头大睡。殊不知他们分开后,各有两帮人分别跟踪他们。

    天亮时分,在京城北大门,有一个蓬头垢面的人随着泱泱人潮走了出去。出京城十里一个客栈,那人进了一个房间。稍许一会,出来一个商人模样打扮的人,正是赵永忠。只见他走到后院马厩,牵了一匹好马,径直朝河北道奔去。

    这个客栈,乃是锦衣卫的秘密哨所。除了千户以上的军官,其他人可是不知道的。但说赵永忠过了河渡,往那卫州赶去。过了百十里,就听见北面而来的人抱怨道:“这是什么世道,还有盘查的。”

    赵永忠立马拦着问道:“这位小哥,前面盘查什么?”

    那人回答道:“你往北去,没有人查你。如果你从北往南来,却是盘查很严格。有官兵,也有强盗土匪。可是他们不抢钱财,主要是查有没有书信什么的。我前面是一个朝廷的官差,林州的送文书的,直接扣押了起来。听说拉到林子里直接杀了。”

    赵永忠听到这话,就知道了整个河北道恐怕已经封锁消息了。于是自己舍弃马匹,改为步行。走了不到十里,果然有人在检查。赵永忠仔细看了看,却不是卫州的城防营官兵,也不是河北道指挥使府的人马。就在诧异时,一个快马飞奔而来,却是衣林卫的人马。

    只见那些人立即拦了下来,不由分说,直接拉进来树林里面。赵永忠趁机跳进树林里,想过去一探究竟。不想到了地方,那人就被杀了。赵永忠等到那些人走了之后,开始在那人身上翻找,却是什么都没有。正要起身离开,不想那人还有一口气,拉着赵永忠就说道:“往北十里香芋楼,有衣林卫密函。”说完,直接断气了。

    赵永忠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即往香芋楼赶去。到了地方才知,这里是衣林卫的一个哨所。赵永忠亮明了身份,见到了他们这里的千户。那千户看到了赵永忠,立即丧气道:“让你们锦衣卫见笑了,我们这个地方除了我的手下,无人知道,看来他已经死了。”

    赵永忠立即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谁人如此大胆对付你们衣林卫?”

    “如果单单是我们衣林卫也就罢了,兵部和北军都督府的人也逃不了,信使大都死了。加上这位,已经是第五个人了。朝廷急需消息,可是我们就是传递不过去。信鸽也是不行,都是被杀。”

    赵永忠这时立即说道:“你们可以派人乔装打扮,尽快往京城送信。”

    那千户摇了摇头,说道:“我们这些人他们都是知道,乔装打扮也是不行。我感觉这些人在朝廷把我们的底细摸透了,我们出不去了。”

    “河北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如此这样?”赵永忠问道。

    “赵国一万重甲玄骑,被赵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冲带到了天目湖一带,所以他们不在中山地了。起初,我们都以为他们一万人马南下。可是他们走了不到三十里,直接转到西进了。河北道行军大元帅府主将张壁,四万人马兵分两路直奔云州。恐怕三日后可以到达云州,如果与李冲碰上,难免会有一战。”

    听到这个消息,赵永忠似乎明白了什么。然后问道:“是不是张壁下令封锁整个河北道?不让京城得到消息。”

    那千户摇了摇头,说道:“他不能,他确实下令封锁消息,可是这些人不是张壁的属下。目前除了河北道节度使张勇有这个能力,那么就是朝廷上的人物了。我也调查了张勇,他在大军开拔时就去了镇北军团,他也没有下令封锁消息。恐怕只剩下朝廷上的人了,不然河北道没有什么人有这样的能量。”

    赵永忠听到这个情况,他自己已经明白了河北道的水是多么深了。于是他接着问道:“张壁的大军会和李冲的军队发生战争的机会大吗?”

    那千户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是张壁,我不会与李冲发生冲突。四万人马根本不是一万重甲玄骑的对手,可是张壁、张孟他们二人是道门北门出身,传闻他们二人就是为了调查北门宗主被杀案才来到河北道。天目湖的天目子,传闻就是凶手。我担心张壁会靠着四万人马,踏平天目湖。”

    “那一万重甲玄骑是去保护天目湖的,不然不会紧急调往西边。”赵永忠分析道。那千户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衣林卫在河北道遭受重创,也是没有张壁军营里面的半点消息。对了,你们锦衣卫不是有暗探吗?你可以打探一下。”

    赵永忠摇了摇头,说道:“我是奉命查卫州案件的,不是河北道的锦衣卫千户。我们有规定,不准牵扯其他地方的事务。”

    “哎,你可以向你上面的人陈述原因啊。据我所知,锦衣卫河北道的镇抚使都不在了,最大的也就是一个千户,叫杜进川。此人之前是礼部的,听闻做过侍郎的高位。他是修行者,少阳宗派的。你可以据实告知,相信他会帮助你。他们或许不知道你在河北道,你可以逃出去,拜托了。”说完拿了一封密函给了赵永忠。

    赵永忠告别了衣林卫的诸位兄弟,就直奔锦衣卫哨所找杜进川了。正好走到一半路程,猛然想起李泽的安排,再加上在衣林卫那里得到的消息。于是赵永忠找了一个代写书信跑腿的人,邀约杜进川卫州城相聚。

    赵永忠不知道杜进川会不会来,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单纯如此回到京城,对于张壁的四万大军动向,却是全然不知。就在他焦急等待时,有一人走了过来,拜道:“锦衣卫者,何许人也?”

    赵永忠立即回拜道:“千户司职,河南道府。”

    那人立即说道:“在下杜进川,敢问阁下怎么称呼?”赵永忠此时仔细看了看面前这个人,不过四十多岁,八字胡须,有点微胖,五短身材。穿着一件黑色衣服,简单平凡,看不出是一个千户,倒是像一个落魄读书人。

    赵永忠示意杜进川坐下,然后说道:“在下赵永忠,司职河南道千户。此次前来查验卫州事务,请杜兄多多包涵。”

    杜进川抱拳道:“原来如此,怎么不去卫所,却约我至此?”

    “杜兄,我来至此,看到衣林卫、兵部的刺探都被杀了,这是怎么回事?”

    “不会吧,赵兄。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杜进川有点疑惑。

    于是赵永忠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同时仔细看着杜进川面部表情,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没有想到,杜进川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听闻这些事情,气愤道:“谁这么大胆,河北道不是我大唐的国土了吗?”

    赵永忠接道:“为今之计,我是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调查张壁那四万大军动向,只能恳请您帮忙动用暗探一查究竟。”

    “张壁的事情我不太清楚,如果照你说的,为了私仇,却是不该。天目湖何等厉害,四万人马就是送死。张壁如果这点就想不到,真是枉费名将称呼。这样,我即刻飞书暗探,一探究竟。”

    等到杜进川说完,赵永忠立即说道:“杜兄,此事你自己知道即可,小心我们锦衣卫里面有对方的人啊。另外暗探之事,也要计划周全。”

    杜进川连连点头,二人商量好了,就各自分开了。这杜进川回去后,直接安排亲信下属,打探张壁大军事宜。三日后,消息传来。原来他们驻扎在云州城,与赵国重甲玄骑对峙,却没有发生冲突。

    得到这样的消息,赵永忠立即告别杜进川,想方设法离开卫州往京城而去。经过千辛万苦,赵永忠终于在十日内到达了京城。此时朝廷已然十日没有河北道的任何消息了,整个朝廷都在流传着赵国一万重甲玄骑已然到了河北岸的传闻。而此时的李泽,已然受到了陆文涛等人的攻击,在武英殿快待不下去去了。

    最后,第七天的时候,天佑帝还是妥协调商州和怀庆、河内兵马出动了卫州了。

    李泽终于等到了赵永忠,他把河北道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李泽。李泽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终于也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可是此时的他,已然没有人再相信了。武英殿的事务,也没有他什么事了。想觐见陛下,更是不可能了。

    就在李泽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是好时,赵永忠说道:“兄弟,现在你是如此境遇,我看你也不用着急。陛下见不到,你找其他人呢?”

    “大哥,该想的我都想了。楚汉章大人也是受到了牵连,整日饮酒解愁。其他人我也是不知道啊,是否也参与了此事?”李泽说道。

    “有一人可以拜见,太子殿下。兄弟你想,太子是未来的陛下,他肯定不会想搞乱朝廷,搞乱河北道。所以,你可以拜会太子,把此事讲明白就行了。太子不会害你,搞不好为你请功。”

    听到赵永忠的话,李泽也是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虽然自己不参与储位之争,可是这件事得让朝廷知道河北道的真实情况。

    于是说道:“多谢大哥提醒,我这就拜会太子。”

    赵永忠立即阻止道:“兄弟不可,你是什么身份,太子不会见你的。我看你得找楚汉章楚大人,让他想办法引荐才行啊。”

    李泽连连点头,说道:“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傍晚,两人约了楚汉章在酒馆喝酒,就把想法告诉了楚汉章。不想楚汉章立即拒绝道:“李泽,我叫你一声李兄。你想什么呢,目前朝廷上下都知道陛下不喜欢太子,迟早太子被废。你这时候巴结太子,你,你也不是这样的人啊。”

    赵永忠立即劝阻道:“楚大人,楚大人,莫要冲动。你看现在兄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武英殿快待不下去了。如果不趁机找到太子,傍上一下,如何得了?”

    “宋王、晋王,都可以啊,他们可是比太子得宠啊。”楚汉章眯着醉眼说道。

    “可是他们不是太子,如果陛下现在驾崩了,太子就是陛下了。”李泽肯定的说道。

    楚汉章想了一下,说道:“明天,你来找我,我们去见一个人。户部右尚书岑正本,他是太子的人。”

    听到这话,李泽立即问道:“是狄道岑家吗?我与那个岑文良相熟。只是自从入了武英殿,太忙了就少了联系。”

    楚汉章立即接话道:“哎呦,我知道你认识岑文良,没有想到你们那么熟。实话告诉你,文渊阁可是大部分支持太子,武英殿可是大部分支持宋王,至于晋王,李清源李相曾经是他的老师。这些,我本来不想告诉你。既然你想加入党争派系,你最好知道。”

    李泽听完,拜谢。第二天,就去了岑府拜会岑文良。此时的岑文良,已经在文渊阁混的风生水起,同时还兼任了工部的主事。看到李泽,岑文良很是高兴。一边招呼进府喝茶一边询问道:“李兄,好久未见,在武英殿怎么样?听闻你曾经御前对答,很是有名气啊。”

    李泽摇了摇头,苦笑道:“岑兄取笑了,实不相瞒,河北道的事情我现在已经在武英殿待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想到了你。今日前来,看看能不能帮忙寻找一个出路。”看着李泽如此真诚,岑文良想了想,说道:“李兄,你是否真的不想在武英殿了?”

    “是啊。”李泽点了点头。岑文良这时欲言又止,最后。他说道:“李兄可否知道我们岑家的背景?”

    李泽回答道:“岑兄,我是什么情况什么人,怎么去的武英殿,你是知道的。对于贵府,略有耳闻。”

    “那好,后天你来我府上,正好是我二爷要宴请一位贵人,我可以引荐一下。”岑文良说道。

    “那好,有劳岑兄了,后天我一定到。”说完,李泽离开了岑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