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章,风波(1)
竹林七贤的举动,像一次地动山摇的地震一样惊动了洛阳朝野。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中官员议论纷纷。曹魏朝廷的大部分官员,还都是封建旧式礼教的誓死捍卫者,根是传统的根,思想也就不可能激进到哪里去。他们对竹林七贤这些有违常理的行为和举动表示了义正言辞的愤慨。
在太极殿,有个老臣居然气得直打哆嗦,声嘶力竭地禀奏皇上。
“他们这般放肆粗鲁的行为,简直有辱我们大魏天下的尊严。以老臣愚见,该当把这些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刁民统统抓起来,关进大牢里,看他们还敢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猖狂。”
年幼的皇帝曹芳坐在龙椅上,看着他的文武百官,手持着笏板,按照官职的品次和等级排成整体的队伍,分两列站在阶下。
人群突然寂静无声。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从队伍里走出来,附和刚才那位老臣的意见。
皇上曹芳感到很棘手。这些重大决策性的问题,他始终没有独断决定权,只能依靠两名托孤重臣曹爽和司马懿。
他的父皇魏明帝曹叡在将死之时,曾用力地执着他的手,说:“芳儿,芳儿,等你将来当上皇帝,千万千万记得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听从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两人的意见。”
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只记得他登基那年,还不满七岁,年纪很小。他站在将死的旧皇帝的床榻前,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地听着那些气若游丝的叮咛和嘱咐,然后将之牢记于心。
再以后,他被顺理成章地封为圣上,成为高高在上的大魏皇帝。
然而,那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始终让他觉得害怕,好像有那么一瞬间,头脑会发生炸雷一样的轰响,然后知觉全无,只是无能无力地看着曹爽和司马懿两人,冲着他笑。他们都是诡异复杂的笑容,那种笑,似乎紧紧牵扯着这个王朝的归宿和命运,让他害怕,害怕地无以复加。
年幼的曹芳实在不能理解竹林七贤的举动。就说嵇康,上次嵇康来洛阳,他还听取了朝中几位开明的大臣的建议,专门召见了嵇康,觉得嵇康有才华,就让他做官,给了他中散大夫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儿。这个人,不好好做官就算了,为什么不能安安生生地在山阳过他的清闲日子?居然跑到京城来卖菜?他是缺钱吗?这个人,如果他缺钱,我可以给他钱,只要他能规规矩矩地做个良民,不要总是出来这里那里瞎晃悠,用他那花花肠子捯饬出些是是非非来,搞得人心惶惶。
“请问大将军和太尉您二人意下如何?”
处理这件棘手的事情,曹芳只好询问曹爽和司马懿。
大将军曹爽刚从蜀地回来,吃了败仗的曹爽,心里很烦,灰头土脸的他,跟往日那个神采奕奕的大将军看起来决然不可同日而语。
“就这几个闲得无事可做只喜欢在平日耍耍小性子的文人,就凭他们能成什么气候?皇上不用理会。这种小事,根本就不算什么事。等着瞧吧,过几天他们自个儿玩累了,觉得没意思了,也就安安生生地回家了。”
曹爽还在出神的当儿,只是听见殿堂上那个迂腐的老臣啰嗦地说了一通,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随口跟皇上曹芳说了自己的意见。曹爽心里想着事情。那事情可比这几个闲着无事瞎折腾的文人重要多了。这次征讨蜀国的战争,原是他亲自带兵前往的,志在取胜,没想到居然输了,输了个一败涂地。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曹爽觉得在他带兵打仗的数十年里,胜败无数,对结果他早已看淡,但是最近,在他跟司马懿这个狡猾的老狐狸准备抗衡的节骨眼上,他主动跟皇上要求出去打仗,本来是为了争取功劳,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灰头土脸的结果,反倒成了司马懿的笑话,实在是得不偿失啊,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