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入寺
初夏已至,烈阳高照,山里勉强还能感觉到丝丝凉爽。
青稚山中多石多水,不大好走,谢昭策马行至半山腰,干脆下来牵着马儿,打算徒步上去。
路过一条小河,她放了马在一旁吃草,自己则捞起衣服蹲在河边上,伸手捧了一捧水扑在脸上,又捧起一捧,滤了滤,喝了一口。
额角的碎发被沾湿,丝丝缕缕垂在前面,滴下水滴,显得她那双杏眼更加水灵。
正在此时,有一个与她差不多年纪的小和尚也走过来,挑了个扁担,扁担上挂着两个水桶,显然是来着河里打水。
谢昭站起身走上前,“小师傅,你可是三清寺的?”
那小和尚瞥他一眼,又垂头认真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什么小师傅,施主与我一般年纪,怎可称我为小?”
谢昭一噎,也是,差点忘了自己外表也不大,“那……我唤你师傅,总不算冒昧了吧!这位师傅,我想与你打听一下,三清寺还有多远?”
小和尚没有立刻答话。
谢昭心道这小娃还挺高冷。
等两桶水打完,小和尚将水桶的提手套上钩子,然后半蹲下来背起扁担,“不远,你与我一道去吧。”说完,目不斜视的往回走。
谢昭连忙拉马跟上。
路上,她找机会打探:“师傅,我是南岳国来的,对这里还不大了解,为何我听人说,三清寺是祭奠先皇的地方,这是有什么来由吗?”
祭奠先皇的事情还是原主与她讲的。
小和尚歪头看了她一眼,“这些年的确都在三清寺祭奠先皇。先皇人很好,与我们释云住持是故交。”
“先皇驾崩之后,释云住持便在三清寺内另外建了一座衣冠冢,王陵太远,一些皇室子弟为了祭拜,都会来三清寺,这里更方便一些。”
“原来如此。”谢昭点点头,却不知为何原主会与她提起这件事情。
不过这些应当在她到三清寺之后都会有答案,此时急也急不来。
将马儿拉了拉,她快走了两步跟上。
与小和尚转了山溪十八弯,穿过了山坳的毛竹林,又越过山涧百十米的木板桥,这才到了三清寺的脚下。
抬头向上望去,最先看到的是五六百阶石阶,再是偏峰立着的一座孤殿。
最后,在山的最顶端,坐落着一片高低错落的黄墙金顶,藏在层层云雾之间,橙红色的夕阳穿过云层照在上面,似有七彩霞光闪现。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谢昭手放在额边遮阳,望着那山顶的寺庙,忽然吟出一句诗来。
刚说完自己就愣住了,其实她并不太通这些诗词,在北晋国也没什么机会可以学。
可这句诗好似在她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痕,现下见到这座寺庙,又突然冒了出来。
小和尚架着扁担,突然扭过身,“施主不是南岳国人吗,为何会知道释云住持的诗?”
“这是你们住持的诗?”放下手,谢昭一脸疑惑。
“对啊!”小和尚点头。
他将扁担换了一个肩,对她吟诵起来: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小和尚接着说:“这是释云住持很久之前写的诗,至少有十几年都没人提起过了。我听长辈们说,三清寺以前并没有什么人的,后来住持云游之时遇到了先皇,二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寺庙的香火这才旺起来。”
“可惜先皇走在了住持前面,算是白发人送了黑发人。释云住持也在为先皇立下衣冠冢不久之后,圆寂了。”
小和尚抿嘴摇了摇头,转过身向山上走去。
“竟是如此。”谢昭喃喃。
凉国先皇去世的时候,她应当才十三岁,那时好像还在日日与野兽争食吧。对于自己为何会知道这首诗,也解释不清楚。
她将马栓到一旁的树上,快步跟着小和尚踏上台阶。
又走了半个时辰,谢昭终于在天黑之前看到了三清寺的山门,与那小和尚道了声告辞,便独自在庙里逛起来。
亥时之后,月明星稀。
谢昭躺在三清寺最高的那座钟楼的楼顶,一手枕在脑后,翘起腿,闭目养神。
她在三清寺绕了一大圈,这里除了僧人还是僧人,而且建筑复杂,她根本没摸出来什么门道,又怕冲撞了神佛,只得暂时放弃查探。
还是先睡一觉,明日再去寻那个小师傅问问情况。
微风吹起她额边的碎发,睫毛在白皙的面容上留下一颤一颤的阴影。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传进耳朵里。
谢昭睁开眼,半坐起来朝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
只见一队僧人手里端着一些贡盘,脚步匆匆的往三清寺最后面走,方向正是寺庙最后的一道门。
这个门早先她查探过,但是上着锁,她也没好意思大庭广众之下翻进去。
眼下这些贡盘……
谢昭眯了眯眼,难道与先皇的衣冠冢有关系?
她张开双臂,立刻飞身而下,落在院墙之上,弯腰沿着院墙,脚步迅速的跟上。
这队僧人在那道门前停下,有人上去开锁。
谢昭借一颗巨大松树掩藏自己,支起耳朵听他们讲话。
“大朝会前何时有规矩要祭拜先皇了?真是一年比一年反常。”
“谁说不是呢,上面突然通知咱们将圣灵殿布置一下,如今这皇令真是一天一个样子,不会是要出什么事情了吧?”
开锁的那个领头僧人转过头,“你们可别乱说话,上面说什么咱们照做就是了,咱们在寺庙里还算安全,万万不可因为自己管不住嘴而引火上身!”
几人连忙噤声,锁刚好打开,众人鱼贯而入。
谢昭转出来,迈着轻盈的脚步,在他们身后悄无声息的翻进去。
跟着他们穿过一片竹林,先是听到一串溪水湍流的声音,之后豁然开朗。
僧人口中的圣灵殿果真是个好地方。
入眼先是一座石墙,上面刻着繁杂的盘龙纹,左右两折石阶之上坐落着一座大殿,此殿背靠高山,面朝灵泉,几颗长生不老松被立于两旁,香火气息萦绕在周围,真可谓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圣地。
那几个僧人匆忙进殿跪拜上贡之后,便忙不迭地清扫起来。
谢昭瞧着这里没什么奇特之处,抄着殿旁的一条小路,向后走去。
此地瞧着陌生,但不知为何,她却好似知道要怎么走一般,穿过一片林子,又走过一隅回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最边角的一处院落。
这院子极旧,似乎已在此处立了好几十年,院前的围墙上爬满藤蔓,黄墙隐在绿叶之下,庄严之中又添了几分随和。
门只是虚掩着,谢昭扣了两声,没有回应,于是推门踏进去。
院子不大,总共就两间厢房,最左侧还有一间小的,看那已经被熏黑的墙面,应当是个小厨房。
这里竟然还有人住着,屋子内正悠悠的燃着烛火,旁边的木架上还晾着几件衣服,看款式应该是女装,屋前摆着水缸,里面还有半缸清水。
按理说寺庙里应当都是男人,倒是不知这女子是什么身份,可以在此处生活,还是住在圣灵殿的背后,难道与皇室有关?
谢昭走的有些累,她走到石桌旁边坐下,准备等那位女主人回来,问问情况。
胳膊支在桌子上,撑着脑袋,闻着香火的烟气,渐渐地,便有些昏昏欲睡起来。
哪料刚闭上眼,心中突然一阵警铃大作!
谢昭下意识的滚到石桌上翻身落地,转身就看到一柄长刀砸在了刚刚她坐的那个石凳上面。
凳子瞬间破裂成两瓣!
好险!
饶是谢昭身经百战,此时也不由得急喘了几口气。
敌人距离自己如此之近,竟然毫无察觉,甚至还差点睡着,应当是个腿脚功夫极高,又善于隐蔽的人。
谢昭飞身后退,朝眼前之人望去。
那人一身灰衣灰袍,半蒙着面,手握长刀。看起来似乎有些恼恨刚刚一击没有得手,现下正气势汹汹的扎起架子,随时都会暴起袭过来。
忽然又有两股杀气闯进感知范围,谢昭凝神再退。
墙外又翻进来两个黑衣人,一左一右的夹着她,让她退无可退。
原主到底是知道了什么惊天的秘密,让这些人如此锲而不舍,非要杀了她不可。
谢昭冷笑:“怎么,前两次刺杀没有得手,开始用人海战术了?”
杀手没有答话,不容谢昭思考太多,那几人抄着家伙眨眼便一拥而上。
一个二个都用的是长兵器,谢昭那柄短刀,锋利是锋利,但对着这三人群起围攻,还是有些不够看,再加上这三人内功深厚,这么打下去,她这具小身板恐怕还得受点罪。
后仰躲过刺过来的一剑,脚下灵活变换,从三人缝隙中钻过,在衣架上轻踩,两步跃上房顶。
谢昭望着远处的小路,已经在思考逃跑的路线了。
自己重活一世不是与人拼命的,尤其是这些无甚用处的刺客,能躲便躲,与他们纠缠着实浪费时间。
正要提气踏檐飞起,眼角忽然瞥到一抹浅绿色从林间露出,正朝着院落而来。
谢昭心道一声糟,想必这就是院子的女主人了,早不来晚不来,怎么偏偏撞在此时,这女子可是她最关键的线索。
她皱眉“啧”了一声,又转身飞落到地面。
金刀横在脸前,舔了舔嘴唇,打算速战速决。
三人齐齐上前,谢昭点地旋身飞起,脚下三柄长刃碰到一起,又不约而同的向上刺来。
她的轻功极好,右脚点在左脚脚背,凭空转了个方向,从另一侧翻下,这一下她并没有直接落地,而是又在房檐处借力,转而向其中一个黑衣人冲过去。
金刀划向黑衣人脖颈,被那人用长剑挡掉。
谢昭好似早已料到,忽然松了金刀的手,朝刀柄一拍,金刀围着剑绕了一圈,又在另一侧被她握住,再划向他下盘,这一下,黑衣人只得硬躲。
脚步不停,她追着过去,猛地点地跃起,稳稳地立在了那人的肩膀上,双脚死死夹着黑衣人的脖颈。
谢昭目不斜视,抿紧了唇,丝毫没有犹豫地原地旋转。
杀手瞬间毙命。
没有给她太多反应的时间,另一个黑衣人操起一把长剑瞬间接上。
谢昭翻身落地,又与那人对上。
正在此时,院门开开,之前见到的那个少女走了进来。
少女先看到了一个灰影,没瞧真切,站在门口大声怒斥:“大胆!你这小贼是哪里来的,这院子也是你能闯进来的吗?!”
一句话说完才看到他手里握了一柄长刀。
握着篮子的手一抖,少女却并没有慌乱跑掉,硬是忍下心中的害怕:“你是谁?你也是来这里找她的吗?这里没有你们要找的人,我早就说过十公主不在这里,还不快滚!”
她背靠着木门往边上靠了靠,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
忽然听到院内一阵短兵相接的声音,竟是还有人,少女这才大着胆子,开门走进院子,直直的看到正在打斗的谢昭和黑衣人。
两人站在右侧的房檐上,均是黑衣,融入在一片夜色之中,她看的不大清楚,只是见其中一人的身形有些眼熟。
顿了顿,没有出声。
谢昭倒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院门处的情况,那个灰衣人正一步步地靠近绿衣女子身边,长刀紧握,正在打她的主意。
谢昭皱起眉头,急忙道:“你们的目标是我,何必伤及无辜!”
绿衣少女忽然眼睛放亮,这声音她太熟悉了!
她连忙扔下篮子跑上前,大声喊:“您竟然回来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