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那是青春吐芳华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内,配乐方面都有个讨巧的方式,那就是使用经典老曲。
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好处是大家耳熟能详,很容易就被带入到某个氛围中,事半功倍。
弊端自然是怀旧味道太浓,有时候与主题不太协调, 滥用容易审美疲劳。
这些年流行年代戏,老歌老曲经常被拿出来用,有用得巧妙的,被交口称赞的,也有不少用得生硬被骂得狗血喷头。
《战士》拍的是铁道飞虎队,那么是否可以使用《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为主题音乐呢?
恐怕不太合适,这首歌是典型的山东小调,是根据民歌创作的,虽然经典流传, 但曲风比较轻松诙谐,与影片的风格不协调,硬要用的话得做好被批的准备。
按杨树的设想,配乐并不追求慷慨激昂,这是一名老战士的回忆,雄浑悠长似乎更适合,哪怕带些岁月的沧桑忧伤都可以接受,毕竟一个个战友倒在了征途上。
国外用经典乐曲的经验丰富,成功的不少,国内主旋律大片也有这么干的,比如《开国大典》,战争场面配的是动情的小提琴协奏,缅怀的意味非常浓郁,反而触动人心。
杨树也看过不少国产电影将老歌老曲运用得巧妙, 他认为近些年用得最多最好的, 应该是目前选角选了大半年, 还没开机的《芳华》。
冯导早年当兵在部队文工团,作家严哥苓年轻时也曾在文工团服役, 两人成长的年代和经历都差不多,于是约好一起创作一个贴近亲身经历的文工团故事,《芳华》就是这么出炉的。
那个年代的文工团,表演的曲目本就有时代感,尤其是《沂蒙颂》,冯导数次花大量篇幅加以呈现,曲子都换成了交响乐版,效果厚重了许多。
这支老歌曲调很优美,说的是军民鱼水情,战士养好伤重新上战场的,杨树和宁淞去孟良崮考察外景时也唱过。
上一世杨树看过《芳华》,可能因为代沟,对影片中表现的一些内容不是核能接受,感觉过于沉重。
不过对其中的配乐却印象深刻,尤其是片尾曲《绒花》,选得特别好,将影片主题都升华了。
杨树想到这首歌后,就越想越感兴趣,柔美深沉的赞歌性旋律挥之不去, 已经在脑海里用不同的乐器搭配出了各种风格。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沥沥鲜血染红它……”
靳冬牺牲时,小提琴曲响起。
杨树试过唢呐,不太行,五音的乐器演奏七音的曲子出不来效果,二胡也是如此。
所以欧壕牺牲时,仍是小提琴曲响起。
于和炜牺牲时,小提琴曲响起。
超哥牺牲时,小提琴曲响起。
大军攻上孟良崮、横渡长江、冲入总统府,雄浑的交响乐响起。
杨树只想用其中的旋律,并未考虑使用歌词,但在整个拍摄期间拍一些关键性的场面时,他都不由自主地轻轻哼唱,感觉十分贴切。
在外拍摄了五个多月,回到首都温暖的家,感觉特别轻松温馨。
其实这五个月只有杨树一直没有离开过剧组,刘漫和江诗语都有不少广告代言得完成,许多在剧组顺手就拍了,但也有一些的回来配合工作。
所以在剧组休息的间隙,她们往返奔波,反而比拍摄工作更加辛苦。
《战士》拍摄终于结束,接下去主要是特效后期,得精益求精打造画面细节。
三人到家后洗澡收拾,换上宽松舒适的家居服,晚餐点了几个菜,然后开了瓶红酒,庆祝回家。
杀青宴时,濤姐说杨树黑瘦了许多,看上去很辛苦,心疼之意溢于言表。
他的确瘦了不少,自编自导自演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真有点累坏了,接下去得恢复修养一段时间。
相比较之下还是女孩更能熬,刘漫和江诗语几乎看不出有何变化,还是那么娇艳。
三人碰了杯:“祝回家,祝成功。”
红唇红酒,杨树看着她们轻啜,然后一饮而尽。
话题还是离不开《战士》,杨树解释了接下去特别的许多工作。
“许多特效比较常规,比如为战斗场面复制更多的战士、帆船、大炮或者被击毁的各种装备以及设施,面添加更多烟雾、火光特效等等,这些就不用说了,我更关注细节。”
“比如增加临场感,你们在好莱坞战争大片里应该看过,子弹是有射击轨迹和痕迹的,比如当进攻的战士被对方火力压制,得做出子弹在身周横飞的轨迹效果,观众能看到每一枪都打在哪了。”
“当机枪、重机枪连续射击时,枪口的焰火不但要真实,还有作出空气被共振的感觉,音效与每一个焰口都得吻合,这个用真枪射击也拍不出很好的效果,但咱们得做出来。”
“你们在现场也看了,手榴弹、炮弹爆炸通常就是一股火光烟雾,看不出威力甚至没有声音,后期特效也得做出威力来,尤其是重炮轰击之下,大地在颤抖,浮土在震动,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生命在现代战争中的脆弱。”
刘漫对杨树很有信心:“我相信你能作出一流的效果,随组的军事顾问都和我说过,他参与了不少影视剧制作,你是最严谨、最考究的一位导演。”
江诗语晃着手里的酒杯:“虽然目前市场对战争片不太友好,不过我相信只要是精品,一定会得到认可。”
她一直负责舆论这块,《我的战争》九月底上映,虽然是国庆假期,成绩却烂得一踏糊涂,因为宣传片涉嫌所谓辱韩,口碑更是彻底翻车。
虽然许多人都明白作品质量不过关是主因,但网上还是有一种声音将市场上的下一部战争大片《战士》与《我的战争》相比较,甚至有些网络大v已经在好言相劝杨树,作为新生代有见识的年轻导演,不要搞理想情怀操弄,已经过时了且令人反感,现在作品还没做完,能调整赶紧调整。
杨树不愿意担心未来,主动谈了配乐的事。
两个女孩在校时都观摩过电影《小花》,拍《天国情书》期间,杨树在长春给两个女孩讲过三十五军,当时江诗语还把电影中的桐柏和杭州的桐庐搞混了。
杨树手机里已经下载了好几个版本的《绒花》,有歌曲有乐曲,三人端着红如血液的酒,惬意地靠在沙发上,一首首连续播放。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沥沥鲜血染红它……”
江诗语还记得剧情:“这首歌我有印象,是片中的插曲,唐囯强饰演的男主受伤了,抬担架的刘小庆上山时为了平衡,就跪着用膝盖爬了上去,石阶上留下一路血印,如同一朵朵绒花,当时老师就这么讲解的。”
杨树笑着点头:“没错,那部电影的主题曲是《妹妹找哥泪花流》,这是一首插曲,在片中翠姑跪下去的一刻响起,曾经风靡全国许多年。”
这些天刘漫与杨树形影不离,早就注意到了:“在片场我不止一次听你哼这首歌,当时还觉得奇怪,原来你想拿来当主题曲。”
“这首歌的歌词可以说家喻户晓,与我们的影片主题其实非常吻合。”
“旋律清澈中带着点忧伤,而又不乏甜美,有民歌的味道,越听越好听。”
“既然大家都觉得不错,”杨树下决心拍板了:“那就用这首歌的旋律作为《战士》的主题旋律吧,明天就找词曲作者买下使用权。”
“这么着急?”
“不得不急,我有种预感,不早点下手就可能被人抢在前面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