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鹿鼎记:帝业从神龙岛开始 > 第四百四十六章 醒悟

第四百四十六章 醒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韦宇龙不喜欢杨启隆,本来觉得这个人在吴三桂那里待着,当吴三桂称帝时,他这个傀儡必死无疑。

    谁知好长时间没这个人的消息,没想到他竟然回来了?

    “看在紫云的面子上,也不好杀他,在京城养着,要是敢闹事,就让你忽然暴毙,哪怕紫云是孩子没舅舅。”

    瞧着骨瘦嶙峋的杨启隆,韦宇龙在心里发了一句恨,哼到:“先带进宫,朕还有事!”

    回到宫中,妃子各自离开,紫云陪着哥哥,询问来京的经过。

    杨启隆这次回来,可谓九死一生,而且眼前这个妹夫,已经不是当年哪个反贼,而是皇帝,而且是个威严愈盛的皇帝。

    在吴三桂称帝之前,杨启隆挂着一个朱三太子的名头,虽说是傀儡,没有地位,自由也受到限制,但毕竟还是锦衣玉食。

    神龙二年,自己妹夫夺取京城的消息传到吴三桂那里,杨启隆就不想留在衡阳,准备逃走,趁天下大乱,重新搞一份事业。

    更重要的是,他刚好也察觉出吴三桂想要称帝,知道要是不跑,肯定是个因病暴毙的结果。

    趁衡阳筹备称帝的事情,他找了机会,逃出湖南,却怕人追杀,不敢向东,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先逃亡广西,然后入川,再折返西北。

    在吴三桂身边这两年,由于他疏于经营,三郎香会的势力大不如前,不过还是有少部分下属帮他辗转多省,逃出吴三桂的势力范围。

    可到了西北,情况竟然比西南更差,在康熙的横征暴敛下,百姓困顿,民不聊生,自己生计都顾不上,哪儿还能顾上什么香主臭主?

    加上康熙到了西北后,打压江湖门派和这个民间势力,他杨启隆一下从“太子”,成了流浪的逃犯。

    为了不被抓壮丁,他是东躲西cang,以乞讨为生,跑到陕北,去年冬天差点冻死。

    过完年,好不容易进入大夏境内,可大夏百姓如今安居乐业,他之前蛊惑百姓那一套失去了效果,最后,还是乞丐。

    不过他嘴皮子还算不错,能讨来吃的,就这样一个多月,终于来到京城。

    也许上天不想让这个人死,竟然刚来就看到了韦宇龙带着妹子逛街,受尽苦难的杨启隆也顾不上自己的形象,哭着上前认亲。

    虽然皇帝见了自己,有些冷冰冰,但只要妹妹在,他应该不会死。

    “妹妹,你能不能帮我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给我谋个事情。”说完自己的经历,杨启隆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哥哥,你不想……不想实现梦想了?”

    紫云有些意外,哥哥的梦想,就是做皇帝。

    “哎,经历了这么多,不想了,再说,我这一路过来,觉得我那妹夫应该做的更好,至于父母的仇,也就他去完成吧,我相信他能打败康熙。”

    杨启隆流浪了近一年,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能活着就好。”

    “好吧,我有机会给陛下说说,不过你之前谋害过他,陛下虽然不说,其实已经知道,你别抱太大希望。”

    紫云没想到自己哥哥终于醒悟,虽有些意想不到,心里其实也为他高兴。

    其实更高兴的,是自己找了一个好男人,让哥哥都佩服的男人。

    就在紫云和杨启隆诉说别来情由时,乾清宫的韦宇龙却正拿着战报,放声大笑。

    “好,好,好!哈哈哈……”

    双儿和潘竹云小心凑过来,韦宇龙将战报递给两人,上面记录着陕州大战的过程。

    “陛下果然英明,知人善任,张将军竟然以少胜多,大破满清精锐十万,还生擒康亲王等一众大臣若干,可喜可贺,看来离一统天下的时间,不远了!”

    两女看完,连忙恭喜。

    谁能料到,只三天时间,就能取得如此大胜,还抓了一个清廷如此重要的王爷,而损失不足一万,如此强军,难道不是天下无敌?

    “是张将军厉害,朕也没想到。”

    韦宇龙心情也平复下来,说道:“不过说实话,让我最意外的是,康亲王突围之后,跑到乡间,被几个百姓给逮住了,真是太有趣了。”

    战报上,康亲王的大军,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军队被冲散,死伤无数,在亲兵的保护下,突破包围,跑了。

    为了摆脱追兵,亲兵几乎死伤殆尽。

    到了半夜,康亲王带着两个亲兵跑到一处农家,又累又饿,想讨点吃的,结果被百姓打了闷棍,送到了军营。

    “你们帮我给你兵部传旨,让张勇看看能不能用康亲王叩开潼关,不行的话也不要勉强,让他班师回朝吧。”

    说完,他皱了皱眉头,说道:“康熙就留给朕来亲自对付!”

    在遥远的长安,站在兴庆湖边的康熙打了一个喷嚏,身边的太监小德子忙道:“万岁爷,今年的倒春寒厉害,外面冷,不如先回宫吧。”

    但康熙心情不好,不想回去。

    早朝的时候,他大臣的大发雷霆,狠狠的骂了一顿。

    骂归骂,可康亲王等好几个重臣被夏军所擒,是他之前万万都没想到的,也是大清开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

    甚至这些日子里,朝中三个大臣莫名其妙的死在家里,凶手都找不到,更让他恼火不已,把长安知府都革职查办,还是没有头绪。

    看着绿茵茵的湖水,康熙忽然想起紫禁城西苑里的那片大湖,不由道:“小德子,要是朕去年死守京城,现在的形势会不会好一些?”

    小德子慎重地道:“去年时候,韦逆势大,又携带新胜,守不一定守得住,万岁的决定没有错。”

    “韦逆现在势更大!”

    康熙暗道一句,心头微微有些后悔,那时候不跑的话,坚守京城,就算败了,那也被天下敬佩。

    现在偏安西北,不但自己日子过得如此艰苦,黏杆处的回来报告,说百姓过的也不好,甚至都在背后骂他这个皇帝。

    康熙遥望着东北方向,叹了一口气,道:“朕到现在还想不通,朕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轻徭薄赋,他为什么要反朕?朕对他不够好吗?吴三桂反,他也反?现在西北百姓虽苦,但朕也是为了天下太平,不得已而为之啊。”

    康熙口中的“他”,小德子知道说的是韦宇龙,这个曾经和他一样伺候康熙的人。

    小德子不敢接话,其实他自己也是汉人,因此他知道汉人都是有傲气的,不愿意被外族人统治,主要还奴役。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不是留发不留头的严令,哪个汉人愿意留个猪尾巴一样的辫子?

    见小德子不答,康熙摇了摇头,自嘲道:“算了,朕自己都不明白,你又懂什么?”

    不过这个小德子十分忠心,他跪下道:“是奴才无能,办事不利,奴才和多大人谋划多时,竟没能毒死韦逆,害的皇上如此心烦,奴才该死。”

    康熙摆摆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不能怪你,也许小桂子命不该绝吧。”

    正说着,湖里一只母鸭带着几只刚刚孵化小鸭从眼前游过,康熙心中一动,说道:“朕去母后那里瞧瞧。”

    路上康熙忽又回头道:“告诉多隆,那个叫玉秀的女子家人,不要为难,都放了吧。还有,晚上再安排九个秀女到寝宫。”

    刚刚大败,要是再兴牢狱,康熙真的怕西北都要乱。

    小德子立即跪下求道:“万岁,龙体要紧啊。”

    “照办就是,朕的身体朕知道!”

    康熙不满的喊了一声,其实他最近是真的烦,只有晚上在脂粉堆里时,才觉得好一些。

    “准备点鹿血和‘多宝龙涎丸’。”

    太后的寝宫里,一个贵妇模样的人正忧心忡忡。

    最近宫里在议论康亲王的战事,当然最担心的还是,听说康熙找人给韦宇龙下毒,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是什么结果。

    其实这件事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只可惜路途遥远,实施者除了玉秀外全部被杀,消息也刚刚传来,后宫还不知道。

    忽然,一个美貌的少妇冲了进来,见面就直接问道:“母后,听说皇帝哥哥让人给小桂子下毒,你知不知道?小桂子怎么样了?”

    被称为太后的贵妇道:“哀家也是刚刚才知道的,建宁,你怎么还想着小桂子?”

    这个太后并不知道建宁和韦宇龙的私情,对于嫁过人的建宁,太后也不想她和韦宇龙再有瓜葛。

    建宁没有回答,继续问:“那小桂子他怎么样了?他没事吧?”

    太后自己也是正担忧这件事,她确实也不知,只好道:“应该没事,具体哀家也不清楚,你可以去问问皇帝,回来告诉哀家。”

    建宁一脸不愿意,道:“皇帝哥哥最近好凶,人家都不敢和他说话。”

    太后若有所思,缓缓地道:“听说战局不利,十几天都没拿下一座小城,皇帝心情不好,你最近不要惹他。”

    顿了顿,又问:“你以后别想小桂子了,别忘了你已经嫁过人了。”

    建宁道:“可我……可我……喜欢小桂子。”

    其实她生的儿子都是小桂子的,这件事只是不好说而已。

    太后心中默默叹息一声,建宁是她亲生女儿,自然疼爱,看女儿守寡,其中的苦楚她最为理解。

    可能有什么办法呢,民间都提倡什么贞节牌坊,她挂着大清公主的名头,岂能再嫁?

    “我要不要为了女儿,舍弃了这个太后的名头,离开这里?现在教主已经称帝,干嘛还让我留在这里?”

    她现在已经不想当这个太后了。

    这些年,她名为满清太后,其实是大夏的“潜龙”成员,韦宇龙安插在康熙身边的眼线,神龙教的毛东珠。

    正想着,听得门外报:“皇上驾到。”

    建宁忙到门口去迎接。

    康熙进屋先给太后请安,这才对建宁道:“建宁也在啊?”

    建宁这些时间有些怕康熙,知道这个皇帝哥哥来这里,肯定有事对太后说,便起身告辞:“今天没事,过来看看母后,既然皇帝哥哥来了,建宁就先告退了。”

    等建宁出去,毛东珠问道:“皇上不是在和大臣商议国事,怎么有空来哀家这里?”

    康熙叹到道:“刚才儿臣在湖边看到一只母鸭带着一群小鸭,心中有感,想来母后这个里看看。”

    虽然康熙不是自己儿子,可他有这份孝心还是让毛东珠还是有些感动,更主要的是,眼前这个皇帝,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毛东珠道:“皇上孝心可嘉,可还是要以国事为重啊。”

    康熙抬起头,看着这个比起紫禁城寒酸的不行的宫室,道:“朕明白,只是今日心烦。”

    毛东珠心头一动,试探着问:“皇上因何事心烦?”

    “早上户部尚书报如今国库只存银四百多万两,这点钱根本支撑不到今年秋天。又不能再给百姓再增加负担,大臣商议许久,也没有好办法。”

    “才这么点?不是从去年从京城带来了八百多万两吗?”

    毛东珠也有些好奇,只是后宫不得干政,她并不知道详情,现在刚好有机会得知清廷内部,这样的机会她怎么放过。

    康熙坐下,拿起宫女献上的茶喝了一口,才道:“要不是去年增加了两成税赋,估计现在国库已经空了。

    去年修缮兴庆宫用去两百多万两,给宫里采选秀女太监,又花了近百万。以现在的军队数量,每个月就要耗费军饷一百二十万两,这还是把饷银减半后的数字。另外军械、粮草、俸禄、宫中用度等每月也需要八十多万两,入不敷出啊。”

    “河南湖北的战况如何?要是早点取胜,应该会好一些。”毛东珠继续套话。

    康熙摇了摇头,说道:“本来想借吴三桂对小桂子的牵制,我八旗精锐尽出,孤注一掷,先取河南,再夺直隶。谁知康亲王他,竟然败了。”

    “败了?”

    康熙艰难的点点头,痛苦道:“湖北那边,本来已经占据黄州,可尼雅翰那个狗奴才竟然想屠杀全城百姓,导致绿营叛变,自己也被杀,现在小桂子那这件事做文章,发檄文声讨,我大清在道义上,已经落了下风,这些狗奴才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毛东珠心中一喜,觉得这样下去,大夏打来是迟早的事情,嘴里还是劝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安抚军心,不敢再是生祸患,如今汉人靠不住,旗人才是我们最后的仪仗啊。”

    被人安慰,康熙稍微觉得好了一些,说道:“儿臣最心烦的正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今战局不利,如果朝廷将无饷可发,到时必生祸乱。”

    毛东珠终于鼓起勇气,道:“皇上,你忘记你父皇曾经说过的话了了吗?不如和bj的那个和谈,交出西北,我们退回辽东。”

    康熙自然没忘,出家的顺治曾说过:“天下事须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能给中原百姓造福,那是最好。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们走,那么咱们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这话小桂子也提过,但他办不到。

    “难道朕真的要做一个亡国之君?康亲王败了,八旗精锐损失一大半,剩下的就是绿营和蒙古八旗,真的能重新恢复江山?”

    随即康熙觉得,他一定能!不但能恢复江山,还要避免小桂子上次说的事情发生,让大清万万年!

    片刻后,康熙咬着牙道:“绝不!那个奴才不但造反,朕的皇后在来长安的途中动了胎气,难产而死。上次儿臣为了大局,才答应他一起先打吴逆,没想到他言而无信,占了黄州汉阳,朕岂能再和他谈?”

    毛东珠只好道:“难道真的要眼看着我满人全死在关内?”

    这句话出自四十二章经的秘密,那是破了《四十二章经》里龙脉才会有的结果,此时毛东珠说了出来,本意是想劝劝康熙,结果康熙忽然脸上冒出冷汗。

    “难道……”

    康熙心中忽然想明白了许多事,对毛东珠道:“母后,小桂子这个奴才曾去过辽东,他是知道四十二章经中龙脉的秘密的,难道他破坏了我大清的龙脉?”

    毛东珠心中一惊,不敢说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