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舌战群臣
且不说吴国十五万大军以及李思明的皇叔被晋国所吞,就是战略而言的话,吴国也不应该与晋国结盟,双方的分割点就在玉门关一带,玉门关一破晋国大军就会大举东出,到时候吴国北面长城外的州府定会沦陷,想必吴帝也定然知道这个道理。
就算吴国想结盟,晋国也不一定会答应,因为晋国上下都知道要想东出玉门打回中原,第一道屏障便是这吴国。
不解归不解,吴国使臣还是要接见的,否则一个区区使臣都不敢接见,岂不是让吴国君臣笑掉了大牙吗?
次日早朝
百官朝列
太监尖锐的声音高喊道
“宣吴国使臣觐见”
片刻后,一儒雅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行拱手礼道
“大吴使臣见过晋国皇帝”
皇帝还没有说话,低下的官员便不干了,当即呵斥道
“见到陛下为何不下跪,这便是你们吴国使臣的礼数吗?”
吴国使臣面带微笑看着这位挑事的大臣开口道
“贵国陛下还没有说话,您就抢着答话,难道是在晋国只有您而没有陛下吗?”
好家伙,这一席话说的秒啊!
直接怼的那个官员当即下跪求饶
“陛下,臣冤枉啊!”
坐在首位的皇帝卓越武脸色抽搐一下
心想
这使臣可真是一张利嘴啊!
“起来吧,朕不怪罪你”
听到皇帝不怪罪,那位大臣才敢起来
卓越武咳嗽两声
又有一名官员站出来刁难道
“敢问贵使在吴国是何等官职呢?”
使者答道
“不才,区区尚书而已”
那官员嘲讽道
“那使者一个区区尚书便作为使者来我晋国朝堂面见陛下,您觉得合适吗?”
使者反问道
“敢问您身居何位呢?
是封王拜相了吗?还是如何呢?
照您的意思是不是王侯将相便没有资格面见陛下了吗?那贵国满朝的文武都是王侯了呗!
还是说,贵国满朝的文武都没有资格面见陛下呢?”
一席话直接噎的那官员半死,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赶紧低下头,仿佛自己成为了满朝文武的焦点,各大臣不善的目光全部看向自己。
这尚书的职位并不算低,那官员的意思是尚书作为使臣一个个区区尚书怎么能担任,很明显是在刁难。
这时,又有一个官员站了出来
“吴国在我晋地损失了十几万大军,就连当今贵国皇帝的皇叔都死在我晋军的铁蹄之下,按理说贵国不是应该痛恨我国吗?现如今又怎么主动找我国结盟呢?难不成是被我晋国打怕了吗?”
说完这话,那官员得意洋洋的看着使臣
这话直接扯到吴国皇帝身上了,只要使臣还忠心于吴国皇室便会暴跳如雷,直接气的大骂。
但是这个使臣他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卫王李利群亲自请出山的。
如果他没有真才实学,从小便被名士与长大之后被大将军吴航教导的李利群怎么可能会亲自屈尊去请他呢?
使者并没有因为此事而感到生气而是缓缓道来
“我听说贵国皇帝有一位胞弟,还没过立国之时为了当今的陛下而战死,那照您如此说便是陛下怕了那杀死他胞弟的仇人了呗!”
这一席话说出来,卓越武是大怒啊,看着那挑事的官员
“把这个蠢材给朕拉下去”
那官员当即便被吓傻了,如今朝堂之上有谁是敢提义王卓越明的,那不是找死吗?
然后眼睛阴森的看着使臣
“你当真是不怕死吗?竟然非议朕的胞弟。”
在皇帝卓越武心中,对自己这个亲弟弟有着无限的愧疚之情。
卓越明死的时候,还没有成亲,连子嗣都没有留下,当时的晋王把卓越明交给卓越武的时候,卓越武对着他们二人的父王,拍着胸脯保证可以照顾好弟弟。
随自己征战十余年,立下不少战功,直到那一次的大战,因为自己的轻敌而葬送了自己弟弟的性命。
让卓越武万万没有想到,关键的时候还是自己这个弟弟为了自己而牺牲在疆场之上。
每当想起那一场战斗,卓越武便满心的愧疚,自责。
如果不是自己那一战轻敌大意,胞弟卓越明与诸多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将领以及数万将士便不会死,尤其是愧对自己的亲弟弟卓越明。
人头被敌军悬挂一月之久,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为其收敛,怎能不让卓越武感到愧疚。
这一件事情,虽说已经过了几十年,但是卓越武并没有因此而放下。
听到别人敢说自己的胞弟,卓越武当然不能忍受。
可以如此说,如果当初没有卓越明的拼死抵抗为自己争取时间,只怕自己早就死在那一场大战了。
鲁朋并没有因为皇帝的暴怒而感到害怕,而是朝着皇帝施了一礼开口道
“陛下莫要生气,我当然相信您可以随时杀了我,但是我身为吴臣,听到他人侮辱我的君父难道臣不应该反击吗?
正如同我刚刚说的,您产生的反应一样。”
皇帝听完没有言语,心里的气也慢慢消下来,心想
这人当真是伶牙俐齿啊,吴国当真是人才济济,一个使者便是如此,那吴国朝堂之内又该是何等气象呢?
卓从飞与卓从义两兄弟也是暗自吃惊
片刻后
皇帝缓缓开口道
“你叫什么?”
使者正色施礼道
“吴国使臣,军师将军兼任尚书鲁朋参见晋国陛下。”
皇帝看着这位中年男人
“朕记住你了!”
卓从飞看着皇帝没有在谈下去的欲望了,便开口道
“贵使远道而来,我们已经备好了美酒佳肴,今日不妨先去驿管休息,明日再商谈这结盟一事,如何呢?”
说完便盯着鲁朋,鲁朋也点点头
“那便多谢陛下的美意了。”
使臣走后,皇帝拂袖而去
散朝之后,两人坐在两边,静静的看着首座的皇帝。
卓从飞开口了
“父皇,与吴国结盟这一件事情,我认为我们可以好好的考虑一番。
如果真与吴国结盟的话,我晋国也可以趁此机会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也正好暂时可以免掉了东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