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拜师
“张嬷嬷。”
“姑娘醒了吗?”
“醒了,琴南在里头伺候姑娘更衣。”
萧北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眼张嬷嬷身后穿着考究的妇人。
“也好,那请郭娘子先随我去茶室小坐一会。”张嬷嬷对身后的妇人点头示意了一下。
萧北行了个礼就回房和明悟打报告去了。她之前听到过张嬷嬷似乎要带个人来叫主子东,倒是不知道是什么人物。
“姑娘,张嬷嬷今日带了个人过来,让姑娘穿戴好过去见见。”
“知道了,信送去了吗。”
“奴婢亲自交到姜柔姑娘手中,您放心。”
“姑娘,好了。”琴南将明悟的头发固定完毕,轻唤了一声。
明悟点点头:“走吧,去见见郭夫人。”
前几天张嬷嬷和简夫人就和明悟通过气,等她正式上了族谱,就要给她寻了一琴技了得的师傅。明悟的诗书不必她们过于操心,只要寻个女夫子她自然跟得上,只是世家女子还需要或善琴或能舞,明悟没有从小疏通筋骨,练舞是来不及了,不过琴技还可以练一练。
明悟去到隔间茶室的时候,正看到张嬷嬷和那位郭夫人在品茶。
“这竹叶间的味道倒是比从前在别处喝的,味道似乎在口中留香更久。”郭夫人点点头。
“夫人喜欢,就是这茶的福气了。”明悟带着琴南、萧北走了进来。
张嬷嬷起身行了个礼,郭娘子只是对明悟点了点头。
“姑娘。”
“简小姐。”
“张嬷嬷之前便同我说过郭夫人,不曾想夫人不仅琴音绝妙,品茶一道上也是一位好手”
“见过简小姐,这些日子平京传得沸沸扬扬的,便是简家找回的小姐,是为蕙质兰心的姑娘,今日一见,果真是个妙人。”郭娘子浅浅一笑。
“这位是宫中仙韵坊的带教夫人,郭乐清郭娘子,今日起便负责教导姑娘的音律。”
“见过郭娘子。”
“这位是府中的二姑娘,简桢宁。郭娘子既然喜欢刚刚的竹叶间,不如让姑娘亲自给娘子泡上一壶茶,湛露轩这泡茶侍女的手法还是姑娘亲手教的。您吃了茶”
张嬷嬷说完,明悟心下暗惊。虽说郭娘子是宫中女官,但是她也算是官家小姐,张嬷嬷却让她亲自泡茶,即便是做个拜师礼,这套礼未免太完整隆重了些。
虽然心里暗自好奇,面上却是不显:“如此也好,琴南,去取我的茶具。”
一套流程下来,明悟将茶沏好,倒入茶盅,行了拜师礼,双手举着茶盅置于头顶之上。
郭乐清心中满意地点点头,她是个极爱品茶的人,也非常信服看茶识人的道理。明悟泡茶的手法赏心悦目,举止也是自信有度。郭乐清接过茶盅闻了一下,又抿了一口,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既然喝了你的拜师茶,便是收了你这个弟子,你以后唤我一声师傅即可。”
是,师傅。”明悟从善如流地应答道。
“既如此,老奴便不打扰娘子和姑娘了,琴已经拿到姑娘的书房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张嬷嬷带着琴南和萧北离开以后,明悟领着郭娘子到了自己的小书房。
“师傅,不知今日阿宁要从何学起?”
“不急,在此之前,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是,师傅请问。”
“你从前可曾学过与音律相关的学问?”
“不曾。”
“可会吟唱?”
“不会。”
“那你以为,音律是什么?”
前几个问题是问她的基础掌握,明悟迅速地交代了自己是一张彻彻底底的白纸,这个问题倒是一时难住了她。
郭娘子并未急着催促她回答,显然也是希望她能好好思考再作答。
“阿宁不通乐理,可从前在紫云观和小师傅们一起劳作的时候,每当劳累时,便会随便唱几句诗歌,唱完后疲劳便会消解一些。阿宁以为,乐首先随心而动,然后可动他人之心。归结起来,当是与情联动。”
“这天下学琴之人数不胜数,可是能有琴心的寥寥无几。你以为为何?”
“阿宁不知。”
郭娘子并没有回答她不知道的问题,而是继续问:“姑娘家学琴,多以琴取悦男子,以寄相思。但我听过许多琴声,这平京闺阁女儿家的琴声却比不上明月坊姑娘的琴声来的有趣动人。你可知为何?”
“阿宁不知。”明悟想着这可真是难为她了,她从前就不怎么学过这高贵典雅的技术,可别说讲清其中的道理。
“一些琴技高深的琴师,终其一生修不得琴心,但也有一些学琴之人,早早便有所参悟,只可惜琴技不高明,不会表达。你以为这是为何?你又以为琴技与琴心哪一样更为重要?”
“阿宁不知,请师傅赐教。”
“你未曾学过,我如何赐教。今日起,每五日我会来教你两个时辰,我不来的时候,自然会留了任务要你完成。今日先从学习乐理开始。”
“姑娘一向聪慧,难得看见姑娘一窍不通的时候。”琴南偷偷打趣道。
“姑娘从前未有机会接触罢了,如今开始学,顶也是比旁人优秀的。”
“不过我从前以为夫人和相爷宠爱姑娘,会舍不得姑娘吃苦。不曾想闺秀的规矩和才艺,倒是一样未落下,我今日为姑娘上妆的时候,我瞧姑娘眼窝都有些泛黑。这日日辛苦学习,也亏得姑娘竟不曾哭闹。”
“嘘,这话莫叫姑娘听了去。”萧北想着她别府的丫鬟朋友曾和她说家里的小姐因为不想读书时有和父母撒娇耍赖的,自家姑娘只有十一岁,如此聪明懂事,定是因为从小不曾受父母家人庇佑的缘故。
张嬷嬷安排好了郭娘子,就回云湘阁复命了。
“乐清过去了?”
“过去了,夫人怎么不亲自去见见郭娘子。”
“她不愿见我。”
“郭娘子这次答应夫人来教姑娘,想来心里已经不怨夫人了。”
“便是她放下了,我也不知如何见她。”
“当年的事,不是夫人的错。”
“罢了,不提她。嬷嬷是家里的老人了,本来母亲故去,当放嬷嬷好好颐养天年,这些日子辛苦嬷嬷照顾阿宁了。”
“老奴不辛苦,太夫人若是知道自己有个如此美貌乖巧的嫡亲孙女,定是很高兴。”
“也是我的错,才让阿宁自幼不能在母亲跟前承欢膝下。”
这话张嬷嬷却是不敢接了,即便她在府中得脸,主家的私事也不是她可以置喙的。
“我累了,嬷嬷回去罢。”
“老奴告退。”
“普若,送嬷嬷。”
“嬷嬷,请。”
简夫人的大丫鬟亲自送了张嬷嬷出门。
“普若,一会你去厨房,把我昨日整理的食单送去,叫厨娘们做完直接送去小姐那。今日,叫小姐不必来我这了,同师傅一起吃午膳。”
“是,夫人。”
明悟早在书房的时候就闻到隔壁传来的饭菜香味,两个时辰过去,在明悟第三次偷偷看向郭娘子的时候,终于听到:“今日所学,你这两日需要反复琢磨,四日后,我要考校你掌握得如何。”
琴南守在外间,听到里面的动静,就出声:“姑娘,郭娘子,厨房送了吃食过来,可要现在奴婢布菜?”
明悟看了眼郭娘子,看郭娘子点头,也是面上一喜。
“布菜吧。”
然后回头看向郭娘子:“师傅可愿同我一起用午膳?”
“也好。”
明悟到餐桌上的时候,就发现今日的吃食一半是她平时爱吃的,既然如此,她想了想另一半应该是郭娘子爱吃的。
而后郭娘子的筷子走向印证了明悟的猜想。
“师傅的口味似乎偏轻淡,早上喝的竹叶间也是淡茶。”
“我从前身体不好,饮食不宜过重,这么多年,便是现在身体养好了,也早就习惯吃地素淡些。”
“改日有空,我做些吃食叫师傅尝尝鲜如何?”
“你还会做饭。”
“从前在紫云观生活,总不能让观中的师傅事事照料我,总要学做些事情。”
“你虽幼师吃了些苦头,倒也去了平京贵女的骄矜之气。”
“还是师傅好,旁人听了我的话,只怕要说我粗鄙呢。”
“你这丫头,你是相府小姐,谁敢说你。便是真有些长舌的,如此品行,你也不必理会。”
“阿宁知道的。”
吃完午膳,郭娘子在叮嘱完明悟好好复习以后,离开了相府。忙了一早上,明悟小寐了一会,带着萧北去了简夫人处。
虽说简夫人免了她晨昏定省的麻烦,不过她还是要来简夫人跟前走一走的。她虽然清楚自己不是简夫人的亲生女儿,准确的说□□是,灵魂不是,但是人家对自己好,她自然不是冷血动物。
“阿宁来了,今日学得如何?”
“阿宁愚钝,只觉得让师傅来教我,实在是浪费了师傅的才华。”
“你师傅是个极好的人,音律一道上,成就极高,她愿意教,你定要好好学。”
“是,母亲,阿宁知道了。”
陪简夫人说了会话,就看见普若进来,说是庄头来府里回话了。
“既然母亲有事,阿宁就先回去了?”
“不必,你去暖阁坐着,一起听一听。”
“夫人,这是今年的收成。因着去年天灾,府中的大半存粮都捐给了百姓。今年的收成一半填补了去年拿出去的空缺,剩下这部分,正要请示夫人作何处置。”
“今年的收成倒是不错,平京的粮价眼下如何?”
“虽说较之往年还是偏高,但是与去年相比,价格算是回到了正常范围。”
“虽说西北的匪盗之患已经解决,但是这两年整个大景都乱哄哄的,京中还是会有些流民,这次的收成,除却存粮,均分三份,一份出来给庄上的农户,保他们过个安稳年,一份拿出去卖了,还有一份留着春节前夕摆摊施粥吧。”
“夫人心善。”
处理完一个又换了个人进来报告。大半个时辰以后,简夫人终于见完了所有的管事。
“去叫小姐出来。”
“今日听管事们回话,有什么想法?”
“女儿有一事不解。”
“说说看。”
“田庄产量虽大,但是母亲只售出除却存粮外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田庄并未有多少进项。”
古代大户人家女子多要学会管家,至少以后出嫁要学会管理自己嫁妆里的田庄铺子,今日简夫人留下明悟,她就知道简夫人有意让她学习。
明悟一直秉持不管历史闲事的原则,但是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贪恋简家的亲情,作为外来人,她知道简家是有黑色收入的。明悟想要阻止这些见不得光的部分,却一直找不到借口,眼下送上门的机会,她自然不会错过。
“民以食为天,吃穿住行,吃是百姓最要紧的一项。在平日里百姓有余钱就会去管理自己其他的需求。你刚刚听他们回话,哪个铺子最挣钱?”
“似乎是打首饰的碧水堂。”
“田庄不盈不亏,铺子却挣钱,说明什么?”
“说明买东西的人手里有余钱。可是那些铺子做得多是有钱人的买卖,不代表百姓手里有钱啊。”
“你瞧瞧这个。”简夫人递过来一本账本。
明悟不怎么看过账本,但是对于物价还是清楚的:“三成盈利来自平价首饰。”
“碧水堂不仅是咱们家最赚钱的铺子,也算得上是平京里最赚钱的铺子之一。”
“愿闻其详。”
“田庄的粮食每年囤下来的那一部分卖出去也挣得不多,至少同别的铺子相比实在无足轻重。那些粮食放置一年也早已变作陈粮,价格定是没有新粮高。平日里,这些粮食你瞧着无甚作用,但到了饥荒年间,对百姓来说却是救命的口粮。”
简夫人喝了一口茶继续说:“这些陈粮富人家不会吃,但是百姓为了活命却是不在意的。这时候出去施粥,不仅能消耗积仓的陈粮,最重要的,是得一个名声。你父亲在朝做官,民意何其重要。大景每隔几年总会遇到大旱,牺牲些利益能得到百姓间的口碑,你觉得划算不划算。”
“有了百姓的口碑,丰年时,在同样售卖的其他物品的铺子里,百姓也会更愿意来相府名下的店铺买卖。”
“平京百姓即便不是达官贵人,手中有余钱的也不少。”
“女儿明白了。”
“马上要入冬了,过了年,你跟着母亲学管家可好。”
“好。”
简夫人揉了揉明悟的脑袋,很满意明悟的通透。
明悟出了云湘阁,一路上都不曾说话。
琴南和萧北不知道自家姑娘刚刚还和夫人谈笑风生,眼下又是出了什么事情,也不敢出声打扰。
明悟曾在史书中看到过简殊卖陈粮在荒年赚钱的事情,可是如今简夫人却告诉她简家的陈粮都用来施粥了。她一时想不明白,或许是一部分施粥一部分卖钱了,也或许是有人在史书中污蔑简殊,可是正史也能造假吗?
一路思绪乱飞地回到了湛露轩,明悟坐在书桌前练了会字,却怎么都写不称心,索性打发了琴南萧北,一个人躺到床上继续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