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配的青云路(科举) > 第14章 四书五经

第14章 四书五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天后,赵秀一家趁着夜深人静,悄悄离开了溪岗里。新任里长生怕落得和他同样下场,所以格外客气。

    人们都道知县潘峰英明仁慈。只有张、肖两家大约知道,或许容家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但具体细节容泽不肯说,容景更是各种搪塞敷衍。问了几次不得结果后,他们只得作罢。

    但他们明白,容家帮助了他们,容家人很厉害。

    至于容家人,因着少了赵秀这个搅屎棍,日子更是过得越来越滋润。

    写话本子赚到钱后,他们先改善伙食,原本每日早上统共一个鸡蛋,三个孩子分着吃。现在,一人一个鸡蛋,容泽也有。肉也比以前割得更多,隔个两三日就要去张屠户摊子一回。每次去州城也会带点鸡鸭鱼肉和新鲜的瓜果蔬菜。以前舍不得买的油盐酱醋也屯了不少,容景还从州城买来了半斤茶叶和几个粗陶杯,闲暇之余,他们也煮过几次茶喝。

    除了食物,容家还陆陆续续购置了不少新衣。虽然依然是粗布、葛布制成,颜色暗沉,款式陈旧,但看着干干净净毫无补丁的新衣服,孩子们还是开心极了,她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穿上新衣服了。

    家具也添置了不少。在张家和肖家的帮助下,容泽打了两个柜子,一个放衣服,一个放柴米油盐酱醋。还打了张虽不华丽却宽广的八仙桌,换掉了堂屋那张又破又小还断了条腿的桌子。眼见快要入秋,他又做了三张床,自己一张,容景一张,容婷和容娟一张。心灵手巧的容婷用旧衣服做了几张褥子铺在床上,容娟当场就跳上去打滚,大叫,“终于不用再睡草席子了。”

    见孩子们开心,他也高兴,写话本子也更有精神了,他要赚更多的钱,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所以他没发现,当他佝偻着瘦弱的身子,低着头弯着腰在破旧的书桌上写话本,一写就是一上午不停歇的时候,三个孩子眼中流露的心疼。

    然后,某天中午,看着异常丰盛的午膳,容泽诧异问道,“婷儿,今天怎么回事?”

    既不是节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桌子上几乎摆满了菜肴:红烧肉、宫保鸡丁、豆腐烧鱼、牛肉番茄汤、盐水鸭子、香酥花生、干煸茄子。

    容婷笑笑,低头不语。容泽又问容娟,容娟做了个鬼脸,也不回答。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还在温书的容景一下子跳起来,跑去开门。

    门被打开,张大柱和肖老三扛着一张桌子进来了。容泽莫名其妙,刚想问这是怎么回事,就见容景,容婷和容娟站成一排,对他鞠了一躬。

    “父亲,这是我们托大柱哥和肖大叔做的。”容婷说。

    “您腿脚腰背不好,该换个高点结实点的书桌。”容娟说。

    “这是姐姐们赞的钱,是我设计的尺寸,是我们姐弟的一片心意。”容景说。

    然后,她们一起说,“您为了这个家,一直以来辛苦了。”

    “今天是您的寿辰,祝您身体康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心想事成。”

    容泽这才想起来,原来今天是他的生辰。自从祖父获罪,容家流放,他就再也没有庆贺过生辰了。

    他瞬间老泪纵横,“好,好,孩子,谢谢你们。”

    时间一天天过去。

    “等下次的稿费结清,我们就可以再做一张大书桌。”容泽道,“到时候,景儿你就可以好好念书习字了。”

    开蒙两个月后,容景背完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书籍的所有内容。

    “接下来,你该学习四书五经了。”

    书房中,容景坐直了身体,认真听讲。

    “首先讲这四书。四书之名,兴于大雍初期,后被定为科举书目。”

    容景点点头,在她原本世界的历史中,四书提法是从南宋开始的,特别是大儒朱熹,还撰写过《大学》与《中庸》的章句,《论语》和《孟子》的集注,后为科举的官方钦定书目。

    在这个架空世界,北宋后就是雍朝,但也出现了四书的说法,而且应该与她原本的世界颇为相似。

    她听容泽讲到,“四书者,《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序不可乱。《大学》、《中庸》皆出自《礼记》。《大学》,曾子整理,为初学入德之门;《中庸》,子思笔撰,是孔门传授心法。此两者位于四书前列,唐时韩、李对其颇为推崇,为道统正宗。《论语》、《孟子》则为孔孟两位圣人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因四书的作者分别为儒门四子,故又称‘四子书’。”

    “从篇幅而论,《大学》千字有余,《中庸》三千有余,《论语》上万,《孟子》数万。”

    “你需得熟练背诵,知其含义。”

    容景:!

    好吧,新的挑战又来了!

    整个下午,容泽将四书的内容粗略的讲述了一遍。容景卯足精神,全程毫无松懈。

    一个下午结束,她精疲力尽。她揉了揉发晕的脑袋,打算趁着天色未黑,到院子里活动筋骨。

    一边想着,容景一边踏出房门,来到屋后的院子。

    院子比起她刚穿越时的那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露天灶台加大加宽了,还新盖了一个茅厕。原本灰扑扑黄土裸露的后院现在已经种上了时令小菜,显出绿油油的生机。附近还搭了个架子,准备开春了种些瓜果。

    容娟正掐着刚长好的小白菜,说,“我和父亲、大姐商议过了,再积攒几笔稿费,就把前院也一并整顿了。小弟,你有什么想法吗?”

    因家中收入稳定,又见容娟出落的越发水灵恐遭人惦记,容泽让容娟辞去陈家帮工,和大姐容婷一起在家。容娟不会刺绣,但她力气颇大,可以做些锄地种植的活路,院子基本都是她在打理。

    容景想了想,“搭个鸡窝棚子,养点鸡。”他们就不必去外面买蛋了。

    “再砌个大缸子,养鱼。”她又说。落叶河中有禁渔令,他们想吃鱼,一般都得去州城买。若能自己养殖,节省钱不说,还省了很多麻烦。

    “好咧,回头我就和父亲大姐商议细节。”容娟一边说着,一边弯腰。容景这才发现地上放着几个坛子。

    “二姐,我来帮你吧。”她说。

    容娟连忙摆手,“你别碰,这是酸菜坛子,味道可大了。”

    见容景满脸好奇的看着这些酸菜坛子,容娟告诉她,自从上次他们去州城的食肆吃过酸菜鱼后,见家人们都对此美味赞不绝口,容婷就一直琢磨着自己做。

    “前几日我们从里中匠人那里买了这些坛子,打算洗干净了就放地窖里腌制酸菜。”

    “地窖?我们有地窖?”容景有些诧异。她还不知道容家还有地窖。

    “有啊,我带你去看。”

    容娟告诉容景,现在他们住的地方是容家老宅。准确的说,是老宅的其中一座房。在容颐还是首辅的时候,容氏一族在溪岗里可谓风光无限,宅院深深不知几许,还有良田几十亩。

    当然,随着容颐获罪,容家宅院也慢慢没落。

    “前几年父亲回到溪岗里的时候,就只剩现在的老屋还勉强能住人。父亲用尽积蓄买下了老屋和屋前屋后的院子。在后院发现了两个地窖,但这些年一直没用上。现在我们有钱了,可以放泡菜坛子。到了冬日里,还能再放些红薯土豆之类的存着。小弟,你看,这就是其中一个,你小心些。”

    容景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地窖不深,可以很轻易的爬下去,而且还设了两个颇大的通风口,平日里用盖子盖着,能灵活的控制地窖中的阳光与空气。

    这么好的地窖,用来放泡菜坛子,似乎有些浪费。

    忽然,她有了更好的主意,她或许可以利用这地窖种植菌子。

    前世,为了忍受疼痛,为了排解寂寞,她看了不少科普记录片,其中就有蘑菇的种植。蘑菇在这个时代被称为山珍,是昂贵的珍馐佳肴,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价值不菲。在锦州城的集市中,普通的草菇一斤就要好几百文,更何况香菇。

    要是可以成功种植并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实现菌子自由,还能继续发家致富奔小康。

    她穿越之初就有这个想法,只是那时容家一穷二白,根本无法承担前期投入。

    现在他们有钱了,可以试试!

    容景立刻将这个想法同容泽讲了。容泽只稍微诧异了片刻,半信半疑的同意了。容婷和容娟虽然不太相信她能成功种出山珍,但她们觉得小妹读书压力太大,做点不着边际的事情消遣也好。

    容景说做就做,她仔细回忆了前世自己看到的那些视频与资料。

    将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蘑菇本身、培养基质;种植环境、要点;菌丝分离、养护过程等所有细节整理了一番。

    然后,她开始发动一家人种蘑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