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愿君无恙
战事惨烈,除了将军帐里商议声不断,伤兵所也同样的灯火通明,忙忙碌碌片刻不得停歇。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伤亡必不可少,不断有伤员络绎不绝地往伤兵所里送,满目都是疮痍,鼻间全是药味血腥,叫几位军医格外难受,当然,也顾不上难受,忙都忙得脚不沾地。
开始的几天,逐安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照顾伤患。
他心中存着心事,虽然能猜出大概的隐情,可是,他还是想要一个最直接最肯定的真相。
一时之间有些怀疑自己究竟在帮助谁。
这些士兵都是朝月国的士兵,是景帝手下的士兵,他要帮他们吗?
从而算是帮助杀害自己双亲的仇人?
要这么做么?
他有些不知所措。
可是,战事有多惨烈,他到西北以来已经亲身经历过不少,每一次爆发战事,总有不少士兵流血牺牲,这些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一身医术,一颗仁心,面对这么多承受痛苦的士兵,放任不管,于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织梦察觉到他的纠结逃避,没有开口劝他该不该怎么样,她懂,每个人都该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
织梦只是笑着同他说:“快到除夕了,今年很想跟哥哥一起守岁。”
虽然眼下的环境并不适合,她却仍旧期待起新的一年,也是第一次开始期待起明天。
逐安听着她的话,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念头竟然是,那么久没见了,忘忧师傅可无恙?
第二天,他便早早去了伤兵所里帮忙。
过往诸多已成伤痛,生命不易,应当珍重,更不该轻视任何一个人的性命。
要想岁月无恙,唯有负重前行。
这些士兵是景帝的士兵没错,可是他们也是朝月国的士兵,背负着整个国家,所有百姓的希望。
至少得叫所有人都盼望着,同故人再见时,还有机会说上一句,别来无恙。
○
应对成长的办法只有跟着一起成长。
匈奴军的作战能力在不断进步成长,这已经是无法阻止的演变,万邦能想到的应对办法便是,西北大营的驻军也该一起成长。
朝月国的军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
之前便将心思花在培养织梦跟逐安身上,现在越发重视,织梦心思缜密,经常能分析得当,擅长谋略,可做军师之用,逐安心性稳重,最懂随机应变,掌控时机,适合领兵指挥。
他们的出现,足以打破常规,带动西北大营的成长。
织梦精准而恐怖的判断分析,在不少战事上都成效显著,开战前去问一问她对局势的判断,她说有利,可战,那么那场战事准会获胜。
再加上逐安上阵指挥明显越来越熟练,打法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就他观察的几次下来,只要是逐安带军迎战,匈奴应对起来都颇为吃力,再凶悍的打法在逐安手里仍是碰了不少壁,这样显著的效果,无疑叫军中众人欣喜。
万邦甚至还能无端从逐安身上看到些战神林景芝的影子。
越看越心惊,真的太像了。
倒不是相貌上的一模一样,林景芝当年也是远近有名的美男子,但是逐安面容五官更加俊美,气质也更为温煦,非得说,就好比是林景芝将军跟忘愁夫人的结合。
之所以觉得逐安像林景芝,是因为领兵打仗的风格很相似。
当年的大将军林景芝,于沙场上便一直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被尊称为战神,而逐安能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能同战神相提并论的人,可见其潜力与实力都非同寻常。
也正是因为这样,逐安在军中的意义便越发重要起来。
也许这世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不管他在哪里,在做什么,总是能轻而易举做到,轻而易举成为核心。
万邦看得清楚,逐安就是这样的人。
对此,万邦自然器重的很,希望逐安越战越勇,最好能彻底投身军营,帮助驻军一举取得战争的胜利。
只是最近几天,叫万邦有些头疼的是,不知怎么了,逐安一心一意埋头于伤兵所,整天忙着给士兵们疗伤治伤,对于前线的事,再不肯出面。
他找过多次仍旧没什么实际的效果。
就跟上次织梦因为万昭和的鲁莽害逐安受伤时赌气不肯来军中帮忙一样。
可是,按理说,逐安的性子不会如此。
这转变,仔细想想应该就是景帝到来前后的事。
他忍不住猜测是不是迎接圣驾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
可是问了那天一同前去的杜骆斌,杜骆斌仔细回想了一遍,逐安跟景帝之间只有过很短的几句话交流,在他看来,甚至说是交谈都算不上,不过几句场面上的应答,并没有发生其他的事,他便如实告知。
如此,叫万邦也有点摸不准究竟是如何了。
肯定有什么隐情。
景帝这边也没什么动静,实在叫人有些摸不透问题出在哪了。
硬要说起来有什么关联的话,景帝私下同他商讨军务分析局势的时候,有问过他一些关于逐安的问题。
除了基本的一些情况,还有特意问了句逐安到军中后有没有什么奇怪的表现。
万邦自然而然地以为景帝跟他开始的心思都差不多,怀疑逐安留在军中的动机不纯,甚至他也有出言试探过一二,然而不管是逐安跟织梦开始是被万昭和强行绑来的,还是逐安留下来后为伤兵所做的贡献,给战事带来的帮助,都彻底打消了他的疑惑,现在景帝问起,他自然是替逐安好好说了几句,难得还夸了夸。
景帝听完后,便没有再提起过,像是也放下心来,认可了逐安的存在,虽然景帝心里实际上的想法远远同他的想法已然背道而驰。
只是,对于万邦来说,两个人都没有任何问题,接触也格外有限,万邦实在想不通逐安忽然的转变是为何。
他去过两三次伤兵所,里面确实太忙了,只能认同了逐安的理由,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抽不开身。
然而,他是三军统帅,一国将领,自然而然得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只要爆发战争,自然会造成伤亡,哪怕再小心应战,也根本避免不免每次交战后,清理战场时一地的士兵尸体。
唯有早些结束战事,方可结束这种漫长消耗的伤亡。
逐安是医师,宅心仁厚,忧心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士兵们,他能理解,甚至比起逐安的同情而言更为痛心,因为这些士兵都是他带出来的,同袍之情,岂能随便割舍!
可是,这种时候,这些伤亡都是必然的结果,理应接受。
既然觉得这是一种折磨,不若早日终结岂不更好?
逐安却选了跟他不一样的方式,第一次,万邦觉得逐安有些拎不清大局。
想到这里,万邦便越发忧心不已。
究竟如何,逐安才能接过重担,再次踏上沙场,征伐匈奴呢?
最叫人担忧的还是,面对匈奴咄咄逼人的不断进攻,这一次,朝月国能不能顽强的守住最后的防线,像多年前一样,在战神的守护下,巍峨屹立不倒?
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答不上来。
每次战事休停的空暇夜晚,万邦时常登上城墙巡视。
看着眼前的苍莽大地,身后的万家灯火,忽然觉得站在这个位置上,面临着风雨飘摇,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了,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由想起那位故人,那位朝月国的守护神。
以前,大将军也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吗?
守护着这偌大的国家,他也会觉得茫然而疲惫吗?
那时总觉得大将军就像是一座跨不过去的大山,他在,西北大营就在,这个国家就在。
忽然有一天,再也没了他的庇护。
别来无恙,已然是一句问不出口的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