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天降神兵 > 第六十三章 后金准备议和

第六十三章 后金准备议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卢象升孙传庭等几个大明高官内心都想与士兵一起训练,奈何公务繁多,不可能和士兵一样全勤,于是基地专门为这些大明牛人在两地开设了速成班,主要学习初级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加上一些基本现代军事指挥知识,平时用不着和大头兵那样天天出操,隔个几天才会进行队列行进等训练,这里面包括一大帮子,武将有张之极周遇吉黄得功吴三桂曹变蛟等,文官史可法杨嗣昌杨廷麟瞿式耜等,太监曹化淳高企潜杜勋等,几乎所有名单上的都在,对他们要求不高,能学进去多少算多少,按自己身体状况,能参加军事训练则参加,不能参加也不强迫,一切看自愿,这样宽松是考虑到他们当中很多人年岁大了,吃不消现代严格的军事训练,只要他们能或多或少掌握一些现代知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就很好了,关键的着眼处在年轻人身上,只要年轻人能接受,能理解现代知识,那么大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阎应元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那是硬撑的,回到家就连躺了几天,古人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再强都不能和现代人比,劳累是必然的,等到第四天身体恢复过来,他妹妹进来说知府衙门来人找了他三次,说是府台杨大人请他去,阎应元忙说为何前两日不叫他起来?怕是要误了新军点卯,妹妹很委屈,说看你劳累成这个样子,不忍心打扰你修养,连府台大人也关照说等你恢复了再去不迟,阎应元这才梳洗一番,随便吃了些饭食,三步并作两步赶往知府衙门。

    杨廷麟早就等待着阎应元的到来,那一日几乎和卢象升不相伯仲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到了,卢象升杨嗣昌高启潜陈新甲都是每日一奏章,当天的情况马上摆到了皇帝的案头,朝廷大量狗屁倒灶的事崇祯可以不管,天津的一举一动则必须关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大明出了个牛人,差点超过了平辽伯,据神兵说这个牛人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吴三桂周遇吉他们,甚至比曹变蛟还略胜一筹,卢象升的奏折上清楚地说道,这个阎应元是神兵百余人名单中一位,崇祯拿出袖中的名单,仔细查找,果然名列其中,那就没错了,八成将来是我大明干城,稍稍考虑了一下,就命司礼监拟旨,直接提升这个阎应元为四品游击,旁边的王承恩感觉未立寸功一下子不宜提得如此高,不妨暂定低一些,等他学成立功再行赏也不迟,崇祯一听也对,虽然这次考核优异,不等于以后一直优异,等他再有表现的时候提高更好些,于是把原定的游击改为六品守备,要他跟着卢象升曹变蛟他们好好历练,为国尽忠,这次没有通过内阁,崇祯嫌烦,直接下了中旨,王承恩明白,从皇帝日益对朝廷百官的厌恶态度来看,皇帝内心已经不再倚重朝臣了,可以说一多半的心思都在天津,这说明年轻的皇帝有了自己明确的看法,开始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分清轻重缓急了,这是好事,作为从小服侍这位没经过系统帝王训练的皇帝老人,一有事他比这位皇帝还揪心,又不能太过表露,很多事只能埋在心里,现在皇帝真正能明白孰对孰错,他比任何人都高兴,就像自己孩子终于成长起来一样,可以减轻多少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压力啊。

    几个衙役客客气气把阎应元接入知府衙门,杨廷麟即刻从怀里掏出圣旨,“阎应元接旨,皇帝诏曰,顺天府生员阎应元,毅然投军,报效朝廷,成绩优异,特旨加封阎应元为天津守备衔,望勤于王事,忠心报国~~~钦此!”跪在地上的阎应元被突如其来的好运给整蒙了,自己没做啥,没立过什么功劳啊,就是报名参加新军,怎么就一下子成了大明六品武官了?祖坟冒青烟了?杨廷麟不管那么多,搀扶起跪地上愣怔的阎应元,高声恭喜他,并说这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望壮士以后为朝廷再立新功云云,旁边众多衙役都羡慕的地看着新晋六品武官,人家什么也没做,就是校场上跑的比别人快,一下子草鸡变凤凰,成了皇帝亲封守备,什么叫时来运转,活生生摆在眼前呢。

    阎应元自己糊里糊涂,拿出浑身力气跑了个二十里地,回家休息了几天,一下子天上掉下顶这么大帽子,是不是谁搞错了?把他和别人搞混了?他不解地望着天津父母官,杨廷麟知道他有疑惑,笑眯眯地说神兵卫十余万人的选拔赛,他阎应元名列第二,仅次于当朝平辽伯卢象升大人,足见壮士身手不凡,今由卢大人杨大人等举荐,皇上隆恩,特赐你守备衔,望壮士勿忘朝廷器重,诸位大人的栽培,说着就叫下人奉上告身补服官帽印信等物,并拿出纹银百两,说是天津府的一点心意,望阎守备好生安顿好家眷,全心投入新军训练,皇上卢大人等都看着呢,阎应元皇帝的圣旨不理解也得接下,可这钱财不敢拿,说知府大人的好意心领了,只是无功不受禄,还请府台大人收回,杨廷麟说这不是他的意思,而是卢大人杨大人的意思,念守备大人远来清苦,家中有老母需赡养,特意关照安顿好的,也好让你全身心进入新军历练,并非故意笼络,这事也是经过皇上首肯的,阎大人无需推辞,只需念着天恩浩荡即可。阎应元扑通一下又跪下了,对着北方涕泪交流,高呼万岁,阎应元此生必鞠躬尽瘁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也代年迈母亲和未出嫁的妹妹叩谢天恩。

    骑着骏马还未回到家的阎应元,远远就听到爆竹声声,众多街坊都涌出来看热闹,而妹妹则脸红羞涩搀扶着母亲早早站在门口迎接新任六品武将的哥哥,这是好事的衙役早早通报的结果,难民堆里出了个大官,谁都想沾沾喜气,有几个一起逃难来的乡亲更是忙出忙外,张罗着要办喜宴,阎应元一身官服下马跪下,说道孩儿回来了,母亲和妹妹都是眼泪长流,本来诸事不顺,通州的家没了,投奔天津亲戚找不到,家里粮食见底,哪都不顺才会放阎应元应征,今天喜从天降,老天开眼,阎家出了个朝廷命官,还是名义上的天津父母,怎不叫人悲喜交加?各位邻居快帮忙,无论如何得摆上几桌,大家同喜,阎应元迅速奉上百两银子,说是官府发的,这下子酒宴开只有着落了,原定两三桌扩大到十余桌,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来,也给多日不曾闻荤腥的大家打打牙祭。

    一场喜宴,来的都是一辈子都见不到的人物,卢象升曹变蛟吴三桂杨陆凯等十几个,都是校场上一起通关的武将,加上杨廷麟等文官,神兵卫虽然没来人,但托人送来了一篓精贵的水果,都是从来没见过的,足可见阎应元得神兵器重,前途无量,众人自是尽醉方休,从现在起,他们就都是新军战友加兄弟,所有人心知肚明,皇帝如此看重,估摸着这大明江山以后多半就要靠在座的几位了。

    后金的大殿里则是一片死寂,逃回来百多旗丁,已经被皇太极杀了十几个,一两百万的粮草只运回三十万石不到,连岳洛宏宁完我都折了,不用说,以崇祯小儿的气度和一惯做派,定然身首异处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南征陪了夫人又折兵,现在连物资通道都给端了,难道老天真要灭大清?皇太极想不通,所有亲王贝勒都想不通,战场上的胜败还能理解,这后勤通道突然无来由被堵死可就匪夷所思了,按道理大明上下早就买通了,没人会和银子过不去,即使明朝皇帝有所觉察也不敢一锅端,上下盘根错节,牵连甚广,必然投鼠忌器,查抄一两个可能,一下子全抄了,那就太不正常了,传说中的天降神兵也得到了证实,天津那边山西那边都有活动,的确拥有为数众多的钢铁怪兽,神人莫测,还得到了小皇帝的信任,这都不是好消息,说明今后大清不光要面对摇摇欲坠的明朝,还要面对深不见底的外来凶神,前途堪忧,何去何从,所有人心里没底,连一向目中无人的多尔衮多铎兄弟也一声不吭。

    清军吃了大亏,补给线没了,内部人心惶惶,各种坏消息搞得皇太极心烦意乱,这几天一肚子怨愤全发泄在布木布泰和哲哲等几个蒙古女人身上,没日没夜地折磨,一次次活塞运动,眼窝深陷,神色憔悴,说出的话都有气无力的,皇太极咳嗽了一声,望着满朝躲闪的眼光,冷冷地问道“如今南朝断我补给,蒙古又离心背德,内部青黄不接,大清库存只能支持一年半载,各位可有好办法?可解今日危局?”

    谁也没出声,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光朝鲜那边杀了多少人才勉强运来几十万粮草,蒙古也是一催再催才零零落落赶些牛羊过来,大清现在大宗粮道被堵,内部能种田产粮的汉人被清洗太多,要想恢复元气,发展壮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除非孤注一掷与明朝决战,或者明朝内乱,或者干脆称臣,否则都只有两个字:不妙!谁都不是傻子,眼前这难关,就要看皇太极的造化了

    多尔衮等人心里也是五味杂成,奄奄一息的明朝有了外来助力,而且都是钢铁怪兽,自己当初亏了见机得快没有用强,若是真不知好歹往上冲,怕是凶多吉少,今天这局面保存好自己的实力才是王道,今后怎么办,我哪知道怎么办?得看你皇太极了,你是皇帝,得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啊。

    皇太极目光看向了范文程,这里最足智多谋的汉人奴才,范文程知道自己躲不过,索性站出来回到“皇上,现在崇祯得到外来军队帮助,我大清又新败,需要休养生息,不能擅动干戈,臣这几天日思夜想,认为不如写信给明朝皇帝议和,一来可以试探明朝的反应,二来为大清争取时间,三来可以麻痹和挑起内部战和之争,总之可以故意示弱于明朝小皇帝,当然要提一些条件,比如互开边市,或者直接要粮铁金银等物,待大清彻底了解外来强敌实情,指定对策之后再相机行事”范文程一说完,阿济格第一个跳了出来,“你个汉人奴才,你是让我大清投降明狗,我早看出你有二心,大清元气尚在,谁敢言降,老子斩了他!”接着尼堪等人也跳了出来,指着范文程破口大骂,差点就要动手,范文程左躲右闪说他的意思绝非投降,而是缓兵之计,可众多大清贵族听不进,认为他就是要投降明朝,只有皇太极清楚,如今局面范文程说得是最好的办法,以前多次用过,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朕还没死呢,让范卿把话说完”

    范文程如蒙大赦,知道皇太极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宁锦方面多次试探不见动静,亦未见外来强敌乘胜追击,只有两种解释,或者外来军队和明朝并不融洽,不愿全力支持,或者外来之敌需要补给,有短处,不能扩大战果,这点臣多次问过正红镶红镶白旗诸位将领,他们说那些钢铁怪兽并不追赶,很多还停留原处不动,必然是无力再战,今我等示弱,必成,彼要休整,我亦要休整,而去年新降流寇张献忠等人必不会真心诚服明朝,只待他日张献忠李自成再反,崇祯首尾难顾,我大清即可乘乱出兵,扫清中原,此时只要静候其变即可,万不可因小失大,惹得崇祯全力对付大清,望各位王爷贝勒明察”

    一席话皇太极很受用,说的太对了,他每每用假议和手段诱惑崇祯,而且总有收获,屡试不爽,明朝内部战与和泾渭分明,互相攻击,连袁崇焕都被凌迟了,这次再来故伎重演,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并乘这时间彻底摸清外来军队底细,把自家内部稳定住,整军备战,一旦明朝内部流寇东山再起,那才是大清最好的机会。

    皇太极分别看了看代善,巴布海,赖慕布等人,把眼睛定在多尔衮身上,“十四弟一言不发,想来有不同想法?”众人眼光都看向多尔衮,他是实力最强的亲王,他支持不支持才是关键,这里代善肯定是支持皇太极的,豪格多铎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巴布海等唯唯诺诺,岳托杜度死翘翘,也就多尔衮可以和皇太极扳手腕,因此他的意见举足轻重,多尔衮出班点了点头,“范大夫说得很对,张献忠必反,李自成必再起,皇上可以开个高价,看看崇祯的反应,若是犹豫不决,则说明外来人与明朝并不齐心,若是坚决不同意,则需要加紧提防,可命各地驻军坚固城防以防不测,命汉军营加快火器制造,不妨再派些细作在明狗内部购买武器送给张献忠等人,促彼等早日生乱,我等遥相呼应,大事可成”阿济格多铎豪格鳌拜等人看睿亲王多尔衮支持议和,当下也不再纠缠,代善也站出来支持,这样议和就成了定议,皇太极即着手书写议和信函,派人乘夜射进宁锦诸城,只要有一封送到崇祯案头,就算是大功告成,而内部则加紧修养抚恤,尤其是乌真超哈火器制造,必须加速,吃了火器的亏,必须再找回来。

    朝会结束,皇太极又单独召见了范文程,让他派人前往天津陕西等地,主要是查清外来军队底细,如果有可能最好能拉拢过来,这样一支传说中的钢铁怪兽军队要是被大清所掌握,问鼎中原指日可待,要什么条件只管开,就是让朕的嫔妃侍寝也未尝不可,多带金银,明狗朝廷里的官员尽可收买,不要吝啬,若是能挑动外来人和明朝火并,要什么给什么,就是给个郡王也可以。

    范文程知道这表明皇太极是真的下血本,只要做好这件事,大清就有翻盘的机会,当即派出几个细作,星夜兼程,潜入大明,千叮咛万嘱咐,这次一定要谨慎,不能重蹈宁完我的覆辙。

    辽东总兵祖大寿很快就收到了几封从宁远,锦州获得的皇太极信函,里面内容是求和,不敢怠慢,立即交给了辽东巡抚方一藻,由他拿主意,方一藻安徽人,天启进士,礼部尚书衔,去年陈新甲杨嗣昌主和,他是赞同的,就派人和皇太极联系,当时准备用隆庆”俺答封贡“模式与后金谈判,后被黄道周等人强烈反对,此事不了了之,这次又有议和书信来,他斟酌再三,觉得不发表意见为好,先呈给皇帝,看看朝廷诸公的反应在说,若过早发表意见,被满朝文武抓住把柄得不偿失,于是派人快马专送,又写了一份奏折,说后金既然已经退兵,勤王之事已成,是否可让驻天津的关宁军归建?以防建奴偷袭云云。

    崇祯案头摆着很多奏折,原山西总兵许定国论罪当死,自己上了奏折辩冤,皇帝这段时间心情很好,就没把他处死,关押在大理寺待审,这山西总兵空缺该有谁来接替,有些伤脑经,他内心属意京营副将周遇吉去接任,可现在他在天津神兵卫,众多武将都将参与训练,一时还真派不出像样的人去镇守,此事就拖在这了,现在又来了陕西巡抚的奏折,说秦王朱谊漶归天,要求让世子朱存机承继,这倒是好办,按祖宗家法继承即可,孙传庭奏折里说神兵说过,这世子过于肥胖,也有病在身,又不肯接受神兵治疗,恐不长久,问皇帝如之奈何?崇祯知道秦王家对神兵的认识远不如自己,对不可思议的方法难以接受,想了想,不如自己下旨让他诚心接受神兵治疗,也好给死去的朱谊漶有个心理交代,于是令内阁拟旨发往陕西。

    皇太极要求议和,条件是每年给他一百万石粮草,百万两白银,即可向大明称臣,此事重大,不说狮子大开口,就从以往的来往来看,真假难辨,搁在以前,崇祯会有议和的冲动,国库空虚,两面受敌,杨嗣昌说先暂时安定一方,全力对付一面,再从长计议,绝对是正确的,现在不同,有神兵卫加持,两次大败建奴,使得朝廷内议和声没了,取而代之的都是要求乘胜收复辽东的声音,连刘宇亮薛国观等原来忧心忡忡的文官也在鼓噪,到底该如何应对崇祯心里更没底,千头万绪,内阁空虚,卢象升又不愿意干,有心调洪承畴入阁,又怕西北生变,他看了看王承恩,希望这个忠厚人给个建议,王承恩领会到皇帝有些为难,就小声说道“南洋伯和曹公公已然回京交旨,他们刚从西北回来,应该知道外面的情形,不妨问问他们怎么看”崇祯知道王承恩想说的是咨询一下神兵卫的看法,不要总是问那些天马行空的文官,他们的意见只会添乱,崇祯点了点头,即派太监传召高师成和曹化淳。

    高师成和曹化淳已经回来两天了,一直都在忙着善后,各种剩余物资的分配,各路官员的迎来送往,也在等着皇帝的召见,尤其曹化淳,很长时间躲在神兵卫,这次回来虽说立了大功,可心里总有些忐忑,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刁难他?

    一看见崇祯端坐在上面,曹化淳纳头就拜,高呼万岁,想煞老奴了,自奉旨监军近两月,奴才不敢稍有懈怠,天雄军如今元气已复,兵强马壮,未辱使命,又随南洋伯一路风尘前往山西,也不负皇恩,铲除了奸贼,特来交旨,奴才恭贺皇上大喜,大明中兴,万岁万万岁。

    崇祯没搭理他,就让他跪那,心里直骂你个奴才还知道回来?朕叫你去查明神兵卫动向,你倒好,一头扎进去不出来了,要不是朕命你随南洋伯去山西查案,恐怕你这辈子就不想出来了是吧,先一边跪着吧,转头看向高师成“高卿家幸苦了,若无高卿家提醒,朕还被蒙在鼓里,满朝文武竟无一个明察山西的,还说朕上干天怒,要朕修身养性,不与民争利,如今看来不是朕失德,而是大明江山被一大群尸位素餐者蛀得千疮百孔,朕有愧于列祖列宗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