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家郎君是骗子(女尊) > 第1章 答应相看

第1章 答应相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刚朦朦亮,安元就醒了。

    深秋的天,露重天凉,乍出被窝冷得人一嘚瑟,鸡皮疙瘩都冒起来。

    她手疾拢了边上的衣裳套着,捂紧领口好一会,方觉身子回暖。

    她起床洗漱,顺道架起灶火熬粥,解决五脏庙大事。

    笼里头的鸡鸭许是被她动静闹醒,三三两两开始啼叫扰闹,也叫嚷着让人喂食。

    “天还没亮呢,我没吃你们都等着吧。”安元瞅一眼笑骂道,将喂鸡鸭的粗米糠拌好放一边,又坐回灶前烤火。

    看着灶台里边熊熊燃烧的火焰,她心里头盘算着今日的活计。

    她前几日应承了人编八十个簸箕,如今还差三十五个。后日就要交货了,这两日得把活赶完。

    她手快,编织不成问题。

    就是屋里的竹篾好像用得差不多了,一会估计得去砍竹子。

    砍修磨,这一番功夫打磨下来,少不得要个小半天。

    安元自己算了算,忖度道:看来今晚得熬一熬,不然怕交不完活。

    正想着,锅里头的粥沸了,米香味飘出,她开了锅盖,让它继续滚滚。

    安元如今已二十,尚还寡着,村里头她这般年纪的女子,都早娶夫郎,娃儿满地跑了。

    交好的邻里有时瞧着她,都替她着急。

    可没法子。

    一来安元好不容易意中的小郎君,话没一句跑了,留她继续寡着;二来家中贫瘠,她养父母早年相继去了,只留下间小破屋跟一亩三分地。

    即便长得不差手脚也勤快,也没几人愿意把儿郎嫁于她过苦日子。

    好在她是个脑瓜灵光的,地里活计不熟,自己就慢慢跟邻里学着侍弄,多少能收攒点口粮。

    加上以前跟着养母学了编织的手艺,摸索着熟练起来,倒也能接活糊口。

    现在日子算是慢慢好起来。

    想到那跑了的小郎君,安元无声叹息。

    当初救人也没想着回报,可处了大半年,多少习惯了屋里多个人的情况,结果话也没一句就走了。

    罢。

    看那小郎君样貌举止,不定是哪个大户养的娇儿,她便是想也高攀不起。可不能再想了。

    “这天是越发冷了,得把家里头的棉拿出来晒晒才成。”她扫了眼渐亮的天,嘀咕了句,心里盘算着买碳的事情。

    不然冬天屋子漏点风进来,人得冻够呛。

    露重难消,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在田野小路上,一眼望不透前方。

    三三两两的乡人用过早饭,开始下田忙活,只是不免念叨:这鬼天气,连路都瞧不见。

    安元也简单填饱肚子,喂了鸡鸭,披上蓑衣斗笠,拿起砍刀出了门。

    这露水不跟雨一样,三两下打不湿人,可这天出去转一圈,能把衣裳润透,粘在身上难受得紧。

    安元住在村尾。

    他们村临靠山坡,坡上草木繁茂,窜着不少小动物,偶尔还能抓几只打牙祭。

    村里头的宗庙,就建在山坡下,因为时常供奉,宗庙周边都打理得干净,没什么杂草。

    庙后边,有条小路绵延而上,边上多杂草竹林,那是村人放牛踩出来的道,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小路。

    倒是方便大家上山与伐竹。

    安元挑了四五条粗竹子,砍倒后收拾利索枝叶,捆到一块,慢慢拖下山。

    剔透的露珠垂在路边的野草上,经过的时候全被抖落下来,润到鞋面上。

    三两小姑娘牵着自家牛上山来,见着安元还招呼了两句,不远处的宗庙香火缭绕,隐隐听得祈福声。

    不知今日谁家祈福。安元望了眼,绕个弯,自顾回家。

    她将竹子放下,拿出柴刀,将竹子全部分蔑。这是个细活,劈蔑刮青过刀,捣鼓了大半天,等把竹篾蒸煮完都晾晒好,安元直起身长舒口气。

    她抬头看看高悬的太阳,才觉肚子饿得慌,一摸都瘪了下去。

    连忙去架火把粥热乎,想着凑合先吃点。

    “扣扣。”门被扣响,隔壁屋的陈何氏声音传来:“小元,在屋里头吗?”

    “在呢。”安元连忙应声,随意用衣角擦擦手,去给他开门,“怎么了叔?”

    陈何氏是她隔壁屋陈婶的夫郎,人敦实了点,但长得周正耐看,因平时操持劳作,手上都是茧子。

    今日穿着蓝灰色布衣,满脸喜色地递给她一小竹篮子,道:“今日小幺回来,带了点他们那头的土产,叫你也尝尝。一会上家里头吃饭啊?”

    安元养父母早去,陈婶跟夫郎瞧她一人可怜,时常让她上屋里头吃饭。他们家养着一女两儿,年纪都跟她差不多,时常玩在一块,感情倒不错。

    不过小幺嫁人后,少见面了。

    她笑着收了篮子:“亏得小幺还记着我。不过今天可不成,手里应承别人的活计还没弄完呢,暂时走不开。”

    “吃个饭的功夫都没?”陈何氏往里瞅了眼地上乱糟糟堆着的竹子木屑,心里也大概有了数,这孩子赶起活来也是个不知饥饱的主,比她娘还疯。

    遂又摆摆手:“算了,你要忙呢,我也不添乱了。不过这屋子得空可得收拾收拾,不然住着多糟心。”

    陈何氏是个爱干净的,安元少时还会连带安家一块收拾了。后来安元渐大,也不好意思再麻烦她,也学着自己打理。

    安元笑了笑,解释道:“这不是忙着没时间收拾,就先凑合着呗。”

    “凑合凑合,又过几年。”陈何氏摇头,“要是有人照顾你,也就不用凑合了,安心忙活你的,可不踏实。”

    陈何氏是知道安元救了个郎君的事:“叔前头还当你缘份到了,替你开心。不过现在也不晚,我认识好几个拉线保媒的,听说近期寻媒的郎君不少,你要是同意,叔还能帮你把把关。这十里八乡总有合适的。”

    往日安元不当回事,今日一听确实觉着这么回事。

    村里同龄的基本都成家了。

    她难得附和:“确实是,我是想着忙过这阵,再打算的。”

    陈何氏还想念叨,一听她这话,乐了:“你这丫头,可算是开窍了。成啊,叔先去给你探探路。”

    “麻烦叔了,不过我这几日还没空,也不着急忙活。”安元连忙补充道。

    陈何氏心里有数,应道:“晓得了,先忙你的,我回去了。”

    “好。”

    安元送走陈何氏,回屋看那粥,灶里头的火已经灭了,柴头烧剩那截掉出来,熄掉那头还飘着一缕淡烟。掀开锅盖,发现粥已经温了,也就没再生火。

    她打开陈何氏送来那竹篮子,发现里头是几个田艾籺跟一小袋番薯干。

    晚上刚好可以吃。

    她放好竹篮子。早上切的咸瓜还有小半,她拿出来,就着粥对付两口,又继续去编簸箕。

    前面打磨花费了一些时间,后面编织就顺畅起来。

    除了解手,偶尔脖子酸换换姿势,基本不带动弹,到天幕都黑透时,竟也赶了十二个出来。

    安元盘算下,心神大定,欲着一会再搞三四个。

    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二日傍晚,把八十个簸箕都搞完了。

    她将簸箕叠起来,放到屋里头,才有空将地上的木屑残片收拾收拾。

    等得安元洗完澡,时辰也已不早。心头事完成,她这几日一直绷着的弦也松了,疲惫袭上,基本一沾床就睡着了,没空胡思乱想。

    第二日天大亮才醒。

    她一个激灵,连忙起身洗漱,拿着地瓜干凑合几口,又灌两瓢水,将肚里饿意散去。

    她拉出角落的小推车,将叠好的簸箕放上去,匆忙拉到镇上交货。

    “刘掌柜,货你对下数,真是不好意思来晚了。”安元满脸歉意。

    刘掌柜是卖杂货的,铺子开张十几年,米面油盐碳柴凳等,一应俱全,价钱也实惠。

    她人和气,往日谁家里头有余粮,也爱卖给她,价格低一点,量少也收,大家都不亏。

    安元一开始在镇上跑活路,走街串巷吆喝一天也卖不出两个,还是听个老婆子说这事,才起心思,拿着自己编的竹篮簸箕去问她收不收。

    她手艺可以,刘掌柜盘算了下,最后收了几个。

    开了这头,日后买卖倒是方便。一来二去,两人也熟悉起来。

    “不打紧。”刘掌柜摆手,本身也没定死时辰,不过安元总喜欢大早过来,今日比起往常确实晚了点。

    她粗略数了下,笑道:“没差,对数了。”

    她招呼小工把簸箕搬进去,拿了银钱结给安元,见对方数都不数直接塞进兜里,笑道:“听说陈家近日在北郊要建个新苑,你得空倒是可以去转转,说不准又多一笔买卖。”

    安元摆手,道:“人陈家哪里瞧得上我啊。掌柜的,不跟你多说了,家里缸要见底了,我得先去买点米。”

    刘掌柜:“慢走,不送你了。”

    买米是推脱借口,虽然刘掌柜是好意,但她实在不大想讨论陈家。

    安元捏着兜里的钱,想了想,去买了一小袋子碳,为入冬准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