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育政策的思考
中国从来都是人口大国,这点毋庸置疑,虽然历经无数次战乱和饥荒,疾病的扫荡,1949年的十月,依然有四万万的民众翘首企盼着朝阳的升起。
革命胜利后的国家,百废待兴,自然有很多岗位虚位以待,再加上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粮食也不再那么的难求和珍贵———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模样是积极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也迎来了它的美好时代,因为"人多力量大",因为"聚沙可成塔"。也表示,中国人口数量众多是件好事,就算再多也可以通过生产力发展的方式得以解决,于是模仿苏联的做法,提出了"多生,多生!"的口号。
持续了四年的"多生"终于引起人们的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确实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标准答案,如同面对弹簧时,用力向下按确实是压缩弹簧的标准方法,可如果弹簧太硬,生了锈,在物理学上的劲度系数k太大了,原先足以压缩弹簧的力量便无法按动———社会的进步速度跟不上人口数量激增速度了,53年的资源不够当时六万万人口的使用了。
"节育是有好处的","有人说节约生育不人道,这不对"等一系列的指示随之而来,得到党中央支持的计划生育在新中国站住了脚。
动荡与矛盾中,节育与放开生育的声音不断交织,没人敢保证每一步都是稳健而正确的,正如面对一道没什么把握的题目,谁也不知道填下的答案是否能得分。
大跃进时期,人们高呼着"赶英超美",宣扬着"以钢为纲",公社化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绵延开来。
百姓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国家用钢产量衡量国力,而遍地炼钢炉里正沸腾的,不正是新中国发展的证据么也不用担心吃饭就医的问题了,一切都由公社承包,我们正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国家———就算多生点又能如何公社和国家一样能养的起!
宣传节育的学者们被时代的重拳打趴,人们咒骂着,"你们是右派分子!"
太阳就要落山,人们却以为夕阳象征着另一轮朝阳的出生,或许是的,但天灾注定不会让生活如百姓梦想中的美好方向发展。
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的破裂让中国人民重新回想起被饥饿支配的恐惧,走在路上都能看见有人倒在路边
终究是养不起那么多长嗷嗷待哺的嘴。
好在是有一个善于发现饼纠正自身错误的国家和党派。
计划生育政策再次与人民见面了。
一浪接着一浪。
刚告别三年困难时期,十年内乱又击碎了之前的布局,上层思想遭到批斗和毁灭,下层社会又如何执行节育
人口数量突破了八万万,这不算完,一年还要再多出2000万张嘴。
"人口不控制不行!"
于是"早生多生"变成了"晚婚晚育",中国也在80年代初将自然增长率降为288%。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节育政策进一步加强,"提倡一对夫妻仅仅生育一个孩子!"
可这也激化了民众与政府间的矛盾,人们毕竟是有不一样的想法,总不能你说不生就生不出来吧也许是对国家发展有不少的好处,可是农村人也得有人种地啊,假如就生了一个女儿,地里的活咋办
国家干部和职工,所有的城镇居民,都只能生育一胎,农村人口若有困难,可以有二胎,但三胎,绝对不允许。
这一政策是适中的,也是充分考虑老龄化和人口数量后给出的答案,我们也是也是数十年间出生的一员,也就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一度是光荣的,不仅是国家的建议,也是社区评选的标准之一,每个月凭借《独生子女证》还能领到补偿金。
2016全面开放二胎,谁都能生二胎了。
2021全面放开三胎,谁都能生三胎了。
总体来说,节育和生育是矛盾的一对关系,生几个也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的问题,生少了没有劳动力,生多了又养不起。
可惜人口能被控制,但人们的想法未必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给出解释,现在的社会需要"二胎"还是"三胎",但我们终究不能让全国适龄人群想生几胎便生几胎。
我一直想把进20年来的计划生育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2016年前的"独生子女时代",另一个则是2016至今的"二胎不够还要三胎"时代。
是的,或许是独生子女的缘故,我一直认为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也没什么问题。
必须承认,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成本的确是与日俱增,但宏观方面的问题不是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家庭的"多胎"就能缓解的,社会整体的生育思想变革,一定需要一个大背景,需要对房价,婴幼儿用品,教育成本等很多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先一步解决,多生的孩子就意味着大量的经济压力,那多生的家庭就势必会降低生活质量。
70后,80后,90后都是新中国发展洪流中诞生的,尝过物质的匮乏,也见到时代的变迁,尤其在老一辈的人看来,"多一个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差点也没什么"———但是你和00谈话,也就是现在刚到育龄的这一代,"你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降低生活质量吗"那大概率是"我不愿意,我宁愿不生。"
肯定会有人站出来说,"那老一辈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多生几个怎么了"
00后也肯定说"老一辈是老一辈的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但关键不是到底生一个还是生两个,三个,甚至一个都不生,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生孩子导致的生活质量下滑,说好听点是日子过的苦了,说的现实点,穷人自己都养不活,多生孩子无非是增加了世上苦命人的数量。
古时候的传宗接代思想根深蒂固,怎么样都得有个孩子,最好是个男孩,不然祖上传了那么多代,到自己绝后了可怎么办!
当然,传宗接代是传统思想的一部分,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维系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家庭的含义始终贯穿着文化的脚步。
现在的年轻人学聪明了不少,知道人间没有往世,传宗接代说的再好听也没用,自己的生活都过的不舒服,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想乱七八糟的事
这是社会年轻一代和老一辈的思考。
四个人两对夫妻都只生一个孩子,三辈60年的时间,再过三十年,人口将大量减少。
一个孩子要养育四个老人。
工地,工厂,车间,环卫等岗位严重缺乏新鲜血液,平均年龄增加的趋势久久不得缓解。
这是社会领导者的思考。
只能说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难处。不能只考虑一方面的诉求。
我想换个角度看待生育。
与生育政策息息相关的,大概就是教育政策的变革———作为学生自然不能决定教育的方向,仅仅是表达部分观点。
很多人都说过,教育的目标是让"人"真正成"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集体奉献的人,阳光向上的人事无定准,但孩子们需要教育,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位教育,才能在心灵和能力上"成人"。
看过很多次这样的论述了。
我是将信将疑的。理想状态的国家里,当然全是积极正义的人,孩子们会乖乖接受教育,然后成为长辈所期盼的模样,他们确实会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反哺养育自己的父母和国家。
是不是有点远了
但现实的状况似乎并没有偏题,因为生育和"教育"在某些方面连成了流水线。
教育被"产业化",这样的趋势依旧并没有停下脚步,虽然教育部一直强调"教育改革",但多少也可以理解,大家都希望教育是让孩子们好好的长大,让生育不仅是"生产"。
"产业化"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私人企业",或者说,公办和私立的学校都过于强调结果,也就是成绩和分数。
这里当然也没有指责学校的意图,当社会和家长都在要求分数的时候,学校当然不能坐视不管————我行我素,那样才是与时代脱钩。
教育孩子,什么时候要和分数挂钩了这钩子为什么越来越紧密呢
我必须要承认,自己并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的思考更多的是自己对政策的忧虑。
毕竟无数教育学家也没办法让"教育"同时达到完美和普及的双重要求。
我们习惯了用成绩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
也许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结构有待优化,岗位和人口不能恰当匹配,人口数量大,但是很多岗位缺依然缺乏劳动力,白领阶层却是人满为患。
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很多父母便会告诉他"要好好读书",因为这样就能有好工作,不用去"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用"当建筑工地搬砖的累死你"————大概是上一辈的家长吃过那种苦,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而教育和考试,以及最后的分数就是改变命运最简单,最有可能的方式。
生育二字,不过是"生产"和"教育"的结合,生而不育无疑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新一代的育龄夫妇决定要么不生,生也不能多生,多了养不好,自己生活质量下降不说,孩子接受不到良好资源,那么到底为了什么而生呢或者说,一个还不够么为什么非要二胎,非要三胎呢
绝对的公平肯定是不存在的,短时间内让全国的教育资源平均化,真心是天方夜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老人们的思想也有所变化,生孩子这件事,还真的不是越多越好。僧多粥少的道理还是很好理解的。
兜兜转转,再转回头看和百姓经济相关的房,车————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一男一女,工资+奖金-租房费-水电柴米油盐,多了一个孩子,从小的奶粉费和长大后的教育费无疑会劝退不少能力不足的青年,有了孩子,他要上学,为了好学校,还需要一套所谓的"学区房",为了上下学方便,还需要一辆车,起码下雨天的时候,总不能次次挤公交挤地铁。房贷车贷双重压力,会快速偷走年轻的精力,年轻的心,什么叫"青丝沾白雪"什么叫"皱纹爬上脸",相信学校里的感恩教育已经说的很多了。
一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因为孩子而快速消逝,又劝退了一批年轻人。
支持他们的人说,年轻人在"觉醒",是不为资本家和老板而活,是清醒地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奋斗。反对他们的人说,年轻人是"自私",是单纯地只考虑自己,是不考虑老龄化和国家社会的利益的行为。
对此无以评价,或许放在这里不大适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至于政策和对策谁对谁错,很难有绝对的答案,一定需要时代的考验和历练才能出结果。
至于对现阶段生育政策的建议,我也有想过。
用道理劝说年轻人是很难的,毕竟他们的思想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倒不如适当加大不补贴的力度。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一点压力都没有,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知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面对"双非"大学生的座谈会上,发表了如上述的言论,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和讨论。
这当然太过于绝对。
适当下调房贷的利率,增设适龄夫妻的购房补贴,比如25-35岁的青年夫妻,强化对企业,尤其是私企的五险一金的监管,如果房价的增速大于工资和奖金的增速,那员工如何看见"奋斗的意义"体现公平性和可实现性,不比空喊口号来的实在
我又转念一想。
人口数量的增速大幅减少,确实会增加养老成本和老龄化程度,但似乎并非只有中国面对着这样的窘境。
日本和韩国无疑是中国的镜子。
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日韩两国的人口增长率也在逐步降低,尤其是日本,现如今已经是负增长,越来越少了。
不难发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意味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大多数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路途中都难免会经历这样的问题。
所以也不用太过于担忧社会层面的影响,我们只要认真做好自己的部分,相信国家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生育政策也同理,一定会有与之匹配的良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