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操心的命
自从林氏回来以后,大房的几个孩子因为她都低调了下去,不敢在张婆子面前出头,倒是显出金盘来了
金盘本来就机灵,只是以前江氏压着他,加上年纪小,好多事情有几个哥哥拦在前面。
如今金斗和金壶,还有金罐都不敢凑到张婆子和王永珠面前,倒是金盘和金花,金勺能常在张婆子面前露个脸。
别看金盘平日里不咋说话,可几次之后,就总结出来一个道理,要想让奶高兴,舒服,必须啥好事,都要提上老姑。
所以,自那以后,每天夸老姑,就成了他的事业。
自从花式夸奖了老姑之后,不仅金盘得了张婆子的青眼,连三房的地位也提高了许多,江氏如今的底气也足起来了。
因为王永珠私底下让她帮忙染坊的染缬的画花样子,答应给她提成,每画一匹,就能给五十文,到年底等染坊跟王永珠结帐后,王永珠就给她分钱。
所以如今,江氏干劲十足,眉宇间的那股愁结都消散了些。
果然,张婆子听了金盘的花式吹捧后,脸色和缓了些,“我难道不知道这道理?我这不是担心么,张大老板就给了一百两银子,这天天都有人来,我怕银子不够凑手啊,能省点不是可以多撑几天么?”
“娘,您放心吧,我心里都有数呢,如今乡亲们拿来卖的不过是些不值钱的蘑菇干什么的,像白狐皮这样的东西,一个月也遇不到一次呢。银子还是够用的,再说了,张大老板已经让陆管事带信过来了,最近会派人来看看咱们家收购的山货,如果数量够,质量合适,就会将钱结清了。您到时候就等着坐在家收银子就好了,外面的这些个事情,我看大哥和四哥他们越做越顺手了,你看大哥,现在就跟镇上那山货店的掌柜没什么两样了。”王永珠知道张婆子担心的是什么,从梯子上下来,就安慰。
张婆子哪能真放心啊,她就是个操心的命。
若不是闺女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她放手不管,她能整天坐在外面棚子里,看着王永富,一个大子的生意都得在她眼皮子底下盯着才行。
这生意一开始,她的心每天都是提着的,看过去,一家子,没一个靠谱的。
老头子年轻的时候看着还行,如今孩子们大了,倒是露出不少的毛病来,尤其是他偏心几个白眼狼儿子,不防着不行。
老大?算了,她现在最提防的就是老大,银钱都经过老大的手,又有林氏这样一个搅家精在后面,别看现在老实,哪一天没盯着,说不得就唆使老大偷着瞒下私房钱呢。
至于老四,如今倒是看着靠谱些了,勉强能算是闺女的半只胳膊吧。
总之,全家最靠谱的人只有她亲闺女。
既然亲闺女说没事,那她就放心了。
再看一眼外面的老大,穿着闺女拿回来的靛蓝布做的长袍,头脸收拾的干净了,坐在那里,说话行事倒还真有了几分模样。
想了想,回头就警告林氏:“我跟你说,如今这生意可是全家的,你别背后唆使着老大,偷偷的昧下银子当私房?要是让老娘知道了,都给老娘收拾被窝行李滚出去,听到没?”
林氏觉得自己冤死了,好端端的做事,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咋又挨骂了呢?
很想为自己表白一下,自己现在绝对没这个心思,她从领了家法后,名声已经在外了,谁不知道啊?要是脱离了王家,只怕真是死路一条了。
现在林氏真的是一心就想着老实做人,讨好全家,等熬过几年,大家都淡忘了这事。
看王家如今这势头,只要她老老实实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更不用说,做生意的前一天,大房在屋子里偷偷的还开了个小会,说的就是生意开始后,一家子都要用心帮忙,别有小心思。
尤其是金壶,还特意的提醒当家的,说让他好好的做事,可千万别为了一点点小钱,就做出对不起小姑子,对不起全家的事情来。
林氏总觉得金壶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脸上臊得不行,又不好解释,以前自己有前科啊,偷偷藏过私房钱的名声是大家都知道的。
王永富估计也想到这里了,脸一红,当着全家保证,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听到张婆子的警告,林氏也只有赌咒发誓,连那天金壶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只想让婆婆和小姑子相信自己。
王永珠倒是没想到大房的人还讨论过这个话题,不过,心里倒是舒坦了一些,好歹,金壶他们还没长歪。
就是张婆子听了,也哼了一声,算是放过了林氏。
王永珠也就顺势扯开话题,“娘,我倒是觉得,现在咱们家的院子还是太小了,如今还不是收山货的旺季,这院子里就晒不开了,将来等到旺季可咋办?”
张婆子打量了一下院子,满院子都是山货,以前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如今是见缝插针的都要晒点东西,看上去又挤又乱。
“可不是,看着这乱糟糟的。可咱们家院子就这么大点,没法子啊,以后山货多了,不值钱的就拿到后院去晒,让金盘他们去守着,别被人偷了,鸟叼走了。”
江氏细声细气的难得开口:“娘,我看咱们这收山货才大半个月的,这大门口天天看热闹的人就没断过,后院离得近,只怕有人跑到后院去摸一点,几个小孩子只怕看不住。”
张婆子腰一叉,气势汹汹:“小的没用看不住,到时候老婆子我亲自去看,我看哪个王八犊子子敢不长眼睛……”
王永珠听着她娘这中气十足的嗓门,摇摇头,“娘,天天去守着也不是长久之计,我盘算了一下,今年咱们就吃点苦,先凑合凑合。等今年山货收完,跟张大老板结算完了银子,咱们看看到底有多少钱。要是不够,等到年底,我那染料方子的分红应该也还有一点,一起凑凑。再让爹找里正那里批一块大一点的宅基地,咱们到时候起个青砖大瓦房起来,围个大院子,又能晒山货,大家又住得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