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上海徐汇区的一对老夫妻,爷爷86岁,奶奶84岁,结婚已经59年。59年来,两人不是吃食堂就是下馆子,几乎没在家做过饭。
奶奶说,我不会烧,他也不会烧,我烧了不好吃,烧出来他不要吃,我自己也不要吃。
接受采访时,老奶奶还开心地说,两人不做饭也不吵架。有网友回复,如果做饭,可能早离婚了。
的确,强行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无论在职场还是情场,都是痛苦的根源。
不知道这对老夫妻,年轻时有没有经历过质疑:瞧你们这样,哪儿像过日子的?
公益广告里,美好家庭是丈夫拎着公文包回家,太太在窗明几净的厨房里忙活,丈夫进门的一刻,桌上已经摆好飘香的鸡翅和大虾,可爱的孩子扑到爸爸身上,说爸爸你回来了,看妈妈给咱们做了什么好吃的。
商业广告上,夫妻恩爱是太太烧菜油烟大,丈夫贴心地为她呈上某某牌油烟机,或者太太洗碗,丈夫自豪地说,我给你买了不伤手的洗涤剂。
喜欢做饭,觉得厨房代表家庭最高幸福水平,当然没问题。但不喜欢做饭,一做饭总吵架的,是不是就没办法了?这对上海老夫妻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人不应该崇尚某种固定的生活状态,好的爱情、好的婚姻,只有两厢情愿,没有必须如此。
罗素说,参差多态,方为幸福本源。无论已婚还是未婚,什么最重要?自由。
从这对老夫妻身上,我看到了自由的味道。如果即使结婚,也不是必须生育,必须照顾对方,必须做饭,结婚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感情水到渠成的选择,或者是一种成本不大的生活体验,应该大多数人都不会恐婚了。
我父母是很传统的婚姻,母亲照顾家庭、照顾伴侣,虽然一直上班,但她经常中途跑回家,有时候是看到便宜菜,抢购了送回家;有时候是忘插电饭煲,跑回来插上,她的单位离家近,来回一趟半个小时。但这种状态,我相信她的心思也没放在工作上。
我母亲对父亲的照顾,是饭做好了,要亲自端到父亲手上。
有一次,邻居家暴,我听到母亲吐槽被打的太太,不会照顾男人,懒、馋,被打活该。
作为女孩,这是对我幼小心灵的一次暴击,从此我认定了自己不适婚,因为我不爱做家务,也不想照顾别人。
我读大学的时候,谈过几场恋爱,每次都鲁莽地对男朋友说,我是不会结婚的。
年轻的时候,越坚定,往往越幼稚。正是因为没有体会到生活的复杂性,不知道自己不必按别人的方式去生活,才容易对婚姻有成见。
当我们说不结婚、不生孩子,甚至懒得恋爱的时候,我们其实想说的是,我不要那样的婚姻,不要以那样的方式去养孩子,不要谈一场那样的恋爱。我们反对的,不是结婚、生孩子、谈恋爱,而是以此为名的种种束缚。
如果有另外一种方式去结婚、养孩子、谈恋爱,比如像上海老夫妻那样,一辈子不下厨房,两人没事儿就在外面野,老了也不琢磨还得省钱给晚辈花,这种“自私”而又自我的婚姻状态,大概可以治愈很多人的不婚。
在杂志社工作的时候,一位同事采访演员陈道明。去他家拍摄回来,忧心忡忡地说,我觉得陈道明跟杜宪感情不好。我大惊,问她看到了什么。她说他们夫妻两人根本不在一张床上睡觉,一人一间房,各守着各的大电视。
现在想来,我们大约是被“结婚了,就应该如何”的思想荼毒的一代,对于不出寻常牌、不走寻常路的感情少见多怪。
分床而居的当然也可以是幸福的婚姻,正如杜宪在两人结婚18年的时候说的,慢慢的,越来越觉得我们是朋友。
夫妻,与其变成羁绊很深、容易受伤的亲人,不如变成无话不谈、各留空间的朋友。
维持一段长期亲密的关系不一定需要婚姻;即使进入婚姻,也可以像《侣行》里的张昕宇、梁红,挑战大江大海,而不是挑战柴米油盐;像越过越甜的梁朝伟刘嘉玲,彼此放飞,“最好的控制就是不控制”。
中国结婚率已经连续4年下降,传统婚姻不再适合追求自由的人们。
这几天看《如懿传》,深深感到以前的婚姻,对于女性而言就是职场。因为是职场,规矩第一、责任第二,感情可有可无最多放在第三,自我这种东西,则完全被消化掉了。
女性母凭子贵,多子多福,事事想着家庭,处处照顾男人;男性也没轻松多少,首先要赚够银子,其次要搞定后宫,雨露均沾,连一个人清静的自由都没有。
这种婚姻,对双方都是捆绑;捆绑有助于稳定,却无助于幸福。而我们要的是幸福,至于能不能永久保鲜,看造化吧,反正除了死,也没什么是永远的。
德国学者霍妮在《婚姻心理学》一书里说,婚姻是两个大脑、身体、性别、灵魂、精神、希望、梦想、需要以及不同个性的结合,只有彼此带着敬畏之心欣赏这种区别,各自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生命、真心去爱。
不必说别人家的丈夫如何,别人家的太太如何,别人的婚姻如何,毕竟跟你结婚的不是别人。
值得在一起的人,就是要疯,我们一起疯。
好的伴侣,必是奇葩,彼此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相处和生活,不守规矩,不秀恩爱,或者这恩爱秀出来,别人咽不下去,你们却甘之如饴。
这才是感情存在的意义:奇葩的我,终于找到了奇葩的你。
ps:我不会写了,啊啊啊啊,还要上学,所以不多更新,你们攒着看吧,将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