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陌城(第四种感情) > 第十八章 国庆前撤离

第十八章 国庆前撤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昨晚耿松给到了太平的余连生回了短信,告诉了他沈念城的决定,要他到老屈的那个棚子那里等候,测量队会在17点30分之前到达一号营地。

    余连生也告诉耿松,早上边防派出所的方宏陪他过来。昨天他知道他的吉普车不够用,他建议用他的车换用派出所里的伊维柯厢式车,以便于把人一次就接出来,左教导员同意了,所长也同意,并建议方宏开车一起来,这样更符合相关规定,也可以做成他们边防派出所,为边境投资企业做的一次专门的安全撤离,因为后天就国庆节了,听得大家连声叫好,耿松听了把这个事告诉了沈念城,沈念城也连叫好。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些边防派出所主官们的政策水平和工作意识,并有了一种庆幸感,队里其他人更是欢喜,觉得得到了政府的照顾,大师兄也即兴夸了祖国的强大一番,这些內地外省人,在边疆感受的与邻国对比中,有这种情绪也是自然正常。

    是夜,一伙人相谈甚欢,直至次日凌晨2点。

    沈念城倒是不到8点就醒了,听听其他人也没有起床的动静,只是听到了大师嫂劈柴的声音,他赶忙穿衣起床,去帮大师嫂的忙。大师嫂也甚是欢喜,把柴刀递给了沈念城,沈念城不到两分钟便把要的量搞定了,于是他拿着耿松留给他的毛巾和一把新牙刷,走到了江边去洗漱,他怕在竹管溪水那儿挡着大师嫂的操作。

    今晨的雾很浓,江面的一半都被雾覆盖,并延伸到对岸的山顶,看过去就是一长堵雾做的屏障,渐渐地能看见一些在江面上觅食和振翅的野鸭,看个子都是些成鸟了。

    他想起他脱困攀岩那天野鸭飞行的身影和画面,心中又升起一阵的好感,就在那呆望着看了几分钟,大师嫂厨房那的那条溪水出营地后,从分隔他两家房间的那个巨大的石岩绕出来,又从沈念城现在的地点进入江中,刚才沈念城就是用这水做的洗漱,水冷凉清冽,在溪水和江水的混合处,手臂是能感觉到一点细微的温差的,这种体验有点奇妙。

    野鸭可能是江上可见的最为勤快的禽类了,几乎是起早贪黑,昨天傍晚时分了,还看得见它们在水上捕捞,一般在接近中午,才看得见白鹭和鱼鹰,也不知其他地点如何。

    野鸭们在江里浮动看,也能见它们振翅,但听不到声音,像在在一部云雾山水里的默片,那雾在离水有一定的距离后,能看见被野鸭们翅膀的搅动,下游的江面雾倒是淡去了,江边的静水部分也能看见水是青黛的颜色,江心的还是偏灰黄的浊色,说明上游的来水量还是很大。

    这个江段的河床坡度不小,沈念城从一号营地到这里的高程变化中,感到应有2%左右的坡降,也意味着到尾水区会有三百米以上的高差,这是水文数据中一个很利于水动能的数字,但愿最后的计算,能精确印证这个判断。

    那个捡沙虫的沙滩的雾都散去了,已看不见他昨天的脚印,沈念城猜测可能是江水水位变高的缘故,让沙子也浸润了更多的水份。

    沈念城巳开始往营地走了,他要趁大伙没起床时清静地吃一碗面,走到时也正是大师嫂要捞面起锅的时间,他接过她手上的筷子自己捞了一大碗,那碗是不锈钢中空的,冰凉轻巧,面水里的豌豆苗他也捞了一点,其余的面和豆苗都留给了大师嫂,大师嫂是剁了些小米椒的,还有芫荽和葱花及蒜末,她看见沈念城只挑了葱花和蒜末,还要了一勺小米椒,昨晚剩下的菜他只要了油炸花生,看样子沈念城不习惯用剩菜下面。

    她马上拨小了柴火,用漏勺担在面水里,给沈念城煮了四个荷包蛋,等沈念城放完盐和酱油等调料时,她巳把嫩嫩的荷包蛋用碗盛了,放在沈念城的桌子上,又撕了一包榨菜放蛋碗里。

    沈念城的妻子是一位专业不做饭的女士,女儿在家吃饭时也需他的照料,所以沈念城很少能有被人照顾吃饭的体验,一时有点轻微的受宠若惊,他抬头望着大师嫂,笑了一笑,说了声谢谢,就埋头吃那碗面。

    面条是他按喜欢的细刀规格买的,柔滑而筋骨,加上自放的调料和那四个蛋白嫩滑的溏心蛋,还有香脆的榨菜,沈念城脱险后的第一碗面条吃得是有声有色,很是舒服满意。

    昨天,他叫耿松告诉余连生下午5点半前到达一号营地,主要是为了从容不迫地收拾,免遗漏,也不紧张,其实二号营地看着大,但要撤走的物资不多,除了他们十二个人的随身衣物和换洗衣服外,就只是床上用的铺盖行李,还有两台套仪器,以及炊具和厨房用品,怪不得大师嫂敢拿两套来用,剩下的,就是前天他买进来的没吃完的食品,以及棚子上用农膜做的雨布,现场所有家俱和棚子架构,都是在现场采伐的竹木藤子,和芭蕉树叶及棕榈树叶等,然后由工人们,特别是小刀和王友明自己制作的,架构家俱等不需拆掉,节后回来复测详勘等,还会用做沿江营地之一。

    时间充裕,也就不必催他们早起,反正十点到十一点之间,能起床开饭就行了,收拾行李也就在一个小时内,回程到一号营地,在他们熟悉的路程里,单边也就是三个来小时,那次沈念城的行程是因为有迷路的绕行,以及辨路的时间耗费,反正总里程就在8公里多一些。

    但大师兄还是因为肚子饿而起来了,他在营地一叫,其他人也不好再赖床,也就纷纷起来洗漱。

    刀建春和王友明,是因沈念城过节期间想办点公事需要人手,所以也就不放假让他俩回家,王友明家,就在二号营地上方六公里左右的银洞寨,小刀家远一些,在一个湖边的南岭村,但也属太平乡的邻近乡,昨天他们去一号营地没用马驮,表现很好,沈念城还是表示补贴马驮钱的70%给他俩,钱虽不多,但这看重尊重的心意,也是很感动这两个小伙子的,留他俩在县城,除了刚才讲的办一些公事外,沈念城还想用自己的私款带他俩和耿松去做些疗养,那时带着女儿,人多也热闹。

    从小沈念城就有意识地让女儿在学习之余,多接触一些比她年龄大的人,对她的社会心理的完善有好处,他女儿五岁多时就能自己煮方便面了,也能做些简单的菜饭。

    耿松最后一个从床上下来,反正他在工作上,是个人所共知的拼命三郎,又负责技术,人品人缘又好,在哪工作都没有同事会说三道四的,这次回城,如果有五天左右的时间,他是想让他飞回贵州去看一下那个女孩,所以才决定带着小刀小王,作为耿松不在时的非技术人手补充。

    耿松可能是受这几天关注王友明唱歌的影响吧,肩上搭块毛巾光着上身,也是唱着《木鱼石的传说》走去江边洗漱的。沈念城睡在昨晚那吊床上,大声跟耿松和大师兄讲他不参加他们收拾行李,他的那间也没什么私人物品,只是叫刀建春和王友明清点出册二号营地的物资,让耿松也省点心。

    一切都有条不紊,原以为要午饭后才开始的撤离收拾,工人们巳开始陆续清理收拾着了,主要是先收的个人行李,工人们用的也是各种双肩包,看上去就是久历行程的人,等大师嫂叫开饭时,大家巳把除了炊具厨具食物和雨蓬之外的收拾好了,让大师嫂才不放心地去监督大师兄的清理,她怕漏了她的私人物品。这时沈念城问周庆几点,周庆说十点三十七,大师兄插话说,这个速度即便赶不上国军,也能赶上保安团。

    他说的国军是指解放军,保安团指武警,沈念城哑然失笑,他想要是左维信听到,一定会把鼻子气歪。

    沈念城笑道:“大师兄,人家左教导员对我们这么好,这么重视周道,你还贬人家是保安团?”

    大师兄说:“以后我讲的保安团里,从此不包括左教导员和他们派出所。”

    他说:“沈总你不晓得,头几年我克缅甸做活,被老缅兵和我们武警撵得鸡飞狗跳,说我们是非法务工,他们一点都不像解放军,想起来寒心得很。”

    他的行李收拾可能通过了大师嫂的验收,所以心情也不错,他接着说:“像他妈的国民党兵,那点像人家左教导员他们,撤出来还开车来送。”

    这时大师嫂放下碗说:“你蒋介石和保安团是一伙的,啷个话弄个多,开始吃饭了”。蒋绍成与蒋介石谐音,倒是配得有趣。

    沈念城看那个大锅里,有半锅的后腿肉焖洋芋,两大盆昨天拿进来的皮蛋拌洋葱,小铁锅里炖了满满的捧瓜煮骨头,看着就有食欲,这时工人们巳围了过来,昨天拼的四方桌子也没拆开,就将就着围了一堆人,大师嫂拿了个大碗装了半碗饭,用勺子舀了自己喜欢的菜,自己坐到沈念城刚才做的吊床上吃了起来。

    耿松说:“睡懒觉了倒饿得快,今天的菜怕要被吃空了”,大师嫂接过话说:“我还煮得有鸡蛋,剩的两板鸡蛋我都煮了,路上饿就吃塞”,沈念城连连夸她想得周到。

    “生鸡蛋不好拿,不注意就打坏了”,大师嫂说完就闷头吃饭了,可能这么早就撤回去,她是没想到,这次50元一天是包括她在内的,以前炊事员的每天最高也不到20元。

    但她有个好处,跟他男人反调的话她都不会说,也从不会对工作上的事说三道四,还任劳任怨,的确了不起。

    后来耿松有句评价表扬她的话:“优秀的工地专用老婆”,当时她听到后以为耿松贬她,正要巴掌打耿松,忽然悟到了话中的甘苦,笑了笑,便把手收了,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饭吃完了,耿松说帮大师嫂洗碗,大师嫂拒绝了,她说男人有男人的事,自己蹲在那洗,沈念城在旁边看着有些感慨,他妻子几乎没有这种观念,这家庭妇女的功课和养成,妻子和大师嫂天差地远,虽说不出这两类女人孰高孰低,但做大师嫂这类女人的丈夫,在家的日子里应是接近养尊处优的。

    这时沈念城在收自己睡的吊床,耿松过来告诉他余连生来了短信,说他巳从太平出发,到时在老屈的棚子汇合,耿松问:“那我们也出发吧?”

    沈念城说好,就收了吊床,放在自己进来背的那个大包里,沈念城想留个纪念,把大小两个包并在一处,这时大师嫂过来发鸡蛋,一个三个煮鸡蛋,沈念城知道一个人不够三个,他就没要,耿松也没要,大师嫂说她也不要,然后这个蛋就够分了,大师嫂看着沈念城和耿松笑了一笑,甚是明媚,应是出于佩服和信任,这次这两个当官的和她以前打过交道的有点不一样,反正好的东西都不会和下面的人争,这是她的好人标准之一。

    要出发了,居然才13点03分,也算神速的了,耿松走在最后,他回过头来看着营地,用普通话大声说:“二号营地,你多保重,过几天我们又回来!”

    大伙都没什么动情的反应,只有大师嫂回过头来,流下了一滴眼泪,沈念城看见了。

    女人泪浅,他想。

    他看了大师兄一眼,大师兄蒋绍成背着一个蓝色的大双肩包走在最前面,他大声问大师兄:“回县城后你们住那点?”

    他没有大师兄的手机号,但耿松有,大师兄回答说:“住检察院,我和老黄租的一个院子”,沈念城说:“等哈上车了我记你的一个电话,国庆期间我克找你”,大师兄说随时恭候:“倒时我怕你喝不得呢”,沈念城说:“缓过两天再喝,我未必怕你。”

    大家都哈哈一笑,好几个都在讲聚的时间提前讲,好准备时间,蒋老五说最好是今天晚上把要说的酒提前喝了,众人跟着起哄,沈念城说好说,到了太平街上喝,他也想看下太平像啥样,耿松说:“今晚我就放倒几个在太平,省得回县城时车子挤”,大家又起哄了几句。

    沈念成跟耿松讲:“倒了那晚上的大石岩你提前讲,我看我走的线路与你们差多少”,耿松答应了一声,就赶上去与大师兄一道,王友明和刀建春见他俩对路是记熟了,就和沈念城一道走在后面。

    他们是沿着营地这边的江岸往回走的,这时缅甸就在他们的右手边,沈念城那天脱困后,为避免参照物不好找而再次迷路,就选择了直接爬升到1447米的交通点,从那居高临下好搜索营地,所以这一公里这段,他就没有走过,有一段爬升,但是比较缓,还有一个安全因素是地图上告诉不了的,就是这面林子灌木少树木小,郁闭程度不高,所以林里光线充足,有随处可以抓持的粗细正好的树枝来平衡身体重心,走到这他才明白那天他是判断失误,往上走造成了时间和体力的浪费,耿松和大师兄说你没有向导,不可能明白这么多细节,所以选择最稳妥的途径这不算错,反而是正确的,大家都在附和耿松和大师兄,听得沈念城又高兴起来。

    山势在较快地拾升,耿松他们带路,也在明显地向左边山坡上爬和绕行,约走了四五百米这个样子,他们走进一个丫口,在这的坡成了一个山峰,变得陡峭起来,耿松说:“沈哥,这个山靠江那边就应该是你那晚上住的那个岩子”,沈念城驻足看了一会也予确定,耿松说:“这个是不会错的,这边只有这个高峰,临江有七八十米,要不要爬上去看一下?”

    沈念城说:“算了,赶路要紧”。

    他突然想起了那个逃犯,其实他那时的心情跟逃命是一个样的,恐惧是充斥的,但为活下来就敢挺而走险,反过来对于局外人是理解不了的,也是这类人和事对于常人的危害性,他把感想说出来,大师兄说:“一样的,我也很理解那个人。”

    他说他和老黄在缅甸被老缅兵追的时候,他俩与其他人跑散了,行李也丢了,“那时没这种双肩包这么方便。”他说那时又累又饿,那时如果遇着一个带吃的人,语言不通也会抢的,后来遇到的是四五个缅甸人,他们俩才不敢抢。

    后来在山腰一户人家的园子边偷了一个老南瓜,跑开了一两里路后两个人才停下来,砸开南瓜分了吃了才有力气了。大家听了都默不做声,气氛有些沉闷,耿松想带头唱支歌,但看见沈念城朝那个岩子的方向回头望,他就没作声,就陪着他往前走,大师兄对沈念城打趣说:“等电站修好了,在岩子那儿盖一个纪念馆,写着沈念城当年落难处,你说给好?”

    大伙才开始笑起来。

    过了这段,回程开始容易了,因为明显能看见他们进来时用刀砍开的路线,砍开了也就没有荆棘藤蔓的勾刮带,也易看清路径,速度也就快了。

    那天沈念城一个人走的路线,其实也在这条路线的附近,甚至是上下交织过,那天如不下雨,光线如果又好的话,沈念城是能找到与他们这条重合的路线的,沈念城哈哈一笑。

    森林的危险首先是迷路,迷路了造成心烦意乱,然后造成体力消耗,越消耗心越烦体温越低,然后脱水,失温,然后倒在那儿等死,其他的比如摔倒,被野兽咬的可能性也有,单独一个人的可能性大,一队人马只要不迷路就不怕。

    走着走着,周庆靠过来说:“沈总,其实你是很厉害的一个,一个人迷路了走得出来,我们在缅甸迷路都是被人带出来的,你不简单的,缅甸野人山那个树林,其实还没得我们这边的密,他那个只是方圆范围人家户少一些”,沈念城问他在缅甸呆过多久,他说讲不清了,他指着大师兄说:“反正大师兄在的场合我都在着,出来也六七年了,那时候我才十五岁,现在都胡子拉碴的了。”

    这样算他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见沈念城端详他,他笑着说他80年5月份的,才24虚岁,只是生活磨难多了,“所以长得有点老气”,他笑着说。沈念城问他结婚了没有,大师兄接话说:“结了,去年结的,入赘在旧城”,沈念城问:“是傣族家吗?”

    周庆说是汉族家,已有一个一岁的儿子了。

    沈念城深吸了一口气,在他后面走着,这个小子看上去成熟得多,也聪明得多,他虽不高但肩膀宽阔,面容秀气白晰,在云南白皮肤是深受姑娘喜欢的,他目光越过周庆的头和肩,发现已在下坡,从树冠的缝隙中能看见江的对岸了,又走了一段,耿松说:“要到了!”

    只见前面豁然开朗,一片的绿草,满目的蓝天,七八棵龙脑香树耸立其间,老屈的棚子前,那块平地上,站着一高一矮两个穿迷彩服的人,高的是余连生,矮的是方宏,方宏大声说:“沈总,我们早就恭候了。”

    沈念城和耿松快步走向前去,方宏是客,耿松把他留给了沈念城,自己去和余连生握手,沈念城则去跟方宏握手,先是单手,然后是双手,然后是一个友好的拥抱,方宏一脸笑意,大声地对大家说:“受所里的领导委派,我代表我们太平边防派出所带领大家安全撤离边境线,回去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国庆节!”

    沈念城大声介绍说:“这位是方宏警官,他昨天就去过我们的二号营地,接警察勘,今天,还没恢复疲劳又来接我们,大家鼓掌感谢。”

    沈念城等掌声略一停顿,又介绍余连生:“这位大家见面少的余师余连生,是我们公司的股东,也是即将成立的电站指挥部的办公室主任,他退休前是老林业公安,余江县森林区的活地图,以后打交道的时候会更多,大家也鼓掌感谢他的辛劳。”

    大伙又一阵鼓掌,沈念城拉过耿松过来,把他介绍给方宏:“这往是耿工耿松,我从贵州带过来的技术骨干干部,他的家离左教导员家更近,他也是即将成立的指挥部的工程部的主任!”

    耿松急忙抢上去跟方宏握手拥抱,并问方宏:“方警官也是贵州人吗?”

    方宏说:“我是四川宜宾的,贵州四川本一家嘛!”

    大师兄一听方宏是四川的,叫了声老乡就上来与方宏握手:“我是内江的”,沈念城连忙向方宏介绍说:“你这个老乡,是我们这次测量工队的队长和召集人,蒋绍成,是众人的大师兄,他身后的弟兄们都是四川的。”

    他又专门介绍了大师嫂:“这位是蒋队长的夫人,也是四川的”,大师嫂羞得脸红了,那手伸也不是缩也不是,但看得出来她很高兴,方宏向她和大家拱手打招呼连说嫂子好老乡好,把气氛又带到了。

    方宏说:“沈总说话总结性特别好,”他指着小刀和王友朋说:“两位班长入伍在四川,也的确是半个老乡。”

    他跟沈念城讲:“以后有机会搞警民共建的时候,还要请沈总给我们上野外生存课”,沈念城说:“好,也要叫上余主任讲课,他更是山林通”,余连生说共同学习,他拉了沈念城指着他几棵龙脑香树说:“上回忘介绍了,这个树是这边雨林的标志性树种龙脑香树,当地叫它云香树,是一个宝”,大师兄说:“那要保护好哟”,方宏问:“余主任,砍了这种树要判实刑吧?”

    余连生伸出巴掌说:“至少五年以上,余江有过案例的”。这时方宏转向沈念城说:“沈总,那我们出发吧?”

    沈念城说:“好,出发!”

    方宏上车发动,发动了又把座位让给余连生,余连生客气了一下就坐上驾驰座,大家也井然有序地上车入座,车便咆哮出发。

    这车是一辆全驱动的专用巡逻车,动力强劲,在余连生手里简直是如虎添翼,比上次送沈念城时的感觉又多了动力蓬勃,方宏可能来的时候就感受了余连生的车技,所以他在车上专心注意余连的操作,车在这条崎岖路上虽然上下起伏,但轮子几乎没有落空砸下过,没有颠簸起来的弹跳,这在又满载又上坡的情况下的确难以做到,又看得方宏心服口服,等上完坡后车往格夺寨的相对平路时,他才有空跟沈念城讲,左教导员在乡上安排了晚饭,请测量队的全体撤量人员吃饭,吃完又送回县城,沈念城连声感谢,他低头对方宏说:“但是你们请客,我们买单,我们的经费比你们宽裕,审批也简单。”

    他见方宏又要异议,沈念城说:“你一定要听我的,否则这饭我们就不吃了”,方宏连忙说好,沈念城才舒心起来。

    大师兄和他一众的兄弟也感动不已,大师兄说:“我们也是搞修建出身的,以后所里面和私人房屋,有修修整补的一定要讲一声,我带人义务来做做活,你们对我们简直是太好了,不啷个是无以为报呀!”

    他的弟兄们也出声附议,气氛很让人感动。老百姓就是个投桃报李的品性,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报你一丈”,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特别是在中国的官民之间,短短两天时间,武警形象从大师兄心中的保安团到亲如一家,就基于往来的援手和助力,老人家教导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所言非虚,虽然是边防武警来做的好事,但平民百姓会寻根溯源去说党政的好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