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天国的陨落
在太平军弹尽粮绝之下,清军最终用地雷崩城,其间自己人也炸死数千。
城跨后,清军挥刀杀人,与太平军展开血战。
最终,近两万名太平军皆在城内战死。
林启容本人也在巷战中战死。
事后,清军剖尸验腹,发现许多太平军腹内粒米皆无,全是野草和青菜。
为此,胡林翼感叹道:“九江之贼,剖腹皆菜色。三日无米,究能坐困。兵不如贼,其理难通。”
作为徽赣门户的九江坚城一失,太平军的重镇安庆暴露于外,岌岌可危。
咸丰七年,出走的石达开本人率大军正在安庆,但他对于江西太平军节节败退的局势置之不理,自顾率大军进入浙江往福建方向移动,以至于瑞州、临江、抚州、吉安等战略要地皆被清军所克,太平天国在江西的失败成为定局。
那时候,洪秀全后悔莫及,忙把两个哥哥削去王爵,又派人送“义王”金牌到石达开营中,乞求他回援。但石达开已经寒心,置之不理。
洪秀全只得选拔新的将领,升陈玉成为“又正掌率”,升李秀成为“副掌率”,把杨秀清之族弟杨辅清以及韦昌辉亲弟韦志俊统统任用,大有不计前嫌之意。为重整旗鼓,洪教主恢复了早期“五军主将”制度,封蒙得恩为中军主将、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左军主将、韦志俊右军主将。
陈玉成于咸丰八年与韦志俊率军一起在湖北攻占麻城,直逼武昌。
李秀成方面,提军出南京后,拼死抢回为清军占领的和州,并乘胜攻克全椒、滁州等地。
同年,陈玉成自安徽潜山出发,李秀成从全椒出发,二人于乌衣会师,一起合击德兴阿所部清军,杀清军数千人,得胜而前。随即乘胜至江浦西北的小店,一鼓而下浦口。
九洑州方向的太平军借势渡水来帮战,三方合力,在浦口杀掉清军兵将约一万多人,二破江北大营。继之,江浦、天长、扬州,六合尽入太平军之手。
至此以后,朝廷裁撤江北大营建制,江北军务统由江南大营的统军和春辖理。
太平军摧跨清军江北大营,克捷连连,但在庐州却遭了很大压力,湘军勇将李续宾率军赶往庐州会援。至十一月间,李续宾及所部六千余人在庐州三和之役被太平军歼灭,锐气顿减。
太平军破江北大营之后,江南大营的威胁扔在,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扔仍处于清军包围之下。如此,李秀成想出“围魏救赵”之计,他自率一支大军自浦口杀向芜湖,然后与他的堂弟左军主将李世贤分别往浙江行进。连陷安吉、长兴、湖州后,李秀成留李世贤一军留守湖州一带做牵制之用,他自己提一军冒穿清军兵服,沿莫干山东麓,直向杭州杀去。
各路军势如破竹。
5月5日,天京城内外太平军十余万人里外冲杀,把得胜门至江边是清军数十座营垒尽数踏平,一上午就杀掉清军一万余人。
清将张国梁派军驰援不得进,就拆毁上方桥,准备固守城东的小水关大营。
结果,太平军当夜集军猛攻,火药轰发,杀声阵阵,奋不顾身地四面杀至,江南大营第二次被太平军击垮。
江南大营第二次被击溃,统帅和春自杀,勇将张国梁战死,清廷陷入困境。
和春之死,给予了曾国藩和湘军最大的历史机会!
湘军首领曾国藩因为是汉人关系,为清廷所忌,一直不得重用。
和春自杀后,时任两江总督的何桂清也像兔子一样狂逃不止,太平军凭锐乘胜,连克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江阴、嘉定、青浦、松江等地,整个苏南地区除上海以外,基本都为太平军所占领。
如此大溃之下,江南地区急需一员德高望重的官员代替何桂清充任两江总督,于是朝廷想到了胡林翼。幸亏时任协办大学士的咸丰宠臣肃顺有才略,他劝皇帝说:“湖北之事,全赖胡林翼,不可轻动。不如用曾国藩为江督,如此,长江上下游均有得力之人。”
江南大营的二次得破,太平军上下情绪高昂咸丰十年5月15日,李秀成自统数万大军东征苏常地区。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除上海弹丸之地外,苏南所有地区尽为太平军攻克。
苏常不仅仅是赋税大区,又为数省咽喉要地,至此,这一广大地区每年近200万石的漕米供应,再也抵达不了满清统治的北方地区。而太平军方面,由于手中钱多粮多,可以大量从洋人手中购买新式武器,又可以养大量新兵,所以,李秀成得意扩军充众,不断壮大力量。
咸丰十一年底,李秀成率领20多万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署布政使麟趾、按察使宁曾纶、提督饶廷选、总兵文瑞等数十大员,不是自杀就是被杀,布政使林福祥等人被活捉。
坚守内城的杭州将军瑞昌这次再无上次好运,太平军利用人海战术,踩着叠尸攻城,终于攻陷杭州内城,瑞昌等将领自杀,几万满人兵眷皆被屠戮一空。不过,李秀成敬重巡抚王有龄的为人,厚殓其尸,给船十五支,白银三千两,释放其亲兵五百人,让他们船载王巡抚棺木回乡安葬。
浙江广大地区的丧失,对清廷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打击,这意味着每年100多万石漕粮的断绝和军储之资的进一步匮乏。
先前江南大营存在时,浙江每年可供70多万两饷银,所以,杭州等地一失,曾国藩大叹其穷,悲叫“东南饷源日涸”。
由于浙江与江西、安徽为邻,杭州等地的丧失严重威胁到清廷在江西、皖南的统治。
宁波被太平军攻陷后,清廷更是紧张得要命,因为如此一来,太平军即可入海,北攻北京,南攻广州。
太平军在重新取得胜利的时候,于咸丰十年秋第二次西征。
陈玉成率北路军,连下霍山、英山,挺入湖北,占领蕲水、黄州。黄州落入太平军之手,此地离汉口仅仅一百多里。
太平军南京的一支由侍王李世贤和辅王杨辅清率领,在安徽宁国府、徽州、休宁一带进展顺利。
李秀成的一支部伍由于天气原因出发较晚,于10月下旬才自太平府出发,于年底攻占羊城栈领,特别接近在祈门扎大营的曾国藩。
当时,曾国藩真是险过剃头。由于太平军离营地仅80里远,手下兵少,又无险阻恃凭,曾爷只能故技重施,立刻写下“遗嘱”做自杀准备。
可巧的是,曾爷的“遗嘱”几乎每次都成了“救命符”。
李秀成鬼使神差一样绕祈门不攻,直接去了江西,曾大人又从地狱门口返转回来。结果这次李秀成犯了个战略性错误,误信了洋人的话,李秀成到达武昌县之后,英国汉口领事金执尔借生丝被扣事件来交涉,劝李秀成不要进攻武昌。李秀成信洋哥门儿,他又不知道陈玉成部队的情况,就托金执尔带两封信给干王洪仁玕和在黄州的赖文光。
结果不必讲,金执尔假装应允,转头就把两封信销毁,消息根本没有送达。
二次西征的太平军出发后,洪秀全洪天王在天京不仔细研究行兵布阵和战略指挥,反而连下了两个诏旨,大肆宣扬他两个“吉梦”:一是梦见收取大批城池土地,二是梦见自己打死了六只猛兽。真不知是愚民还是自愚。
陈玉成舍武昌不攻,太平军的二次西征,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意义。
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安庆之围。
安庆乃“吴楚咽喉,江淮腰膂”,正处江西、安徽、湖北要冲之地,军事地位极其重要。
如果守住安庆,实际上就能把住了天京上游的大门。
而且,太平军如果守住这块宝地,不仅能扼控湘军东下的势头,又可保住巢湖地区的大粮仓,所以才有这么一说:“安庆一日无恙,天京一日无险。”
咸丰十年,曾国藩任钦差大臣,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号令统一,筹饷较易,湘军势力大为扩充。
曾国藩、胡林翼二人对安庆志在必夺,两人审时度势地订制了军事计划:以安庆为必夺目标,曾国荃主攻安庆,多隆阿主攻桐城,李续宜率军在青草塥充当后备队,接应诸军。与此同时,清军在英山、霍山一带广修碉垒,以防太平军出奇兵突袭。即使清军一方计划如此周密,如果李秀成、陈玉成的任何一支军队攻逼武昌,失去大后方的清军必定因阵营大乱而自安庆回军,那样一来,安庆之围可不攻自解。
正是陈、李二人纵武昌不攻,战争往来之中,太平军一方逐渐由主动变为被动。
咸丰归天后的一个月,曾国荃包围安庆,曾国荃素以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
如果这时太平军里应外合,清军会陷入被人反包围的窘境。
但由于太平军外援进不来,清军又殊死进攻,赤岗岭大据点终于为清军攻克,四千多太平军被杀,安庆城外丧失了一个重要屏障。
安庆终于9月5日被清军用地雷炸毁城墙后攻破。
安庆之失,原因诸多:
其一、太平军“二次西征”的战略毫无新意,其实就是抄袭二破江南大营那次的“围魏救赵”之法,即几路军合击武昌,攻清军空虚之地,基本谋略是想诱调安徽境内清军出境回救武汉,以缓安庆之围。对此,曾国藩一眼看穿这是太平军仍“抄写前文”之策。太平军谋略之陈旧,使得清军得以沉着应付。加上太平军诸路在武昌未能果断进攻,致使牵制和诱引安徽清军的计划完全落空。
其二、二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等人倾意东进,陈玉成部也在东线滞留,西线的湘军得以从容逼近,进围安庆,二次西征为时过晚,已经种下安庆之失的败因。而且,李秀成固执己见,坚持从长江南岸进发,洪教主要他“扫北”,二人相拗,内部不谐。
其三、太平军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在军力占极大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像样的统一指挥,巨掌化为散指,轻举妄动,率意出击,散漫后退,而作为主力军之一的李秀成部竟然在武昌兜绕一圈后扬长而去,完全置安庆于不顾。反观湘军,曾国藩一统指挥大权,江南江北清军协调一致,步调一致,未雨绸缪,最终毕其功于安庆。
其四、陈玉成等人心急,犯了速战速决的冒失错误。此举正让安庆周围清军得以从容不迫地施行围城打援战略,一口一口吃掉太平军来援之军。假使陈玉成当时能冷静下来,不恃气,不凭威,在从外线凭优势兵力对安庆等地围城清军采取大包围的同时,率先进攻挂车河一带清军,安庆城外的清军势必会撤围反顾。
如此一来,清军先前精密的内外濠垒完全丧失作用,反而会受太平军牵制,处处落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历史总是不能假设,陈玉成急躁求成,直接进攻安庆,人肉终不敌深沟高垒和密集如雨的枪林弹雨,一挫再挫,最终反攻为守,自困愁城。不仅安庆失掉,他本人的性命也丢掉。
天京方面,深居简出的洪秀全听说安庆失守,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把陈玉成、洪仁玕革职。
洪仁发、洪仁达等人又落井下石,在洪秀全面前极力打压洪仁玕等人,至此,洪氏亲族帮重新在天京掌权。
不仅如此,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弱化李秀成、李世贤兄弟的威权,洪秀全开始了始无前例地大肆封王——一下子封了二千七百多个王!
王爷虽然骤增,但还是有等级差异的。
对在外奋战的将领们,这显然极为不公,卖力的遭处罚,劳逸者反而获封,太平天国政治腐败问题已极为严重。
年轻气盛的英王陈玉成,由于受到处分,心烦意乱,枯守孤城。坐困庐州之内,昔日威风八面的陈玉成无计可施。
大凡英雄落魄,自是一步一个错,越行越气短。最终被金小楼所擒。
纵观陈玉成一生,对“太平天国”劳苦功高,但在最后关键性的安庆保卫战中失误多多。
其一、捣溃清军江南大营后,应提军入安徽,而不应在江浙作无谓逗留。
待安庆清军合围他才回皖北,已经大势失控。
其二、枞阳一战,本应拼死苦攻,他竟一试而弃,失去自信。
其三、在舍武汉不打的情况下,他应该集大军全力入安徽,集中精力解安庆之围,可他却散军于黄州、随州等地,四散分布,削弱了军力。
其四、退守庐州后,更不应该遣扶王陈得才等人西征,分军散势,再无重振之理。所以,从战略上讲,陈玉成的安庆指挥犯下诸多不可饶恕的错误。
自安庆失守,庐州失陷,无为州又为清军所攻占,运漕镇、东关镇、和州、西梁山、芜湖、秣陵关等地相继丢失,太平军完全丢失了安徽这一重要的粮食基地和税赋基地,加上当时李秀成短视,只专心一意在苏浙经营,终于让曾国藩实现了他“欲拔本根,先剪枝叶”的目的。
陈玉成之死,象征着太平天国短暂的盛势时期的结束。
1859年秋,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华尔来到上海,结识了中国“泰记银号”经理杨启堂。
杨是洋务通,他逐渐与华尔熟络起来。
由于当时上海正处于被太平军进攻的前夕,当地朝廷和当地洋人都十分紧张。
华尔抓住机会,与杨启堂等中国银庄老板们达成协议,准备筹组一支完全由洋人组成的雇佣军,用来与太平军作战,“保卫”上海。
1861年,华尔在李鸿章等人的扶助下,与副手白齐文和福瑞斯特以中国兵为主力组织新的洋枪队,初招1400名中国兵勇,200名菲律宾士兵,西方教官近一百人。
同治元年春,洋枪队归江苏巡抚李鸿章节制。李鸿章非常重视华尔的常胜军,提供一切便利扩充,此时华尔的洋枪队已有五个步兵团、狙击枪兵一个团、四个重炮中队、两个野战炮中队。在对付太平天国的力量中,又加入了洋人。
同治元年春,曾国藩再以曾国荃率湘军主力沿江进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以左宗棠部及李鸿章新募淮军进攻浙江其它地区。
同治元年初,李秀成又率军由杭州水陆并进,直趋松江,并乘胜向上海城区发起新的进攻。
湘军对太平军取大包围之势,曾国荃部进至天京城下。为急于解围,洪秀全严催李秀成等“十三王”率并兵自上海、浙江前线回援,于天京城外与湘军大战四十五日,未能破围。
李秀成建议洪秀全“让城别走”,被拒绝。
随命李秀成取道江北,远攻敌后,此举不仅未能调动湘军,自己的兵力反遭重大损失,苏州失守。
李秀成在苏州失守以后只率数百亲随狼狈逃回天京,但天京也在半年后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