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曹家逆子 > 第1899章 投笔从戎

第1899章 投笔从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凡事都有两面性,征兵也是。

    下邳城还有个地方有充足兵员,便是徐州大学。

    徐州大学由浮屠寺改变而成,是曹昂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大学,建校已有十年之久,毕业学生超过两万,为大魏各行各业提供了无数人才,目前在校学生高达五千人,校长由刘洪的长子刘防担任。

    学校管理严格平时禁止外出,但不包括即将毕业,开始找工作的大四学生。

    徐州大学不管名气还是实力都仅次于京一大,属于高等学府,毕业都是包分配的,但人各有志,不是每个毕业生都愿意接受学校的分配,也有自己单干的,毕竟这几年流行大学生创业。

    大四几乎没课,学生们没事便去城里逛悠,早上广场一幕自然没能逃过这群好事者的眼。

    学生有学识有口才,又初生牛犊满腔热血,这种时候自然不甘落后,回到学校一鼓动,全校学生瞬间起义,扔掉书本就要投军。

    “我辈学子修身齐家,外御其辱,如今贼兵进犯家国有难,连百姓农夫都知道投身军旅,保家卫国,我等身为孔孟之后,焉能躲在校园乐的清闲,诸位同窗,可有人愿随我投军?”

    “值此家国危难之际,不投军妄读圣贤书,走。”

    “朝廷建校养士十多年,为国效力的时候到了,我愿效仿班定远,今日投笔从戎,血浴疆场,纵死无悔。”

    大学生群情激昂,宛如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炸,扔掉书本就要下山,校长刘防得到消息前来阻止,被学生们用以班定远为首的儒生投笔从戎的故事怼的哑口无言。

    关键他一张嘴说不过五千张嘴啊,眼看着再阻拦下去学生就要踩着他的尸体踏过去,刘防只能好言安抚,说大家报国的心是好的,但方法不可取,军人最重要的是服从,想要抗敌必须服从刺史府的统一指挥,让大伙先在学校待着,他去请示刺史大人。

    学生虽然冲动却也不是不讲理的主,加上校长本身的威望暂时将他们安抚了下去,但刘防也不敢拖的太久,安抚完学生立刻下山寻找刺史胡质商议对策。

    胡质正忙着清点库房,为新兵筹备武器铠甲,得知刘防赶来急忙出库接见。

    兵器库外,见胡质从库房里出来,刘防立刻迎了上去,苦笑道:“我的胡使君,终于找到您了。”

    非常之时胡质自然不可能躲在办公室里喝茶,具体去向也不可能向无关人员汇报,刘防为了找他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胡质将沾满灰尘和污油的脏手在衣襟上搓了几下,展颜笑道:“刘校长不在学校待着,找我做甚。”

    刘防苦笑道:“我也想待着,但得待的住啊,学生们听了您的演讲集体罢课,嚷嚷着要学班定远投笔从戎,拦都拦不住,如何处置您给拿个主意吧。”

    胡质愕然,愣了半晌才问道:“你确实他们是想参军,而不是趁机翘课?”

    刘防:“……”刺史大人你可真幽默。

    刘防苦笑道:“不管什么原因,现在集体罢课了,是同意还是拒绝,您给个准话行吗?”

    胡质苦笑道:“汉军还没来呢,下邳远没到即将被攻破的危急关头,他们不好好上课凑什么热闹。”

    刘防无力的说道:“年轻人嘛,你懂得。”

    胡质思忖道:“当然得同意,不能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但也不能太放纵他们,大一的学生年纪小不懂事,让他们乖乖在学校待着,大二以上的学生集结起来等我命令,学校每年都有军训,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刘防笑道:“好主意,拉一批打一批,如此既遂了学生的意,又告诉学生刺史府有规矩,不会由着他们的性子胡来,我这就回去处理。”

    拉拢分化是上位者最擅长的手段,对付学生更是无往而不利,刘防赶回学校将消息一公布,大二以上的学生瞬间兴奋,纷纷赶到操场站成队列,静等刺史府命令传来,大一新生自然不满,但再不满也老实憋着,刚入学的新生想跟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一起闹事,学校可不惯着你。

    大二到大四的学生加起来有近三千之众,胡质将这群人一股脑全扔给了陆逊,让他带着出城历练历练,加上征调来的警察,陆逊手中兵力超过五千,兴奋的陆逊当场鬼嚎两嗓子。

    陆逊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将警察和学生集中起来挑选一番,留下四千人编成两个团,在广场上加紧训练让彼此熟悉,又给他们发了铠甲武器,带到城墙上对着护城河开枪放炮,时间太紧不求他们打的有多准,会开就行。

    好在警察也是纪律部队,学生更是年年参加军训,枪炮的基本原理还是懂的。

    如此折腾到晚上,吃过晚饭让大家休息,七点睡觉十一点起床,带着胡质准备的物资悄悄溜出城,赶往泗水河畔布防。

    这四千人毕竟不是正规军,数量又远逊于汉军,正面交战肯定是打不过的,但玩玩埋伏,出其不意定能给汉军一个沉重的教训,而且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装备好啊,下邳城里别的没有枪炮管够,虎蹲炮迫击炮带了八十多门,汉军那种六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足有十二门,全部打出绝对够汉军喝一壶的。

    陆逊走了,胡质不但没有清闲反而更加忙碌,百姓投军之心太过积极,尽管刺史府设置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依然没拦住他们火热的心,报名参军的人多如过江之卿,下班一统计,召来的新兵高达八万之众,这个数字吓了胡质一跳。

    仔细想想也能理解,下邳作为发达的商业城,外来人口太多,经商做买卖的肯定都是身强力壮,推腿脚利索的年轻人,老头老太太他也出不了远门不是,所以下邳城的兵源相当充足。

    看着桌上的新兵花名册,胡质竟生出一种凌统跑来送死的感觉,他才两万人,怎么攻得破下邳城?

    感慨完毕,胡质开始归类,种地的分为一批,商人为一批,工人为一批,分成三个梯队。

    如此区分也有其道理,种地的百姓老实听话,让干啥就干啥,不怕苦不怕累,可以放心使唤。

    商人走南闯北见识多,脑子比较活泛,擅长处理突发状况,可以当个参谋指导员啥的。

    工人就更好了,工厂实行的都是半军事化管理,平时集会做早操,日积月累下来,工人都有了基本的组织纪律性,稍加训练就能成为新兵,几场战斗打下来就能变成老兵,八万大军在手,胡质有信心让凌统在下邳折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