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道德经》
阴阳道弟子没有其他任何的不好的表情,而是满脸笑容地看着他们。
陈至圣魏学正等相视一眼。
魏学正和周齐上前与这名阴阳道弟子交涉。
魏学正毕竟是儒家学正。从身份地位上来说也是相当高的,也是齐国大夫。由他出面再好不过。
而周齐是风纪部的执法人员,这件事情是他的工作范围之内,他也应当出面,而且风纪部对稷下学宫各大学派都有权力调查。
这样的事情周齐必须要出面。
“儒家书院学正魏存古和风纪部周齐风纪,共同拜见贵道贤人赵庚赵兴兄弟,还请通传。”
阴阳道弟子看看几人。
“诸位请稍等,我去通传,只是祖师毕竟身份高贵,还需些时间。请各位在一旁稍事歇息。”
然后他又指了指,一旁为客人准备的接待室。
“我带你们过去,还请你们稍等,待我通传之后,我将祖师的决定告诉你们。见与不见都是祖师的想法,万一有什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这名阴阳道弟子引着魏学正他们到了休息室,然后便出去通传。
韩元基和陈志胜说话。
“至圣呀,你究竟知不知道孔丘大宗师的身份,他是什么时候的人物?或者他是什么时期,哪个国家的学者。”
韩元基很想知道孔丘的行踪,但是既然孔丘没有明说他的身份,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思量韩元基也不好当面询问陈至圣。
只好旁敲侧击去寻找孔丘的行踪。
韩元基对孔丘的崇拜,远不是在场的其他人能够理解的。
韩元基一直走在儒家现今道路的尽头,他本人也一直为儒家的出路寻找方向。
但是始终没有结果。
忽然出来的孔丘大宗师,就像一盏明灯,让韩元基十分欣喜。
虽然他已经得到孔丘大宗师的《春秋》。
而且儒家书院还得到了《尚书》。
但是是人就有贪恋之心,更何况在理想上的追求。
韩元基的追求就是儒家能够有更多的理想之路。
他今天看到孔丘大宗师的理想之城。
大宗师六部典籍构建起来的理想之城。
有了《春秋》和《尚书》,但是韩元基还想着《诗经》《一经》《礼经》和《乐经》。
他刚刚抽空看了《春秋》上的一些文字,就可以看出其中十分玄妙的道理。
可以说是儒家无上宝典,是每一位儒者的追求。
这就让韩元基生起了再看其他四部经典的心思。
韩元基想要看其他四部经典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一点陈至圣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只是陈至圣心里现在有一个想法。
这个世界虽然没有诸子百家的那些名动一时的圣贤。
但是这个世界会不会还有他们的轨迹,或者他们也在这个世界出生了,但是却没有成长到历史上的高度。
陈至圣很好奇,也想探究一下。
既然韩元基有这个想法,那不如试探一下,也没问题。
反正孔丘只是十分钟的体验卡。
陈至圣想到这里就对韩元基说。
“祖师,我确实不知孔丘大宗师的出生来历,但是我从孔丘大宗师的言谈举止之中。可以看出带有鲁国的一些痕迹和口音,祖师如果实在想查,不妨从这方面入手,但是不能大张旗鼓地查,只能小规模的查,最好隐秘一些。”
陈至圣含含蓄蓄,没有明说。
“我懂。”
韩元基以为陈至圣不方便说。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陈至圣也是孔秋的孔丘大宗师的弟子,现在如果违背孔丘大宗师的意愿,那是对长者的不敬。
韩元基思量一番对魏学正道。
“存古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记住一旦有什么线索就告诉我,不要叨扰大宗师的生活大宗师既然没有直接显露出他的身份,肯定是有其他的原因。”
“我们不能影响大宗师。”
魏学正也是老而成精的人物,只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笑笑说道。
“祖师放心,我必然办的妥妥当当。只要孔丘大宗师没去理想界隐居,我就能查出来”
几人说话间,那位去通传的阴阳道弟子回来了。
“诸位,我家祖师有请,还请各位随我来。”
说着这名弟子就带着韩元基他们来到门口。
阴阳道弟子说道。
“诸位一定要跟着我走,千万不要乱跑,我阴阳道之内,有各种阵法,和其他很多东西,一旦走错就千万要小心,最好呆在原地,不然就会有危险,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好奇,而引发其他什么误会。”
阴阳道弟子的话明显意有所指,但是众人都没有在意,他们是来拜见阴阳双贤,并不是来找事的。
况且儒家也没有和阴阳道叫板的实力,故意找事,那不是找死吗?
都没有乱动,而是跟着那名阴阳道弟子走着。
不得不说,阴阳道内的布局,确实玄妙,远非其他学派能比。
里面的建筑都阴阳交融,看起来十分和谐,自然有些道家的风韵。
说起来阴阳两个字和道家肯定是脱不了关系。
但是这个世界道家的几位祖师都没有出现。
老子、列子、庄子,杨朱、王禅。
道家五主都没有出现,那么道家的影响就颇深了。
原本应该是老庄之学纵横理想界或者是黄老之学纵横理想界,但是这个世界没有这些学说。
这个世界有阴阳,有太极,有两仪,有四象,也有三才。
归葬、连山、周易,三易之书并没有失传于后世。
当今之世,从三大经典之中领悟出理想道的学派并不在少数。
阴阳道就是其中的翘楚。
这一路看着阴阳道之内的建筑。
这一派不但融合的风水布局,葬术,还有阴阳之类的阵法,其中种种还有很多。
阴阳道二字几乎已经涵盖了后世道门的很多东西。
隐隐有两汉之后的道门影子。
只是陈至圣对于道门的研究并不是很深。
他懂的只是道家的学术。
《道德经》或者说《德道经》这些东西才是陈至圣在后世喜欢研究的。
如果有一天他开启引导道家的任务,该如何入手呢?
陈至圣边走边想。
他的心中模模糊糊的有一些东西已经出现。
引导道家必须要《道德经》。
《道德经》是无上的经典。
既是道家经典也是各派经典,可以说是一部让诸子百家都认可的经典之一。
《道德经》在战国之时应该叫《德道经》后世演化,才成了《道德经》
陈至圣对这部研究得不是究的不是很深,但是其中的很多章节他都是记得清清楚楚。
什么时候将《德道经》搞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