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诸葛亮献计!
沈万三也是面色十分错愕,开口问道:“那……几位的意思是?”
书生轻笑一声:“我等三人想要求见胤王殿下一面,希望沈先生代为引荐一番,在下感激不尽!”
沈万三顿时愣了一下:“你们……要见胤王殿下?”
要知道,一般来说,只要有人去府门求见洛尘的,不管是何人,都会通禀一声,只要洛尘在家或者没有别的事情都不会拒之门外,这在长安城中并不算什么秘密。
可是如今,这三人似乎是想以自己的名义加上一千两去求见胤王,只是不知,究竟有何事!
“钱是你们应得的,此乃天天刷一等奖的奖金,你们想要求见胤王殿下,我会为你们引荐一番,只是……”沈万三突然面露为难之色。
书生连忙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多谢沈先生了,我们兄弟三人,感激不尽!”
沈万三轻笑摇头:“三位,先里面请吧!等我安排好这边事宜,便去找殿下,能不能见得到,就两说了……”
“多谢大人!”
……
长安城外,古道边,芳草已凋残,秋风瑟瑟,儿郎何时还?
依旧是那个古亭,一如当初送别之景,君远行,盏茶以敬,君归来,百官相迎!
亭子中,朝中的几位重臣竟然都在这里,左相苏洵,户部尚书李政,刑部尚书张安易,礼部尚书王森……
当然,洛尘自然不会缺席,最可怕的是,几人竟然没有带任何护卫,朝中重臣皆居于此,却无一兵一卒护卫,确实少见。
这自然是洛尘的安排,有张三丰在一旁,绝对比一个千人队更靠谱,毕竟,张三丰的实力称得上深不可测!
“先生,不知汝以为,如何快速恢复我朝北方经济?”
苏洵与诸葛亮聊了几句,发现对方对治国之道的一些见解竟然让人耳目一新。
听到苏洵如此发问,其余几人的目光亦是一下子投了过去。
诸葛亮顿时面色一凝,沉默了许久开口道:“在下以为,想要恢复北方经济并不难,甚至,还可以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洵顿时面露好奇之色,洛尘却是愣了一下,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却又想不起来。
“你的意思是?”
李政忍不住开口问道:“还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你不会说的是殿下的商行吧?”
众人也是面露恍然之色,原来如此,不过,这倒也是,若是将逍遥商行开遍大夏整个角落,自然是能推动大夏的经济增长!
不过,洛尘知道,诸葛亮绝对不会如此无聊,定然是另有想法!
“诸位大人说笑了,在下说的,并非是殿下的商行!”诸葛亮淡笑着摇头。
“嗯?”
诸葛亮也不在卖关子了,直接开口道:“开凿运河!”
诸葛亮轻轻吐出四个字,众臣顿时面色一惊:“运河!”
洛尘猛然抬头,目光惊讶无比,却带着一丝恍然大悟的样子,一旁的郭嘉若有所思。
“你还真敢想啊!”苏洵苦笑着摇头,脸上的惊容依旧未曾褪去。
“开凿运河,这还真是个好主意,只是……”李政也是摇了摇头,轻声道:“这可堪比修筑荡天涯的大工程啊!甚至犹有过之,劳民伤财啊!”
王森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洛尘却是笑着看向诸葛亮:“孔明,你详细说说!”
诸葛亮看到洛尘并没有表态,微微点头,轻声说道:“诸位大人都知道,我大夏南北纵向深,自北方天龙城指南方荡天涯,跨度足足近一千五百公里!”
“若是一人快马加鞭,至少也需要七八日,甚至,若是考虑到马力,十日也未必能到达!”
诸葛亮话至此,众人倒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大夏疆域,本就如此。
“但是……”诸葛亮扫视一圈,轻声道:“若是开凿运河,与通天河相接,北至天龙城,南达荡天涯,如此一来,一条运河足以将我大夏南北连通!”
洛尘点了点头,笑道:“孔明言之有理,要知道,一个地区经济繁荣必然少不了贸易,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便是商品流通!”
洛尘是个文科生,他解释的时候,自然免不了用一些后世名词,苏洵几人也是听了个一知半解!
“殿下,何为商品流通?”徐昌疑惑开口道。
洛尘笑着摇头:“简单来说就是买卖!”
李政点了点头,诸葛亮继续说道:“不仅仅是在经济上,哪怕是文化习俗,甚至是朝廷对南北两方的掌控也可以加强!”
诸葛亮刚说完,苏洵顿时面色一喜:“不错,若是真的开通运河,那么朝廷官员完全可以从长安走水路,两日之内,便通南北!”
“正是如此!”诸葛亮含笑道:“况且,北方多干旱,而南方多洪涝,一但开通运河,大肆开辟支流,不但可引水灌溉,还可应对洪涝!”
“对啊!”李政拍案叫好:“这样一来,开凿运河,不但对经济,文华有深远的影响,甚至就连农业也能得发展啊!”
“军事呢?”洛尘突然开口问道。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轻声道:“一但北方有变,长安的援军走水路,两日之内,抵达天龙城!”
“好!”
徐昌眼中尽是激动之色:“若是顺风的情况下,大军一日半便可抵达天龙城啊!”
众臣顿时惊叹连连,一条运河,竟有如此多的益处,如此一来,确实直的深思熟虑一番!
“这样,几位,待江公回来之后,我们商议一番,若是可行,一同前去面见陛下!”苏洵开口提议道。
众臣皆是面露激动之色,唯有李政冷静下来之后,满脸的苦笑:“我说几位大人,你们想的太美好了!”
“开凿一条运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关乎国计民生,如今国库无银,难道要我们几个亲自去挖吗?”
李政的话如同冷水浇头,直接浇灭了他们心中的热情,苏洵长长一叹:“是啊!哪怕人力物力充足,至少也要三五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