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
191年,濮阳,袁熙大营。
“我军将驰援洛阳,诸位可有良策?”在临行之前,袁熙召开了军事会议。
张纮当先出列,“公子,我们可兵分两路,一路走官渡趋虎牢,一路走水路临孟津,如此,我军可万无一失。”
“公明将军,你意下如何?”袁熙又看向了徐晃,毕竟,他可是军中宿将。
“吾赞同先生之见。”徐晃正色答道。
袁熙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又如何布置兵力,哪一路为主,哪一路为辅?”
张纮又是第一个发言,“公子,我军行动,当以陆路为主,水路奇袭为辅。”
“兵力多少?谁为大将?”袁熙不可置否,随即环顾众人,“谁主攻陆路?”
众人一片沉静之后,徐晃沉声应道,“公子,徐晃愿主攻陆路。”
“兵力几何?”袁熙又淡淡问道。
徐晃抱拳保证道,“六千足矣。”
“很好。”袁熙很是欣慰,他随即又问道,“水路奇袭,有谁谁敢走一趟?”
“末将张辽,愿走水路。”这时一个高昂的声音响起,不是别人正是张辽。
~~~
一切都安排就绪,但中途出了些意外,袁熙把徐晃,留在了虎牢关。
起初徐晃认为,这是对他有意见,然而事实证明,张纮的想法是对的,西凉军的徐荣,确实偷袭后方了。
所以,主攻的事情,只得袁熙亲自去了,这不是他不信任徐晃,而是他担心徐荣,别的将领守不住。
至于张辽那边,一切按照预定计划进行,西凉军中也就徐荣,值得袁熙防备一下,其他人那就算了。
。。。。。
一个悲壮的英雄,比起腹黑的奸雄,更加让人动容,更加让人共情。
这是,属于男人的浪漫,前有项羽后有孙策,引得江楚人杰竞折腰。
袁熙:小霸王孙策,吾之劲敌也,当以长江囚之,不可使其北上!!!
这就是,宣武帝让袁买,死守合肥的原因,孙策若北上中原,那将不可复制,这是袁熙很担心的事。
孙策想要北上,必征两淮之地,袁熙想要遏敌,也必守两淮之地。
袁熙很讨厌孙策,但也很欣赏孙策,不过两雄并世,只能活下一个。
那个人,要么是枭雄袁熙,要么是英雄孙策,天无共主、地无二王。
。。。。。
“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非田丰而谁?”袁绍垂死之际,床前托孤。
197年,袁绍兵败白马。
袁绍留给了袁熙,几位辅政大臣,以田丰为首,佐以高柔、高干,军事的沮授、淳于琼,政务的逢纪、许攸。
至于堂兄的袁遗,被授予临机决断之权,上以匡袁熙,下以斩佞臣。
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帮托孤重臣,袁熙这才得以,迅速地掌控河北。
由于审配成了,袁尚的老丈人,为了河北的安稳,袁绍没有将其纳入,托孤重臣之列,只是掌管钱粮器械。
不过,袁绍是有远见的,后来袁尚反叛邺城,便是从审家突破的。
。。。。。
199年,袁熙返回邺城。
审琪一把鼻涕一把泪,向袁熙求饶道,“大将军,大将军饶了我吧。”
“你鼓动我三弟叛乱,是谓不忠。”
“你抛弃我三弟而去,是谓不义。”
“你违背审配之良言,是谓不孝。”
“如此不忠不义不孝之辈,我留之何用?”袁熙冷然地,唾弃着审琪。
“大将军,大将军我错了,我错了,饶了我吧。”审琪匍匐在地不断求饶。
“主公,他可是审配爱子。”高柔怕袁熙意气用事,他赶紧出来提醒道。
袁熙深深吸了口气,语气冷然说道,“天下之恶一也,我不能让审公蒙羞,也不能让审家,因他而灭门。”
“大将军,大将军你不能杀我,你不能这样对我。“审琪情绪异常激动。
“仲康,留他全尸!!!”袁熙摆了摆手,招呼许褚进来,将审琪正法。
“诺!”许褚应声领命,他上前用力一提,便将瘫软的审琪,给拖了出去。
~~~
审配其实也是,袁熙阵营的人,但袁尚联姻审家,这性质就变了。
在夺嫡之争中,审配鼎力支持袁熙,给了他诸多的帮助,然而审家的其他人,由于袁尚的事情,叛变了。
所以,袁熙杀审琪,来保全审配,这是他对审家,最后一丝仁慈。
袁熙:审公,学生对不住了。
。。。。。
自古以来,从龙之功,是最大的,但个中风险,也是最大的,先有了光武帝刘秀,才有了云台二十八将。
没有了二十八将,刘秀还是光武帝,但没有了刘秀,这二十八将,也只能是普通豪强,完成不了阶层跨越。
刘秀之所以是刘秀,那是因为,光武帝用谁都可以,但那二十八将,一旦选错了君主,那可就真的凉了。
项羽手下的人,难道就差于,刘邦手下的人吗?不是这样的,问题的关键是,刘邦最后赢了,他有定义权。
关羽和张飞两人,如果跟了别人,或许只能是一员,普通猛将罢了,但他们跟了刘备,那么他们就是,昭烈帝的兄弟,方面军统帅一号人物。
。。。。。
番外,孙策病逝,孙权掌国。
“此次与袁熙议和,谁敢替孤北上。”孙权抚着案几,环视着手下群臣。
孙权说完之后,大殿一片寂静,此时竟然无一人,敢为孙权出使北方。
就在这时,一个虚弱的声音,从殿门口传来,“老臣,老臣鲁肃愿往。”
众人循着声音看去,原来是他们东吴,前任大都督鲁肃,他此时正被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进大殿。
孙权先是一惊,随即快速起身,向鲁肃迎了过去,“子敬,你怎么来了。”
“多谢大王挂念,老臣不碍事的。”鲁肃摆了摆手,“这次出使非老臣莫属。”
鲁肃的表态,让孙权很是感动,他握着鲁肃的手,“可是,子敬你的身体。”
这时,鲁肃轻轻推开了,侍从扶着的手,他环视一圈同僚后,对着孙权郑重一礼,“出使北方,老臣鲁肃愿往。”
这一刻,不管认不认识鲁肃的人,不管是旧人也好,还是新进之人也罢,对于鲁肃的决绝,无不肃然起敬。
孙权鼻子微软,“子敬,你可想好了?”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鲁肃看着眼前的孙权。轻吟出一首咏志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
周瑜阵亡,孙策病伤,这危难之际,是鲁肃保着孙权,稳定了局势。
但高强度的工作,也让鲁肃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提前安排好了,自己的接班人,吕蒙这位后起之秀。
此时的晋王袁熙,已经混一北方,更是拿下益州,逼迫刘备自杀。
在这空前威胁下,投降派占优之时,孙权和鲁肃顶着压力,决定北上议和,为吕蒙重建水军,争取时间。
不过这次议和,袁熙扣押了鲁肃,在东吴破灭之后,鲁肃拒绝投降,最终绝亢而死,袁熙感其忠而厚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