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汴京酒楼大掌柜 > 第9章 重游大名故地五鹿城

第9章 重游大名故地五鹿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东边的天空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小孩子们就再也按捺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麻溜地收拾了一下。

    这就是皮皮和蛋蛋昨晚寻好的驻地、桥洞底下的安乐窝。

    不过这地方还没和向哥交底,暂时留点神秘。

    狗仔把昨晚剩下的菜热了热,大家就七手八脚地分着吃了。

    大伙急急忙忙地往休憩亭赶去。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向平才从北宋饭店赶到休憩亭。

    饭店的三楼是住人的。

    今天的向公子穿着一套月白色的长袍,腰间挂着一个精美的香囊,那模样,简直就是玉树临风啊!

    没过多久,裁缝铺的刘掌柜就叫来了学徒,坐着一辆骡车急匆匆地赶来了。

    “公子,十套童装昨晚已经赶制好了。”学徒从螺车上跳下来,恭恭敬敬地给向公子行了个礼。

    “谢过刘大掌柜。”向平面色沉稳地拍了拍学徒的肩膀,接过递来的单据付了钱,缓声道:“多谢小徒弟,不过称伙计更为适宜。”

    “徒弟并非跑腿之人!”小不点眨着灵动的大眼睛,一脸肃然地纠正道。

    “不跑腿,乃学艺之人。”向平用手指轻敲小不点后脑勺,沉声道:“伙计才负责跑腿。”

    “是……是是。”

    “是你个头!”向平扬起手掌,作势要打小不点。

    吓得小不点匆忙逃之夭夭。

    “快,新衣裳穿上。”向平转头对学徒说道:“皆坐学徒的车。”

    学徒亦是驾驭螺车的能手。

    “目标……大名古城!出发”

    此次不容小孩犹豫,将他们尽数推上车,徒弟挥起鞭子,甩出“啪嗒”一声脆响,骡子扬起前蹄,朝前疾驰而去。

    向平一个纵身跃上螺车。

    没一会儿,骡车就慢悠悠地靠近了大名府的中心地带,大家兴高采烈地开始游览大名府故城。

    北京大名府古城那可是相当厉害,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文化底蕴深厚得很呢!

    它还曾经多次成为国都、陪都呢!卫国君主齐桓公在位的时候,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五鹿城。

    宋仁宗庆历二年的时候,当朝在这里建了个陪都,大家都叫它“北京”。建这个陪都主要是为了抵御西域辽国契丹族骑兵的入侵。

    那时候大名府的人口都有上百万了,是个特别热闹的古城。

    再看看现在,有一座古塔特别显眼。

    向平把孩子们领到古城不远处的一座塔上。这座古塔叫七层玲珑宝塔,从上面往下看:风景那叫一个美,所有的景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向平拿出一直带在身边的宝贝“石墨芯”笔,铺开油纸,他得把这座古城给画下来。

    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可能要离开这座古城了。

    他一边画一边说:北京大名府的建筑布局是三重城垣,包括宫城、内城、外城。宫城就在内城的中心,形成了一个“回”字形的格局。

    宫城的周长为183千米,即3里198步。

    南宫门有三门:分别为中“顺预”、东“省风”、西“展义”;东宫门有一门:“东安”;西宫门有一门:“西安”;北宫门有一门:“靖武”。

    南宫门“顺预”门内有二门,分别称为左保城、右保城。

    内城环绕宫城,其城墙的始建、使用、内城的主体布局为宫城位于内城中心,形成“回”字形格局。

    外城环绕内城,周长为48里。直径大约为1528里。

    南面有三门:正南为南河门、东为南砖门、西为鼓角门;北面二门,正北为北河门,正北偏西为北砖门;东面二门,正东为崔氏门、东南为朝城门,西面二门,正西为魏县门、西南为观音门。

    上水关为善利门,下水关为永济门。

    仁宗执政那会儿,把大名府故城建得那叫一个坚固,简直就是铜墙铁壁。宫城、内城、外城,布局那叫一个合理,井井有条,简直就是严丝合缝。

    大名府在黄河以北,那可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就像个楔子一样嵌在关键防线里,牢牢扼住河北的咽喉要道,变成了超级重要的军事堡垒。

    而且这地方水系发达,军队和战略物资能快速集结调配,也是军队驻扎和屯集的前沿阵地。

    “向哥哥,来吃点心啦。”香儿笑嘻嘻地走到向平跟前,娇声说道。

    “好呀。”向平伸手接过香儿递来的两个灌汤包。

    “一个就够啦。”向哥接过包子,大口咬了一口,汤汁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香儿赶紧递上一块香帕,让向哥哥擦嘴。

    “香儿!”

    “嗯!”

    “你今天可真俊啊!”向平扭过头,只瞅了香儿一眼,便伸出大拇指夸赞道。

    “哎呀,别逗俺啦。”香儿红着脸,低头抿嘴笑了笑。

    再瞧香儿,上身穿着件鹅黄色的窄袖小衫,下身是一条长长的裙子,裙边还绣着精美的花纹,风一吹,裙摆就轻轻摆动起来。

    腰间系着一条粉红色的丝带,更添了几分清新素雅;头上两边各梳了个小发髻,看着格外活泼俏皮,真是可爱极了。

    香儿往日那黑漆漆的小脸儿也不见了,变成了微微发黑中透着点儿红晕。

    “大家来评评,香儿漂不漂亮?”

    “那当然是天生丽质啦!”皮皮连连点头,蛋蛋则露出神秘的笑容,说道:“向哥偏心,这可是专门给香儿挑的呢!”

    “女孩子嘛,不多花点心思,怎么能打扮得这么漂亮呢。”

    “你们这些家伙,就知道拿我寻开心。”香儿娇嗔地说道。

    “狗仔、小不点,你俩咋不吭声呢?”

    “香儿本来就很美。”狗仔扯着嗓子喊道。

    “现在更美啦。”小不点小声嘟囔着。

    “我看这都快到中午了,大家肚子饿不饿呀?”

    “饿啦!”众人齐声高呼。

    “又饿又馋!”小不点又冒出一句。

    “小不点,你皮又痒了。”哥这手可不是吃素的,小不点一听,吓得撒腿就跑。

    “皮蛋,你俩腿脚快,古城外边有条美食街,快去占个桌,不然……”

    皮蛋两人相视一笑,没等向哥把话说完,就踮起脚尖冲出了古城,瞬间就没了踪影。

    下午逛古城的西北面,上午已经逛过东南面了。

    走进大名府古城,也是先祖命名的五鹿城,一条笔直的由鹅卵石铺成的古老大道,从西边一直延伸到东边,快到南面的时候,突然来了个九十度大转弯,径直朝着西北方向去了。

    道路两旁矗立着高大的青石石碑,上面刻着: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还有各种历史名人的石刻碑文。

    有的碑文风化得厉害,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影。

    碑文有阴刻也有阳刻,有的清晰可辨,有的已经模糊不清。

    从碑文下走过,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大家的兴致也不像刚开始那么高了。

    向哥瞅了瞅边上的两块大青石,招呼大家过去坐会儿。

    “这碑有啥好看的?我腿都软啦。”小不点一瘸一拐的,活像只小鸭子。

    “就你话多,不好看人家立着干啥?”

    “不就是些功德政绩,歌功颂德的话嘛。”小不点还是嘴硬。

    “人家有资本歌颂,为啥不立?”

    “我就是个小老百姓,可没那福分。”

    “等你长大了,当上将军,不就有啦。”香儿瞅着小不点,没好气地说道。

    “就我?得了吧!”小不点还是一脸不服气:“我可没那本事。”

    人各有志嘛,大家别丧气,有些事啊,做梦都想不到呢。

    向哥给大家做了一次头脑风暴。

    大家叽叽喳喳地说着各自的话题,场面一度很嘈杂。就在这时,小不点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似乎在打着什么坏主意。

    他心里想着一定要拍拍向哥的马屁,但又担心一不小心拍到了马腿上。于是,他嬉皮笑脸地凑到向哥身边。

    “怎么?有事吗?别这么扭扭捏捏的,有什么事赶紧说。”向哥看着小不点,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

    “向哥哥,你能不能给香儿还有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啊?”小不点模仿着香儿的腔调,嗲声嗲气地说,还不时地用手比出兰花指,脸上挂着一副讨好的表情。

    “少在这里发嗲,是不是皮痒了又想挨打了?”向哥双眼一瞪,吓得小不点立刻闭上了嘴巴。

    向哥看着众人,觉得现在的气氛有些沉闷,需要提升一下大家的士气,以免大家都昏昏欲睡。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那好,既然你们想听故事,那就让我给你们讲讲吧。大家都围过来一点。”

    众人听到向哥要讲故事,纷纷兴奋起来,纷纷聚集在一起。

    向哥看到大家都围拢了过来,便开始讲述起故事来:“我自己没什么可讲,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保卫大名府的故事。”

    “小不点,你可要好好听着哦,如果等会我提问题的时候答不上来,可别怪我不客气。”向哥盯着小不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胁。

    小不点连忙点头,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先说一下在大名府任职的三个官员。这故事也是我最近才听到的。

    “第一位:唐代狄仁杰任魏洲刺史-即北宋大名府。

    公元696年10月,契丹攻陷翼州,河北震动,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启用了狄仁杰为魏州刺史。

    狄仁杰到任之后,下令让百姓们返田耕作,当契丹来犯时,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城墙上并无重兵把守,以为是有诈,且惧怕狄仁杰的威名,纷纷退兵,使魏洲避免了一场灾难。

    颇有点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唱的一出空城计。

    武则天为了表彰其功绩,敕他紫袍龟带,老百姓更是感恩戴德,为狄仁杰修建了祠堂。

    狄仁杰不仅智慧过人,还心系百姓,他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狄仁杰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了一方安宁,成为了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人物之一。”

    “第二位:冦准镇守大名,那时冦准为户部尚书,抵御辽兵五年。

    当时大名府是宋代国都的北大门,被称为北门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

    《资治通鉴》当中记载,宋真宗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冦准任天雄军镇守大名。

    宋真宗派一贯主战的冦准镇守此地,防御辽兵南下。

    那时的寇准可是户部尚书,冦准根据对敌情的分的分析,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和奖惩制度。

    他深知辽国的骑兵擅长在平原作战,但对于城池攻坚战却并不擅长。

    于是他下令将大名府周边的百姓全部迁入城中,并加强城防工事,使得大名府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

    同时,他还组织了一支精锐的军队,时刻准备出城迎战。

    而对于守城的士兵们,冦准则实行了严格的奖惩制度。

    凡是表现出色者,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能得到丰厚的奖励;反之,如果有人临阵退缩或者违反军纪,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一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让他们个个奋勇争先。

    正是由于冦准的积极备战,宋军士气高昂,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

    一时间,辽国的军队无法突破大名府的防线,损失惨重。面对如此顽强的抵抗,辽国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南侵的计划。

    这段时间里,冦准带领着宋军成功抵御了辽国的进攻,保卫了宋朝的边境安全。

    他的策略和勇气不仅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嘿,这第三位呀,是包拯!他呀,当时在河北当都转运使呢!

    就在公元 1052 年,包拯在大名府里当都转运使,管着河北路的财政监察那些行政事务。

    他在任的时候,特别关心老百姓,还帮着老百姓免掉了多年欠下的税赋,足足有十多万呢!

    过了两年,包拯就被召回开封府啦,还升了官,当上了户部副使。而且啊,好多北宋的大文豪还有朝廷的高官,都在大名任职过呢。你瞧瞧,大名在历史上那可是北宋的重要地方呀!”

    小不点听得特别的专注,生怕漏了哪个重要环节。到时向哥提问答不上,非挨揍不可。

    正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

    突然,靠东面七层玲珑宝塔对面的假山上,一束亮光像闪电一样来回闪了几下,眨眼就消失了。

    向平立马警惕起来。

    再往东就是大名府驻屯军的物资仓库,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

    “狗仔,裁缝铺的徒弟在不?”

    “在呢,在骡车上打盹呢。”

    “好,你们赶紧回去。”然后一脸严肃地说:“在休憩亭等着!”

    大家的神情有些紧张,只见向哥风风火火地朝玲珑塔假山飞奔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