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黄观
常家兄弟从朱元璋的殿阁内如获大赦般退了出来,此时已近黄昏,落日的余晖将宫墙映照得一片橙红,仿佛给这威严的宫殿披上了一层华丽却又略显落寞的纱衣。宫道两旁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这宫廷中刚刚发生的那场紧张对峙。
常家兄弟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一丝庆幸与忐忑。他们不敢多做耽搁,便径直朝着蓝玉府邸赶去,一路上心里还在反复琢磨着方才陛下所说的每一句话。
不多时,便到了蓝玉府邸。此时天色渐暗,府邸大门前的两盏大红灯笼已经早早亮起,昏黄的灯光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洒下一片朦胧的光影。门房见是常家兄弟,赶忙迎了进去。
蓝玉正在厅中喝着茶水,厅内燃着几支粗大的蜡烛,烛火跳动闪烁,将厅内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明暗交错的光影之中。墙壁上挂着的几幅字画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神秘莫测。
听闻常家兄弟来了,起身笑着迎了出来:“今儿个什么风把你们俩东西给吹来了?该不会想舅舅了?”
常茂也顾不上寒暄,拉着常森便进了厅内,待坐定后,常茂压低声音说道:“舅舅,今儿个可真是凶险万分呐,陛下把我俩叫去,狠狠敲打了一番。”说罢,常茂心有余悸地抹了把额头并不存在的汗珠,眼睛不自觉地瞟向厅外那摇曳的烛火,仿佛那跳动的火苗能映照出陛下冷峻的面容和严厉的呵斥。
常森也在一旁附和着点头,接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遍,包括朱元璋对他们的猜疑、那严厉的警告,以及最后提到让自己去贵州推进改土归流之事,还有陛下许下的若自己立功便不亏待的承诺等等。
蓝玉听闻,微微眯起双眼,目光越过常家兄弟,看向厅外那在风中晃动得厉害的灯笼,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待常森讲完,蓝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走到窗前打开窗户,故意提高了几分音量说道:“皇爷这心思也是明摆着的,咱的外甥孙雄英那可是未来的储君,陛下自然是要护着的。不过我们平日里和皇长孙有些亲近,陛下肯定会这么想的!不过好在皇爷最后还是信了你们的话,还给出了这么个让常森建功立业的机会,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蓝玉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窗外,他心里清楚,这府里说不定就有锦衣卫的暗探在监听着,他就是要让那些人把这话传出去,也好让陛下知道自己这一方对陛下的安排是极为拥护的。
常家兄弟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蓝玉的用意,常茂忙跟着大声说道:“舅舅说的是呐,陛下圣明,能给常森这个机会,那是咱常家的福气。咱可得好好叮嘱常森,让他务必尽心竭力把贵州那事儿办好,可不能辜负了陛下和雄英的期望呀!”常森也在一旁连连点头称是。
蓝玉满意地点点头,接着着说道:“等雄英殿下日后登基,咱可都是雄英最亲的亲人,到时候千万不要让雄英难做,如果,你们做了让雄英难做的的事情,就算你们不自己去抹了脖子,咱也会动手剁了你们,陛下今日既已敲打了你们,那往后可得更加谨小慎微,全心辅佐雄英才是,可别再出什么岔子!”
常家兄弟齐声应道:“那是自然,舅舅放心,咱牢记着呢,定当一心向着雄英,绝不敢有半分差池。”
蓝玉这才微微压低声音,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常森去贵州,务必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这样既能让陛下满意,也能让咱外甥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常家兄弟忙不迭地点头,常茂说道:“舅舅教训得是,咱回去在和常森好好交代清楚,让他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定要全力以赴把事儿办好。”
蓝玉点点头,又和常家兄弟聊了几句家常,这才让他们离去。
望着常家兄弟离去的背影,蓝玉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此时厅内的蜡烛烧得更旺了些,烛光在他脸上跳动,映出他那若有所思的神情。
而常家兄弟呢,在回府的路上,夜色已深,街道两旁的人家大多都已熄灯安睡,只有几盏孤灯在风中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他们也是各自想着心事
常家兄弟回到府中,常森道:“老二你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雄英以及舅舅的期望。只是这改土归流之事千头万绪,我还需细细谋划一番。”
常茂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三弟,你只管放手去做,家中若有需要相助之处,二哥定会全力支持。”
接下来的几日,常森闭门不出,翻阅各种典籍资料,了解贵州当地的风土人情、部落分布以及以往推行类似政策的案例,试图从中找寻出一条可行之策。
而在宫中,朱元璋也并未放松对常家兄弟以及蓝玉等人的关注。他深知蓝玉在军中威望甚高,常家兄弟又与蓝玉关系密切,此次敲打常家兄弟,既是对他们的一种警告,也是对蓝玉的一种试探。他派出去的锦衣卫暗探不断将蓝玉府邸以及常家兄弟的动静一一汇报回来。
当得知蓝玉那番看似拥护自己安排的话语后,朱元璋微微点头,可眼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哼,希望他们真能如嘴上所说,尽心辅佐雄英,莫要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呢喃道,“文臣,选谁好呢?”
“传许观进宫见朕。”朱元璋一声令下,侍从们即刻领命而去。
不多时,许观匆匆赶来,行至殿内,恭敬地跪地行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陛下宣臣前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目光如炬,审视着许观,缓声道:“许观,你在咱大孙那里也有些时日了,咱今日便要考校考校你,看看你是否真有担大任之能。”
许观心中一凛,赶忙应道:“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所能。”
朱元璋微微点头,开口问道:“咱且问你,这盐政于国于民,重要性何在?”
许观略作思索,便沉稳答道:“陛下,盐乃民生之必需,百姓饮食无盐则无味,且盐政关乎朝廷赋税收入,盐税向来是国库重要进项之一。若盐政清明,百姓可得平价之盐,朝廷亦能充实国库;反之,盐政混乱,则百姓受苦,朝廷财赋亦受影响。”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接着又问:“那依你之见,从哪里进行盐政改革合适?”
许观略作沉吟,而后神色凝重地答道:“陛下,臣以为,当下从贵州进行盐政改革颇为合适。其一,贵州之地,地处偏远,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这虽在平日里于诸多事务上是阻碍,但于盐政改革而言,却恰似一张白纸,可尽情描绘新章。因旧有盐政体系在此地或未如中原等地那般盘根错节,改革所遇阻力相对会小些,便于臣从头开始,依陛下之意、依利民之法重新布局盐政之事。”
“其二,贵州当地多民族聚居,部落众多,各部落之间虽有往来,但在盐的获取与分配上,或因风俗、地域等因素,存在诸多乱象。有的部落因地处偏远,难以获取官盐,无奈之下只能受私盐贩子盘剥;有的部落虽能得盐,却因分配不均,内部纷争不断。臣若能在贵州推行盐政改革,便可统一规范盐的供应与分配,既能让各部落百姓都能用上平价、足量之盐,又可借此机会加强朝廷对各部落的管理与掌控,实是一举多得之举。”
“其三,贵州资源丰富,不乏可与盐政相配合发展之项。比如当地有诸多山货,可借盐政改革之机,鼓励商人以盐换物,促进贸易往来。如此一来,不仅能盘活贵州当地经济,让百姓生活富足,亦能通过盐的流通,让朝廷在盐税之外,另增其他财赋收入来源。所以,综合考量,贵州实乃进行盐政改革的合适之地。”
朱元璋听着许观的一番剖析,微微点头。
许观深吸一口气,恭敬回道:“陛下,臣以为,整治贵州盐政,首当严打私盐。需增派得力官吏与兵卒,加强巡查缉拿之力,对私盐贩子严惩不贷,以绝其源。再者,要整顿官盐生产与销售环节。于生产,规范盐场运作,确保盐之产量与质量;于销售,合理调配盐引,使盐商能有序经营,让官盐得以顺畅售卖于百姓。”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对许观的回答颇为满意。他站起身来,踱步片刻,而后转身凝视着许观,神色严肃道:“许观,咱此番考校你,便是有意让你前往贵州,担起这盐政与改土归流的改革之大任。你可愿往?”
许观听闻朱元璋此言,心中先是一惊,继而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深知这两项改革任务艰巨且责任重大,但这亦是能在朝堂之上大展身手、为国效力的绝佳机会。当下,他毫不犹豫地跪地叩首,神情坚毅地回道:
“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委以如此重任,臣岂敢有违圣意,定当竭尽所能,奔赴贵州,全力推动盐政与改土归流两项改革,不负陛下厚望!”
朱元璋见许观应下此事,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走至许观身前,亲手将其扶起,说道:“好!咱相信你有此等能力与决心。此次前往贵州,路途遥远且艰辛,咱会拨给你足够的人手与物资,以助你行事。”
许观感激涕零,再次行礼谢恩:“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臣定当精打细算,用好每一份物资,带好每一位属员,必不辜负陛下的苦心安排。”
朱元璋看着跪地领命的许观,微微点头,神色稍缓,接着说道:“许观呐,咱用你去办这贵州盐政与改土归流是大事,主要是因为咱那大孙雄英信任你呀。咱这大孙自幼聪慧,眼光也是不差的,他看重的人,必是有几分本事的。况且这些时日你在他身边做事,那做得也的确很不错,处理事务井井有条,心思也细腻周全,这些咱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许观赶忙叩首谢恩:“陛下谬赞了,殿下对臣恩重如山,臣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罢了。能得殿下信任,又蒙陛下委以重任,臣定当肝脑涂地,全力将这贵州盐政改革以及改土归流等事办好,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元璋看着许观,微微一顿,又缓缓开口道:“许观呐,此次你前往贵州肩负重任,咱还有一事要交代于你。你本姓黄,这些年在朝堂以许观之名行事,如今咱要你恢复本姓,依旧以黄观之名去开展这盐政改革之事。”
许观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眼眶泛红,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陛下竟还记得臣之本姓,臣……臣实在是感动不已。臣自入朝堂,未有一丝贡献,未曾想陛下今日不仅委以如此重任,还让臣恢复本姓,这于臣而言,实是莫大的恩赐啊!”
说罢,许观伏地重重地叩首,额头触地,久久未起,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顺着脸颊滑落。“陛下之恩,如同再造,臣定当铭记于心,以黄观之名,在贵州全力以赴推行盐政改革,必不辜负陛下与殿下的信任与期望。臣此去贵州,定要让当地盐政焕然一新,让百姓能用上平价好盐,让朝廷盐税得以充实,方对得起陛下今日的隆恩啊!”
朱元璋见状,微微点头,神色中也带了几分欣慰:“起来吧,咱相信你有这份能力与决心。恢复本姓,也是希望你能不忘本,以全新之姿在贵州大展拳脚。此次贵州之行,诸多艰难险阻在所难免,你需谨慎应对,若遇难处,可及时传信回来,咱自会为你做主。”
黄观(许观)缓缓起身,抹去脸上的泪水,再次恭敬行礼:“多谢陛下关怀,臣定当牢记陛下教诲。”
朱元璋摆了摆手:“去吧,准备准备,过几天,到时候和雄英一起陪咱去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