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变化
男人的想法和女人不一样。
李老爹和石头想的是就算世道乱了,就算要躲上山,也要知道外面的事情。
石头出来目标太大,又是青壮,很容易遇上事儿,就算石头能应付,无端惹来麻烦也不好。
还是李老爹出头比较稳妥一点。
李老爹脚程也不慢,到了镇上,李老爹先去买干粮。
一边走,一边随意的看着镇子上的变化。要说变化也不大,可若留心却发觉又不一样了。
人们来去匆匆,脸上也不再悠闲自得,明显的,街上女人少了,孩童少了,就连青壮男子也少了,就算有也是来去匆匆。
街上都是像他这样上了年纪的男子和妇人。
倒是路边多了几个乞丐。
可他走到卖馒头包子的摊位时发现人压根儿没出摊儿。
扭头又看了看旁边卖面的。
李老爹正想过去坐下歇歇脚,顺便问问,就听一个吃完面的男子正和老板吵架。
“真是黑了心了,镇上我又不是第一次来,你家面以前什么价儿我还不知道,你就算涨哪能一下涨一半儿呢。”
老板也是满脸陪笑。
“ 你这话就说的严重了,我在这儿摆摊儿多少年了,从不赚黑心钱。看你也是许久不来镇上了,现在镇上啥都涨价,尤其是粮食,不光我这儿,所有卖吃食的都涨了。”
那客人也许是真的许久没来镇上了,气哄哄的付完账,走时还说了句以后再也不来吃了。
老板拿着手里的十五文钱摇头苦笑。
李老爹忙问道:“老板,旁边卖包子的那摊子怎么没出啊?”
老板忙扬起笑脸说道:“哎呦,怠慢了,您是问旁边这个摊子吧?好几天都没出了。赚的还没给出去的多,这生意哪儿还做得下去。”
“我以前常到他家买包子馒头,生意一直挺好的呀,怎么会没得赚?”
“我看您也是许久不来了吧,现在镇上又添了很多名目苛捐杂税,这小本儿生意交不起,只能歇了。”
“那别家还开着吗?我这吃完早饭来的,现在没那么饿,就想买点儿准备中午吃。”
老板说道:“你要买,我这儿也有,就是不方便摆出来。我也不瞒您,那包子铺老板在家做,我这儿捎带着卖一点,多少年的熟人了,这样还少交一份儿税。”
李老爹张了张嘴,“现在生意都难到这份儿上了吗?”
老板哎了一声,说道:“我也不瞒您,现在也不是以前的价了,杂面馒头两文钱一个,白面馒头四文钱一个,肉包子八文钱一个……。”
老板说着说着自己都有点脸红,以前包子,馒头什么价,常买的谁不知道。
李老爹咂咂嘴,原先还想多买点儿肉包子带着,算了。
“算了,给我来五个白面馒头吧。”
说着李老爹就数出了二十文钱。
老板让旁边儿玩耍的孩童,回拿了五个大白馒头过来。
李老爹定睛一看,才明白这个孩子是那包子铺家的孩子。
这时旁边又来一个吃面的,说道:“老板,来碗素面。”
“好嘞,素面十五文。”
那人倒是知道行情,掏出铜钱付了账。
李老爹收了馒头放到背篓里,这才起身离开。
李老爹想去府城,就要先找车,路过粮店时,却看到这里围满了人。
粮店这会儿也是刚开门,外面围了一圈儿的人,后面的人骂骂咧咧。
“真是黑了心的,天天往上涨,什么时候是个头?”
“还限量买,我家人多,天天过来这儿排队,一耽误就半天时间。”
“别说了,能买到就不错了。”
“这刚几天的功夫儿,就涨了快一半儿了。”
“要不怎么说奸商呢?做生意的心都黑着呢。”
“你说他们是不是都商量好的,哪家都涨……。”
李老爹在后面听着众人群情激愤的吐槽。
前面的买完,拎着出来赶紧回家去,现在路上可不太平,都有刚出粮店就被抢走的。
挤不到前面的说话就难听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粮食卖这么高的。
李老爹见他们骂的凶,可前面刚有空地儿又急忙往前挤,就怕买不上粮食。
李老爹叹口气,看来真是情况不容乐观,连这偏僻的小镇子都这样了,外面可想而知。
转过头,就去找车马去府城。
刚走出没几步,就被一人拉住。
李老爹转头一看,还真是老相识,是宋文涛他爹宋老大。
宋老大说道:“远远看着就像你,怎么到镇上了,也不到家去坐坐。”
喜鹊刚退亲时,李老爹确实对宋家不满意。可随后闺女嫁的好,过的也好,他便把心里的芥蒂放下了。
“我还当是谁,是宋老弟呀,我这还有事儿,我不去了。”
宋老大却拉着李老爹的胳膊不撒手。
“李大哥还在生我的气呢,当初俩孩子的事儿确实没想到,说到底赖我家文涛。”
老爹呵呵一笑,“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他干嘛?我是真有事儿要出去一趟,就不耽误你忙了。”
“李老哥,我还有件事儿想问您呢?”
李老爹疑惑了,他和宋家还能有什么说的。
“前一段时间,你家女婿买了不少新米,这可害惨了我家文涛了。”
李老爹一听就明白了,活该!
“这是咋说的?他们俩能有什么交集?”
宋文涛他爹苦着脸叹口气,这才说了缘由。
宋文涛为了在石头和喜鹊面前体现出优越感,要帮他买粮,石头自然乐意。
一千斤新米顺利买到,还白饶了袋儿陈米,第二天中午前,赵诗雅他爹就回来了。
赵诗雅为了让她爹对宋文涛印象更好点,便把这事当做功劳说给她爹听。
赵东家的一听就愣住了,忙把掌柜的叫来,才知道闺女说的是真的。
这个才拍着大腿骂了俩人一顿。
镇子上的人往县城府城去的少,消息知道的也慢,就这半天功夫,就让他损失这么多。
掌柜的忙悄悄的让人去库房那儿,把要再送去的粮食停下,并让人给石头回了信儿。
这要再卖出一千斤米,他还得赔多少进去呀?
赵诗雅则是对宋文涛一顿埋怨。
没让她爹夸她,反倒挨了一顿骂。
宋东家也认为宋文涛没有长远的眼光,除了皮囊不错,真是不怎么中用。
买这么多米,这就是屯粮啊,别人能想到,他这个在镇子上的读书人居然一无所知。
在赵诗雅和宋文涛一次争吵过后,赵家把亲给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