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养在温室里的曼德拉草
“亲爱的维蒂斯,
“请你务必相信我,我不是故意骗你的。
“在上次你上完课给我写信之后,我立即去查了历史。我不得不说是我历史不好。我专攻的是先秦秦汉历史,在这个时期,日本确定为中国的藩属国。但是在之后日本就脱离了中国。在明朝曾有戚继光抗倭(日本)的事迹,说明此时日本已经完全脱离中国的控制……(省略一千字历史简介)
“最后请你一定把这封信给你说的这位教授。最后一段话是写给她的。”
白黎月接着往下看,下面的话变成了中文。
“向霍格沃兹的中国教授致敬!首先申明,虽然我一直在山上修行,但并非对外界一无所知。我完全了解近代和现代的中国历史,并没有和外面的人事产生严重的脱节。而对于日本,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我只是想表示日本早晚会成为一个省,毕竟在历史上没有哪个侵略了中国的国家是好过的。由于您现在正在英国生活,有些话我不好多说,但总归这个世界是趋向和平的,希望未来也不会发生大的战事。”
落款是张婷文。
“也是个小学霸呀。”白黎月对着上面的古文啧啧赞叹。
古文不好翻译,所以张婷文是直接用中文写的。那你要是问古文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那就是证明这句话是有依据的,不是她瞎说的。而白黎月不才,正好学过几年文言文,这封信里面引经据典,从《山海经》说到《明史》,把日本这个名字的起源都给扒出来了。
你别说,还真别说,她真是第一次知道在西周的时候日本就开始上贡了,那时候就有倭国的名字了。
信纸上四分之一是文言文,剩下的四分之三都是对引用的讲解。
引用《论衡》其中有一句就是这么说的:“武王伐纣,庸、蜀之夷佐战牧野。成王之时,越常献雉,倭人贡畅。”
“白教授,您能给我讲解一下这些句子的意思吗?我能看得懂大部分字,但是没法把它们拼成一个句子。”维蒂斯诚恳地说,“我认为这些文字应该是与英国的古英语和印度的梵文类似的那种古代的语言,是专用于研究的语言,是这样吗?”
是的没错,这里面或许还要加上维蒂斯的母语希伯来文、埃及的埃及语、希腊的希腊语、美洲的印第安语等等。
“这个工程不小啊……”白黎月暗自咂舌,“我先声明一句,我在英国过了五六年,中间是一点文言文都没碰过的,只有小时候和回中国之后才学着看,可能有翻译错的地方。”
中译中也不简单啊。
——————————
“邓布利多教授,您又要开什么会啊——您这一学期才开始一周,都开了多少次会了?”白黎月也就敢在没有其他教授的时候这么说说。
“这次真的是要办事的正经会议了。”
合着您也知道之前讨论了几次都没讨论出来结果啊。
由于历史原因,魔法部的历史都没有霍格沃兹长,历届魔法部部长都曾经是霍格沃兹的学生,对霍格沃兹都怀有基本的敬意,都愿意遵循霍格沃兹自治的传统。因此招待德姆斯特朗和布斯巴顿学生的事宜全权交给了霍格沃兹(当然,福吉会在十月份再亲自来看看情况,顺便跟他们商讨一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之前霍格沃兹的教授们开会,讨论的都是安排他们住哪个休息室的哪几间、他们平时怎么跟课,家养小精灵需要增添哪些菜系等等细枝末节的东西,不过今天的话题会不太一样。
“人都到齐了吗?”
“西弗勒斯和穆迪教授没来。”
“他们请假了。”邓布利多说。
早知道可以请假,白黎月也请了。
“第一个讨论内容主要是圣诞舞会,这也是三强争霸赛的一项传统。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安排,但是很多细节都值得商榷。首先就是怎么装饰大厅,我希望我们能在装饰风格和元素上统一一下,毕竟到时候是十几个人一起动手。”邓布利多说。
“槲寄生是一定要的。不仅是传统,而且想想看,青年男女在槲寄生下接吻的场景是多么浪漫。”弗立维教授说,“我还是像之前那样,在走廊里挂上槲寄生。”
“很抱歉,但是槲寄生是为什么?为什么每年都要挂这些?”白黎月问。
“这是传统,孩子,槲寄生是圣诞节的装饰物与象征物,而且还有一个和爱情相关的习俗,在槲寄生下的女人要接受男人的亲吻,如果拒绝的话会给她们带来厄运。”弗立维教授说,“至于更详细的,我就不知道了。”
你说这是爱情的传统?
白黎月自认思想还是偏保守的。她不太能接受婚前的亲密接触,更不能接受所谓男女站在槲寄生下,如果男人要求亲吻她,女人不能拒绝的习俗。
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这是我的专业范围。”布巴吉教授高兴地说,“根据我所知道的,巴德尔的母亲弗里嘉使用了强大的魔法,使得自然中没有任何东西能伤害到她的儿子,但是她忽略了槲寄生,最后也是槲寄生杀死了巴德尔。不过后来有人帮助她救活了巴德尔,于是她承诺站在槲寄生下赠予他一个吻。”
白黎月的神经突突地跳啊。
名字都和北欧神话里的一样,但是怎么跟她看到的版本不一样呢?
“这是历史记载吗?”
“不,这是麻瓜对槲寄生的记载。有时候巫师们也会吸收麻瓜的一些传统。”布巴吉教授说。
那么可以确定布巴吉教授看的肯定不是北欧神话。在北欧神话里,巴德尔明明没有救活,而且更炸裂的是奥丁还专门生了个儿子来杀他的另一个儿子(鬼知道为什么白黎月这一段记得最清楚)。而且巴德尔的死标志着诸神黄昏的开端,之后神只们纷纷陨落。至于槲寄生下的吻更是无稽之谈。
算了,没法深究。
在小小的插曲之后,这个话题很快就结束了。白黎月自然是没能做出什么贡献。
“哎哎哎别急着走,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三强争霸赛的场地和安全措施。”邓布利多赶紧说,“三强争霸赛的比赛章程已经出来了,魔法部那边需要我们的配合。”
“还是布置场地吗?”
“不一样的,魔法部到时候要进口几条火龙过来,需要专人对接。还有,各个教授到时候都要负责一块地方的纪律维持和安全保护……”
……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大家可以散了。”
“哈~欠。”
没在开会的时候打出哈欠都算是给邓布利多面子了哈。
哈欠这种东西好像是会传染的,邓布利多刚宣布散会,他们一个个还没出门,就能够听取哈欠声一片。
——————————
“差不多就是这样。”奥古斯都最后说。
“所以面对阴尸的时候只有用火?那阴尸可以排到最难缠的黑魔法生物的前三了。”达芙妮在旁边打论文的草稿,阿斯托利亚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
“从书上看是这样的。话说你还知道什么其他的特性吗?”奥古斯都翻着书。
就没有人能出一本百科全书把所有东西都讲明白吗?
“没有。我就算要了解也不会了解这种东西。”达芙妮干脆地说,“我发现阴尸真的很矛盾。怕火,但是火却不能烧死它们。应该这么说,它们因为怕火的特性,总是待在水里,但是身上沾水之后火焰对它们的伤害就极大地削减了。除非战场远离池塘,或者能够瞬间产生温度几百上千度的火焰——那样使用者又未免引火烧身。”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能防得住火焰的保护魔法给自己套上,然后学习一个威力强大的火焰魔法,理论上再多的阴尸都能对付。”
“考虑实际中的运用,魔法效力会随着距离的递增而衰弱,而且威力强大的魔法消耗也大,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并且需要在维持保护魔法的同时使用强力的进攻魔法,不仅需要强大的魔法力量储备还需要精通无声咒。”
“你的意思是保护魔法使用无声咒,火焰魔法用有声咒,还是同时念咒?要求越来越高了,那样我们的对战结果很难写。”
“这个对战策略跟什么一样……算了,再编一点就结束了。”
“我记得还有人抽到的题目是如何在不会守护神咒的情况下对战摄魂怪……我们这个没有实力限制的题目已经很好了。”奥古斯都长叹一声。
“所以这到底让我们写什么啊!不会守护神咒还想对战摄魂怪,想什么呢他。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改成怎么从摄魂怪手里逃出去。”达芙妮吐槽道,“他怎么没说反杀摄魂怪呢?”
“别笑了,我在写的题目就是那个摄魂怪的。”布雷斯无奈地坐到他们旁边,“西奥多还真的试图探讨不会守护神咒如何与摄魂怪周旋。但问题是摄魂怪会如他所愿地周旋吗?依我说,这个题目出出来就是故意为难人的!”
“不是……就是你这么倒霉啊!”达芙妮愣了一下,然后笑出了声。
“是西奥多的手气。你们一个个组队组太快了,我不就去和西奥多组队了吗?结果他手上抽到的是摄魂怪!”布雷斯抱怨了一句,“下周就要交论文了,我倒要去问问他这个局该怎么破。要是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定要好好给他宣传宣传。”
——————————
“穆迪教授,我觉得我们组那个在不会守护神咒的情况下对阵摄魂怪的题目是个死局。我想不出来有什么方法可以突出重围。”
“摄魂怪不可能等着你学会了守护神咒才过来,我还是那句话——”
布雷斯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保~持~警~惕~
“要时刻保持警惕!”穆迪突然提高的音量吓了在场众人一跳。
“那您觉得怎么样才能打赢这场仗呢?”布雷斯看似虚心求问,但心里不觉得他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摄魂怪免疫物理伤害,大部分魔法对它们无效,唯一能驱逐它们的就是守护神咒,关键还不会,这怎么打?
“很简单,把摄魂怪杀了就可以了。”
?!
您要不听听您在说什么?
“摄魂怪不是没法被杀死,只能被驱逐吗?”
“当然有办法了!普通的咒语杀不死它们,难道不可饶恕咒还不能吗?傲罗在关键时刻都被允许使用不可饶恕咒。”
您可真刑。
知道的说这是魔法部前傲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刚从阿兹卡班放出来。
“我告诉你们,我看过你们之前的课程安排了。毫不客气地说,你们的课上的就是一团勾屎。每个教授都是一个路数,完全给你们学杂了!你们甚至都四年级了还在学对付魔法生物!
“知道什么才是巫师的劲敌吗?是人!是人!对于周围的人,你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邓布利多让我过来是想给你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在我的课上,你们马上就要学到怎么对付黑魔法,真正的黑魔法,而不是那种只会恶作剧的小鬼。
“看看,看看,三年级的学生了,还在学对付博格特这样的小东西,再这么瞎学下去以后一个个都废了!第一节课的作业一个个写的都是什么烂东西!只是对付的生物稍微强大了一点就束手无策了,还跟我说找不到打赢的办法。我问你,你真遇到了摄魂怪怎么办?就地抱头蹲下?”
众人纷纷对传说中抽到无解题目的摄魂怪小组抱以诚挚的同情。
“你们一个个就像是养在温室里的曼德拉草,什么都不会,只会尖叫!”
斯内普应该来学学,他的比喻该更新了,别动不动就说巨怪和芨芨草了,大家都听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