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当头棒喝鞑靼挑战 刚愎自用丘福败亡(1)
“皇上,出使鞑靼部的给事中郭骥被杀了!”杨荣因昨晚当值,一早就把折子送进了武英殿,为的是让皇上上朝前有个准备。到了北京,永乐还是愿意在别殿更名的武英殿里居住和办公。
使臣被杀,这无异是给了他当头一棒,给了天下之主的大明当头一棒。当年的撒马尔罕有多骄狂啊!可汗帖木儿带八十万大军要亲见中国皇帝,他也没敢杀死大明的正使傅安哪!囚了多少年还是送了回来。鞑靼部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要与大明为敌。
“朕要兴兵、兴大兵!”永乐说着,一拳砸在御案上,“朝上议。”说罢气冲冲走出便殿。 早朝上,永乐按压怒火,听大臣奏报了一些旱涝、丰稔及军政的常规之事,一一处置后,他抬高嗓门:“列位臣工,朕即位以来,已不知派出多少使臣到各国和周边各部,通往来之好,便百姓之利,往谕鞑靼通好的使臣就有五六次之多,历历在目。而鞑靼不理不 睬,仍在扰我边鄙,掠我黎庶,朕一忍再忍。上月,仍命使臣言以修好之意。然本雅失里、 阿鲁台狂悖不羁,竟杀了使臣郭骥,朕当如何,朕当如何?”
永乐最后的两句简直就是喊出来的。杀使臣,这和直接宣战有什么不同?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都不会坐视,都要挥枪应战,胜负且不论,这是一个国家最起码的底线。
“皇上,此类无信无义之小丑,不诛奈何!”丘福出班,拱手道,“臣愿请兵,一举荡平敌虏,擒了本雅失里、阿鲁台两个逆贼,献俘阙下,扬我大明国威。”
汉王朱高煦奏道:“父皇,儿臣愿请兵北讨,为陛下分忧!” 两位武将请命,永乐欣慰,心头的火平息了一些,仗一定要打,怎么打,又由谁去打,他没有想好。 “臣在内阁,最明陛下爱民亲远之心。”杨荣适时言道,“数年来,多少远人鱼船失事,按皇上的意思,我巡海舟师救船救人;远道而来朝贡或归附的,悉心予以安置;迤北鞑靼、 瓦剌、女真诸部,或因内讧,或因灾难来附的,给粮、给畜、给草场;郑和远涉西洋,那么远的蛮夷小邦搭船都愿来中国朝贡,何也?陛下之心即天下之心,陛下好生之德天地可 鉴!而本雅失里无信无义,西和瓦剌相仇杀,南又屡犯我边境,杀人越货,不啻强盗,今又杀我使臣,辱我大明,此虏不讨,岂非天朝大国无人不成。”
杨荣慷慨激昂,义愤填膺。话音未落,都督谭青出班:“皇上,我皇朝也不是谁想啃就啃、谁要吃就吃的,送他两块骨头可以,硬抢岂能容他?”谭青话糙理不糙,之后,又有几位武将站出来,大伸讨伐之意。
“列位所议正是朕要说出的,”在群臣的议论中,永乐已思虑完毕,显然是仓促了些, 但他已决心一战。汉王不合适,张辅又去了交趾,就遣淇国公为帅。他认为,丘福长期随他和蒙元打交道,应该了解阿鲁台的习性。他说,“不教训教训,他的狼性永远改不了。 只是南疆战事又起,朕本不想两面作战,然,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已没有退路了。丘福——”
“臣在。”朕命你佩征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副将军, 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精骑十万,北讨本雅失里。三日后出北京,带北京诸卫和西北诸卫兵马,会同王聪等列位将军,在宣府集结。”
“臣遵旨!”对于丘福来说,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激动得血脉贲张,提步上前给皇上叩了个响头,“臣未有廉颇之壮,却久慕廉颇之风,愿驱大明虎狼之师,擒鞑虏羔羊于塞上。”
丘福忙着表明心迹,却没有发现,上首的汉王朱高煦,手在微微抖着,脸上青一阵, 红一阵,父皇的决定让他伤透了心,连带兵出征都不允,从此,胡作非为、破罐破摔的心思更坚定了。
永乐心中愤懑至极,以致他来不及、甚至都没想起再和阁臣议议,就草率决定了任命丘福为大将军。然而,旨意一出,他就有些后悔了,丘福虽为武臣第一,爵为公爵,官拜都督,一方大将,但他终是没有带过大兵的经历。且听臣下议论,近年来,淇国公的架子 越端越大,又添了目指气使、刚愎自用的毛病,他能行吗?永乐在心里反复盘问着自己。 可除了丘福又能用谁呢?永乐不放心地看了看健壮得牛一样的六十多岁的丘福,想起了张玉,又想到了朱能,可惜这一老一少两个帅才都已作古,嗨!年轻的张辅不是打出来的吗! 若不是朱能突然病逝,哪里就显出了张辅的帅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