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舌灿莲花周制片
邱继宽瞠目结舌。
她怪异反问:“你……不会以为……那些专访,是剧院、鲍姆先生和俞总的功劳吧?”
“不然呢?”元初一理直气壮,她可不是被夸两句骨头就轻的那种人。
元国庆才是。
“唉……”邱继宽欲言又止,“……算了,我不想和你多说什么。你只需要知道,《miss saigon》意图报明年的托尼奖,你得先加入aea。”
“我马上就回去了呀。这也可以?难道还能给我报个最佳音乐剧女主角不成,别逗了。这里面涉及的公关可不是谁都能掺和。”
“你以后还得来。俞总在和剧团拉锯谈判《miss saigon》的全球巡演,现在是他们求着你。”
“不能吧?”元初一才不相信。
如果不是俞骁赞助,外加和alain的私交,她不可能获得内百老汇登台机会。
“百老汇随便一个小角色,都有几百人在那儿排队等。在这,没有人敢牛,拼命往最好去做才是演员的本能。主角也不敢牛,哥谭的好演员车载斗量。”
元初一大翻白眼,质问道:“宽姐,你这样哄着我……我发飘对你有啥好处?”
邱继宽气得拍打额头,她不想和缺某方面神经的元元争论。
“那你知道《miss saigon》现在的票房吗?”
剧院除了票房,还有酒水零食等周边收益。
“不知道。”元初一利落摇头。
“你只需要知道,你的票房,破了新剧单周历史记录就行。口碑更甩今年所有新剧无数条大街,好评率高达95。”
名气元初一理解不了,邱继宽用数据说话。
“你要知道。百老汇只有群众演员,才是终身制。主要演员,只要你不卖座,立马换人。你觉得剧院会因为俞总,对角色让步?”
“唔……”元初一把头摇成失控的摆钟。
她混迹百老汇这么久,也开始了解其中的流程机制。
邱继宽两手合掌一拍,“这不就结了?走,交钱办手续,咱们该交税交税。”
以元初一的周薪,税率估计不低。
……
《vanity fair》是着名月刊杂志。
蒂姆·塞利格把元初一误认为突破身高限制、出没高定秀场职业模特的文章,曾被华夏互联网自媒体大肆转载。
“这老小子,要在华夏彻底扬名的节奏啊。”
“元初一明明是绝对的实力演员,莫名总带那么点腥风血雨体质是怎么回事?只要和她沾边的人事物,总容易出圈。”
“笑哭!他为什么那么执着于【东方xxx】这类称呼啊。时装周,他说元元是模特界的【东方美杜莎】。现在又说元元是音乐剧演员里的【东方塞壬】。就不能有点新意吗?”
“期待元元卷起百老汇的千层浪……有才。谁翻译的?原句真是这个意思吗?”
“大差不差吧。主要是表达元初一舞台带来别具一格的惊艳,希望百老汇演员们引发危机感。”
“真的没公司去找元元发唱片吗?歌声绝对秒杀现在那群歌手的鬼哭狼嚎!我现场听的时候,全身忍不住打颤。”
“我们能想到,唱片公司肯定也能想到。单看元初一答没答应而已,感觉她比较沉迷演戏。”
网络再次疯转蒂姆·塞利格的专栏文章时,元初一已经身处华夏片场。
……
刚下剧组接她的大奔,只见赵曼曼穿着很有年代特色的“灯芯绒”外套,飞奔而来:“元元!”
袁晓晓跟在她身后,背上背着的双肩包,是元初一从阿美莉卡寄过来的burberry。
耐用结实,款式大方,很能装东西。非常适合助理在片场使用。
“元元!”她一手拽着肩带,同样在飞奔。
元初一伸出双臂,一左一右接住两人。
“要不要表现得这么惊喜?才一个月没见而已。”元初一好笑,转头对跟在她身后下车的制片人和场务示意抱歉。
剧组足够重视她,制片人带人亲自前往机场接机。
“不好意思啊周总,曼曼和晓晓有点幼稚,您多多包涵。”
“这是哪里话。要不是赵老师,元老师您怎么可能过来客串。”周制片开始新一轮的表白:“您这是……百老汇的演出彻底告一段落?”
从机场这一路,制片人嘴巴没停过,夸得五花八门。
元初一点点头。
内心叹息:勿怪艺人容易发飘。这老半天听不见一句实在话,可不容易把假话当真。
制片人还在恭维:“您是不知道啊元老师,网络天天搬运外网信息,我就乐意看那些老美花样翻新的夸您。”
“可好玩了。跟比赛谁夸得更有新意似的。”
“网友也损,把那些夸您的杂志报纸自媒体,列了十七八篇吧,然后网友来投票。看哪家夸的最有水平。”
“目前成绩,好像是《vanity fair》和《哥谭客》不分伯仲。”
他赞美得真情实感:“挤不出时间飞过去看现场,真是难受又遗憾。话说,我飞过去也不一定买得到票吧?”
“据说场场站票都超标。百老汇刚过去的一个月,剧迷以看过《miss saigon》作为老炮象征?”
华夏艺人,在百老汇短短一个月,闯出偌大名声。
行业人,很难不与有荣焉。
《miss saigon》30周年纪念公演,起初剧院压根没计划全球巡演。
如今口碑票房双丰收,剧团才做此规划。
“全球巡演,剧团对外宣称因计划之外,得等您的档期,对吗?”
元初一震惊。俞骁在国内,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做宣传?
制片人对她在海外的情况,竟然了如指掌。
“周总,您叫我名字吧。我这年纪轻轻,您一口一个老师,我接不住。”元初一客气,“我就是给曼曼探班,曼曼提议让我客串一二,您看……咱们先去片场?”
……
《父母的那些年月》,赵曼曼和王磊,分别扮演下乡知青与转业军人,讲述两人从彼此心存偏见,到相知相爱,生儿育女,携手一生的故事。
年代群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