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 > 第365章 中间很是醒目

第365章 中间很是醒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经打听,朱筱来到了应天府的国子监。这是明朝最高学府,汇聚了天下英才。朱筱以他的才华和智慧,很快便得到了学官们的青睐。他夜以继日地读书,熟读四书五经,广泛涉猎各种经史子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明代的学术精髓,还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朱筱的名声在学界传开,许多学子慕名前来请教。朱筱深知,要实现母亲的遗愿,不仅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与勇气。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不乏有志于变革天下的青年才俊。

    在国子监的学习生活中,朱筱的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练,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还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深知,必须要考取状元,进入朝廷,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科举考试的日子终于到来,朱筱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考场内,文房四宝齐备,监考官严阵以待。朱筱沉着应对,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一举夺魁,成为当年的状元。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大明朝,朱筱的名字一时之间家喻户晓。

    作为新科状元,朱筱被召进京城,面见皇帝。他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这是他多年奋斗的目标,也是母亲遗愿的一部分。当他走进皇宫,看到那巍峨壮丽的建筑和庄严肃穆的气氛,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终于,他站在了皇帝面前。大明皇帝是一位英明睿智的君主,深知国家需要人才的道理。朱筱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皇帝与他谈论治国理政之道,朱筱侃侃而谈,从民生到国防,从经济到文化,无不精通。皇帝对他的见解深为赞赏,当即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参与国政。

    在朝廷中,朱筱不负众望,勤勉工作,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以民生为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百官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他的智慧和勇气,为大明朝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朱筱心中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遗愿。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实现这一遗愿的使命。他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超越自我,为的是让母亲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时光荏苒,朱筱已经成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但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和勤勉。他深知,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奇迹,去实现更多的梦想,去为这个时代带来更多的改变。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朱筱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知道,前方的道路还很长,但他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永远不会熄灭的信念,那就是实现母亲的遗愿,见证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明朝。双目无神,银装素裹的大地在寒风中颤抖,整个京城显得格外肃穆。双目无神,完全放空自己。母亲的遗愿犹在耳畔回响,但如今她却已安息于这片冰冷的黄土之下。

    灵堂内,亲友们低声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哀伤的气息。朱筱的心中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难以喘息。母亲临终前的面容依然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中,她的双眼中饱含期待和不舍。

    “筱儿,你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为家族争光。”这是母亲最后的嘱托,简单却沉重。

    朱筱紧紧握住母亲的遗物,那是一块温润的玉佩,背面刻着“望子成龙”四个字。他心中默念:“母亲,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母亲的葬礼结束后,朱筱在家中闭门不出,整日沉浸在书本中。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以此来填补心中的空虚和失落。他会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默默地思念着母亲。朱筱决定前往应天府,寻求更好的学习机会。他知道,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接触到更多的名师,学到更深的知识。家中的亲人们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他们深知,只有通过科举,朱筱才能实现母亲的遗愿。

    朱筱踏上了前往应天府的旅程。一路上,他目睹了许多风景名胜,也遇到了不少旅人。每当他驻足欣赏风景时,心中的忧伤仿佛也被清风带走了一些。经过数日的跋涉,朱筱终于到达了应天府。

    应天府的繁华超出了他的想象。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熙熙攘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朱筱一边感叹着这里的繁荣,一边寻找着适合自己读书的地方。

    经过一番打听,朱筱得知应天府的国子监是最好的选择。国子监是最高学府,汇聚了全国的英才和名师。朱筱决定前往国子监,拜访名师,开始他的求学之路。

    来到国子监门前,朱筱看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矗立在眼前,门口的石狮子威武不凡。朱筱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向往,迈步走进了国子监的大门。院内,学子们三三两两地在树下读书、讨论,书声琅琅,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朱筱走到一位年长的学子面前,“请问这里的学官如何招生?我想拜师求学。”

    那位学子抬头看了看朱筱,笑道:“你若有真才实学,自然会被录取。学官们每日在讲堂授课,你可以去听听他们的讲课,若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便有机会入学。”

    朱筱感激地道谢,按照学子的指引,来到了讲堂。讲堂内,学官正在讲授《论语》。朱筱站在门外,静静地听着。学官的讲解深入浅出,朱筱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讲课结束后,朱筱鼓起勇气,走到学官面前,恭敬地行礼:“学生朱筱,久闻先生大名,特来求教。”

    学官微微一笑,打量着朱筱:“你看起来年纪轻轻,何以对《论语》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朱筱答道:“家母教诲有加,学生自幼便对经书有浓厚兴趣。如今母亲离世,学生希望通过求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