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献唱【赤伶】
闻言,陈清德顿时满脸佩服的看着李承乾。
不愧是大唐太子,各方面素养都很不错。
仅凭曲调竟然能听出曲中蕴含情义。
也不多言,示意他继续往下听。
只听琴音流转,一个空灵动听的声音突然响彻全场。
“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如烟刚一开口那从未在这世上出现过的戏腔顿时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这,这,这是什么曲调,为何我从未听过?”
“还有这词,竟然类似大白话,不讲平仄有序,却能随着这曲深入人心。”
“词中说戏,难道这是戏曲?跟许多歌舞戏倒是很像,不过却比歌舞戏更加引人入胜!”
明明怪异的腔调却格外的婉转动听不说,还带着一股莫名的悲痛气息弥漫。
顿时令全场安静。
此时的大唐,已经有了各种戏曲的雏形。
被统称为歌舞戏,主要是在达官显贵之家流行。
类似的还有参军戏;九部乐、十部乐这样的大型宫廷歌舞表演;也有立部伎、坐部伎等多种表演形式。
可谓百家齐放。
这也是大唐时期人们平时主要的娱乐方式。
那些王公贵族、富贵人家之所以热衷于豢养歌姬舞女也正是得益于此。
此时,如烟唱的这首【赤伶】正是陈清德取自后世那首被誉为最具价值的古风歌曲。
其中昆曲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是独创!
如烟刚开口这些观众便是这副表现,陈清德现在已经开始期待当如烟的戏腔出口。
那一刻该是何等震撼人心的画面?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如烟清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翠柳居内外,只是这其中的歌词却是令很多文人墨客震惊不已。
“这其中竟然蕴含浓郁的家国情怀?”
他们仿佛看到一个心怀家国天下的妓子伶人在青楼妓馆中沉浮悲痛的背影。
就连那些普通百姓都能听懂这其中的悲痛,毕竟突厥人兵临城下之事才过去不到一年。
当时人心惶惶之景依旧历历在目。
而一些知道今天上午如烟被突厥人刁难的人顿时满脸惊骇的看向如烟。
她,翠柳居头牌,今年长安城花魁的魁首,竟然是这样的人吗?
这首词竟然写的是家国天下!
可是还不等所有人多想,一道前所未有的戏腔仿佛闪电,划过所有人的耳膜。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啊……”
如烟前所未有的唱腔出口顿时令无数人头皮发麻。
仿佛看到一个不畏仇寇的清倌人在敌人的威逼下,视死如归的情景。
无论在什么时代,好的歌曲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就在所有人以为就要结束时,一句婉转的戏腔旁白宛如疾风骤雨般再一次扑面而来。
“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
可是还不等众人反应,如烟的声音再一次恢复初始时的空灵清亮。
只是歌声中却莫名多出几分幽婉和凄凉,甚至隐隐透着一丝悲壮。
“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或许是白天的那些经历令如烟彻底蜕变,竟让她真的将自己带入这首歌曲之中。
她的声音婉转动听,戏腔越发圆润自如,渐入佳境。
她的歌声将一个地位低下却依然心怀天下的艺伎伶人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一曲唱罢,如烟悄然离去。
可现场却依旧是一片安静。
人们久久失神……
现场观众才知道,原来歌曲还可以如此演绎,打动人心。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谁说戏子无情?
原来如烟大家是这样的一个奇女子么?
那些消息灵通,早就知道上午时翠柳居事情的观众看着空空如也的舞台,纷纷反应过来。
原来如烟大家之所以突然告别演出,真的是受到那些突厥鞑子刁难,这才不得已而为之的!
顿时,人群中变得议论纷纷起来。
翠柳居的二楼。
一众纨绔回过神来,均是一脸骇然的看着陈清德。
他们最是清楚,这首唱腔曲调怪异、却直击心灵的歌曲可是陈清德仅仅个把时辰就捣鼓出来的。
而如烟也是现学现唱,丝毫做不得假。
“五郎,没想到你竟然真的连作曲也懂!”
程处嗣满脸振奋的上前,一巴掌拍在陈清德的肩膀。
“娘捏!这首歌让俺有种想要找那帮突厥鞑子玩命的冲动。”
陈清德身体一个踉跄,差点没被程处嗣这势大力沉的一下拍得背过气去。
“是啊!清德兄,可我还是不懂,这跟明日御史弹劾之事有何关联?”
房遗直疑惑道。
陈清德满脸带笑,他意味深长的道:“诸位莫急,一会自见分晓。”
就在这时,远处的人群中,不知道有人突然愤声大喊:“这些突厥鞑子,去年时侵我大唐山河便罢,如今却还要在我长安都城欺辱妇女,简直是可恶之极!”
这话立刻受到那些文人士子的附和。
“就是,他们也太不要脸了!竟然欺负如烟姑娘这样的奇女子!”
紧接着,又是一个显得无比气愤、尖锐声音跟在人群中响起:“不错!听说突厥鞑子人就在四方馆里,咱们找他们算账去!”
几乎是瞬间,引燃民情。
“这些突厥鞑子,简直欺人太甚!”
“真当我大唐好欺负不成?找他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