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开光仪式
次日一早聂空等人就已经早早的收拾好,在他们一个个身穿天竺国子民服饰,为了遮掩自己的肤色还特意找了一种深色的药膏涂抹在皮肤之上。
换装之后的众人看上去跟天竺子民别无二致,聂空原本的光头也被一头浓密的深色卷发所覆盖。
看上去气质不俗,在人群中依旧亮眼,但是比之前要好得多,至少看起来已经像是一个英俊一些的天竺男子,只不过比寻常人的外表更为出色一些。
聂空乔装完毕,起身对众人淡淡道:“走吧,时辰快到了。”
说完便朝着宝龙寺的防线走去。
宝龙寺在天竺境内算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这座寺庙是由天竺皇室出资建造。
据闻宝龙寺耗费了千万斤黄金打造,里面不但有上千座黄金佛像,还藏有百宝,都收藏在宝龙寺中的一座黄金铸就的金龙宝殿中。
可以说宝龙寺是举国之力建造,花费钱财不计其数。
只可惜虽然宝龙寺如此的金碧辉煌,但是终究是差了一些人气。
皆因宝龙寺建造年份不长,完成时间距今不过短短三年,没有历史的沉淀,而且当中的高僧数量也远不及白兰寺等一些历史悠久的寺庙多。
天竺皇室眼见斥巨资打造的宝龙寺并未迎来想象中的繁荣昌盛,因而派遣国师四处搜罗经书典籍,还重金聘请各大寺庙的高僧。
如今香火日益旺盛,可是终究还是差了点意思。
不说别的,前几日的盂兰胜会就能看出来。
天竺城内不少信徒在盂兰胜会那日不来宝龙寺朝拜,反而舍近求远,执意去白兰寺朝拜。
他们都认为白兰寺中供奉舍利,只有去白兰寺朝拜才能让佛祖听到他们的心中所求,除了能消除百病,还能得到佛祖的赐福,获得无上的智慧。
连天竺城内的百姓都是这样认为,别的地方的信徒自然更不会来宝龙寺,都纷纷涌向了白兰寺朝拜。
天竺国师知道这种情况之后,自然对白兰寺中的舍利眼馋不已。
一怒之下,他大手一挥将白兰寺舍利用强权带到了宝龙寺中。
只有这样他们宝龙寺在天竺的地位将无人能动摇。
今日舍利的开光仪式自然也就无比的隆重。
这相当于变相的昭告所有信徒,从今日起宝龙寺也成为一座拥有舍利的宝寺了,日后不必去别处寺庙,朝拜佛祖来我宝龙寺即可。
临近舍利开光时间,因为有国师提前放出风声,赶来的信徒不计其数。
他们并不知道宝龙寺中的舍利是国师通过卑鄙的手段抢来的,还真以为是有神迹降临,佛祖赐下舍利子给宝龙寺。
聂空隐在人群中,时刻关注着宝龙寺内的动静,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随着宝龙寺内的一位高僧缓缓走出,他手中端着法器,走向中央的一座熔炉。
熔炉内坐着一位已经圆寂的和尚,他双目紧闭,双手合十,盘坐在一张蒲团之上,显得很是安详。
这位高僧正是宝龙寺内的济源大师,是有名的得道高僧,之前曾是白龙寺的住持,被天竺国师威逼利诱之下来到宝龙寺中。
在前日就是这位济源大师冥冥中感受到佛祖的召唤,他将佛祖赐下舍利的消息,告诉了众人,舍利就藏在他的体内,还吩咐众人将他的肉身火化,可得舍利。
今日他们所谓的开光正是要当众火化济源,并参照佛祖的指示取得舍利。
“想不到短短不到三年济源大师就圆寂了。”
众人唏嘘不已,不少信徒为济源大师的离去泪流满面。
“是呀,天下间又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
“这大师体内真的会有舍利吗?不会是骗人的吧?”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众人顿时投去愤怒的眼神。
“济源大师度化信徒无数,是真正德高望重的圣僧,若是连他体内都没有舍利,恐怕天下没人能化出舍利了。”
有人出声为济源大师辩解道,众人纷纷附和。
看来这位圆寂的济源大师在民众间确实威望很高,难怪他们会选择对济源大师下手。
聂空流露出一丝悲痛,为这位真正的高僧感到悲痛。
“听说济源大师身体很是硬朗,尽管已经六十五岁,依旧满头黑发,怎么会好端端的就圆寂了?不会是被人害了吧?”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落入所有人的耳中。
“这恐怕不会吧!”
“是啊,济源大师可是位圣僧,谁会忍心对他下手?”
“济源大师慈悲为怀,以仁善著称,怎么会有人会害他?”
"听说民间些大师能算出自己几时圆寂,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吗?"
一个说书人打扮的断臂老人神秘兮兮的看向众人。
他的话瞬间吸引了一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老人。
只见老人露出一个高深的表情绘声绘色的说起一段他在民间听过的一个故事。
“老汉我行走江湖多年,所见怪事无数,其中有一桩怪事就与今日的情形颇为相似。”
“传闻有一座寺庙特别灵验,每日都有很多的信徒前来朝拜,这座庙中最神奇的是每位和尚都能精准的预知自己的圆寂时间。”
“每到寺中有和尚要圆寂的时候,就会召开盛大的圆寂仪式,当天会吸引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每到举行圆寂的那天,预言自己圆寂的和尚都圆寂了,百试百灵从无例外,诸位知道为什么吗?”
被老汉吸引的听众纷纷摇头,一脸疑惑。
“我猜这座庙是有神佛庇佑的,因而他们才能知道自己何时圆寂!”
其中一个人猜测道,不少人跟着点头。
“不对。”
“大爷,您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是啊,再不说我们可要走了,济源大师的火化仪式快要开始了!”
断臂老汉一脸神秘的摇摇头,底下人都是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纷纷想知道故事的答案。
“好,老汉这就告诉你们,当时我也是与大家一样认为定是这寺中的和尚都是一些得道高僧,所以才能预知自己的寿元,可是后来我才知道,这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