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父皇他今天后悔了吗 > 第253章 拿人手短

第253章 拿人手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京西南路地理优势明显,那就将其优势发挥出去。裴乐瑶已经做好了长远规划。

    张启年知道,裴乐瑶已经胸中有丘壑。所以,看着摆在面前的京西南路舆图,他也并不做声,等着裴乐瑶说出自己的计划。

    首先还是要种田,民以食为天,何况,汉中地区原本就是粮食的主产区,水系发达,良田充裕。

    先在京西南路将他们在上饶县培养出来的新的稻种进行推广和种植。

    经过五年的改良,稻种已经出现了第三代。

    三代稻种有抗虫性好,成熟期短,产量高,抗灾害性强等特点。

    京西南路水系发达,很适合推广水稻种植。

    只要有了充足的粮食,百姓能吃饱饭,就会有更多的人聚集在此处。

    大周终究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发达,是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

    以农业为基础,再加上吸收了充分的人才,就能进行产业升级。

    张启年自然认同裴乐瑶的设想。

    这几年在上饶县不仅进行良种培育,从十几岁开始学习农业技术的那批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投入到一线的农业种植中去。

    他们可以担当精通农业的衙役。这些农业技术人员到了京西南路,可以每一个县城都配备两位。

    “还是太少了。”裴乐瑶说道,“还得要扩大招生,多多培养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

    裴乐瑶的目标是三年之后,每一个村子至少要配备一个农业技术人员。

    一定要形成科学加农业的模式,不能像以前一样盲目的种田,没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除非遇到不可逆转的天灾,一般的灾害都不能让农田大面积的减产。

    农业也是要讲究科学的。如何施肥,怎样除草,遇到病虫害应该怎么办。

    在科学的指导下,农田的产量会很高。

    官府组织人手把各种农业技术传授和教导,这样普通的农民就能学到今天的本事,整体粮食的产量就会提高。

    陪乐阳需要更多的粮食。就要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的增加粮食产量。

    不仅需要种子的改良,还需要种田的百姓提高种田技术。

    只有所有的百姓种田的技术普遍得到提高,粮食的材料才能整体上升到一个高度。

    教老百姓种田的技术当然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毕竟此时绝大部分百姓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

    所以在教授农田技术的时候,还要教老百姓认字,识字,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此外,还得让他们知道是何人教了他们农业技术,提高了他们粮食的产量,得让他们知道知恩图报,裴娘子的滴水之恩,他们要涌泉相报。

    所以,在宣传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得进行思想教化,这也是他从伟大教员那里学来的。

    组织和宣传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不仅要给老百姓进行最初级的文化技术教育还要进行思想重建。

    “农业技术学校还得招生,这两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种田。”裴乐瑶说道。

    去年一年的灾情让裴乐瑶知道粮食有多么重要。

    此外,修筑城墙可以广泛的增加就业,吸收劳动力。像襄阳城这样的战略城市,不论修筑多坚固都是必要的。

    张启年露出疑惑的神色,“要修筑襄阳城的城墙。”

    像这种战略要地城墙原本就很坚固,而且在一直加固,没有必要继续修建。

    虽然说改进基础设施可以增加就业,让老百姓有事做,有饭吃,让他们挣到钱,然后促进消费,这样的道理这几年张启年也渐渐明白了。

    流民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都很难解决的问题。

    因为流民与税收密切相关,一旦成为流民,就没有户籍和田地与其绑定,他们就不用再交税。

    可裴乐瑶在上饶县的政策就让流民安定下来,登记户籍,丢掉流民身份,成为有户籍之人。

    可是,为什么要修建襄阳城的城墙。

    张启年觉得京西南路也应该像汝州一样,先去兴修水利防止水涝灾害,然后改良土地,开垦农田,修整修道路。

    襄阳城虽然是战略要地,可地理位置在大周的腹部,如果有人打到了襄阳城,那么整个大周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

    裴乐瑶却微微叹息一声。

    “防患于未然吗,哪有下雨了才开始修屋顶的。”

    “何况,修筑襄阳城墙,与做其他事情并没有冲突。”

    张启年见裴乐瑶已经打定了主意,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现在张启年成为京西南路安抚使,就有了招兵买马的权利。

    虽然不能像督军一样成为正规军,但是可以以剿匪的名义扩大兵马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扩招民兵,这些民兵平时就是普通百姓,但是朝廷给发放一些津贴,到了农闲的时候便可以参加兵马训练,实战演习。

    不用上报朝廷,因为要剿灭的盗贼过多,州府中的兵马不够用,所以以临时津贴的方式招募的民兵并不是正规的将士。

    张启年看着裴乐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他不知道裴乐瑶要这么多兵马做什么。

    但是,他已经决定遵照裴乐瑶的吩咐去做,所以并没有多问。

    裴乐瑶离开之后,张启年便与梁先生畅聊一番。

    翌日,张启年便与梁先生告辞,离开了京城。

    皇帝也没有再见张启年的想法,不过倒是给了他丰厚的赏赐。

    赏赐他不需要,留给了裴乐瑶,让她进行统一调配。

    张启年的说辞是,拿人手短,他不拿皇帝的赏赐,在皇帝面前永远能挺直腰杆做人。

    这么丰厚一笔赏赐,裴乐瑶自然是乐意要的。

    他现在用钱就像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有了钱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挣更多的钱。现代的商业思维就是用钱生钱才是最快的。

    张启年离开京城不久,裴乐瑶也与安平道别,离开了京城,去了金水县。

    去年入秋,她离开金水县,转眼已经半年多的时间。

    十日之后,她来到了金水县。

    半年时间,金水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金水县内,道路明显平整,而且铺的都是煤渣,马车的颠簸程度缓解了许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