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追根溯源
药是腊月二十九中午喝下去的,人是下午四点半醒的。
白姒躺在小旅馆的床上看着鬼市街道挂上了灯笼,长长松了一口气。
“确定今晚就回家?”楼之遥端了一碗面条给白姒,她长时间没吃饭,肯定饿了。
“嗯,我准备好了东西,打算除夕在家包饺子。”
白姒接过面碗,面汤清亮,面条整齐,上头还盖着一个金黄的荷包蛋,旁边是几根翠绿的青菜,竟然是她最喜欢的清汤面。
“包饺子啊,那那我能去吗?”
楼之遥极力隐藏自己的期待,大过年的上门打扰不是很礼貌,但她一个人过年确实很没意思,何况白姒还要包饺子,她真的很想吃。
白姒挑了面条还没送进嘴里,闻言看向楼之遥,末了笑着点头,“反正我家就我一个人,你要愿意就来和我一起过年呗。”
“求之不得。”楼之遥很高兴,“那温玉呢?他也一个人,要不”
“行啊。”白姒不会拒绝,尽管她还没明白她为什么一定要守护温玉,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一伙的。
于是年三十原本打算只包一盒饺子的白姒硬生生弄了三盒,倒不是楼之遥和温玉多能吃,而是除了他俩外还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还有吗?我再来一碗呗。”
亓六端着吃空了的碗往厨房去,一点不见外。
刚给自己爸妈、奶奶和师父的遗像前供奉了饺子的白姒忙说还有,手上却赶紧给自己先盛了一碗。
笑话,一共就那么多,亓六自己吃了一大半,照这吃法,她能分到几个都算多的。
但她的饭量是二十个呀。
“剩下的你看着盛啊,就当自己家,千万别客气。”白姒端着自己的碗往外走,稳稳当当坐到了餐桌前。
亓六看着锅里稀稀拉拉飘着的七八个饺子,心想再怎么说也是聊胜于无嘛。
结果他手还没抬起来,温玉不知啥时候进来了,拿了勺子说喝点饺子汤,两勺子下去,饺子又少了三四个。
最后端着三个饺子坐回位置的亓六深深叹了口气,“我大老远回来看你们,你们就这么对我?”
“大哥,第四碗了,知足吧。”楼之遥喝下最后一口汤,这是奶奶去世后她吃到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饺子了,可惜摊上了亓六这个大胃王,不然她还能再多吃几个。
“行行行,我咋说也吃了个七七八八饱,知足。”亓六说话间三个饺子都下了肚,随后一擦嘴,表情变得格外严肃,“咱们说说正事。”
白姒一半饺子咬在嘴里,心想这么突然的吗?
温玉没给反应,继续埋头小口小口喝着热汤,一碗饺子一碗汤,就是得劲。
亓六沉吟了片刻,“我爹八岁学道,到他病死床前,能称得上秘密的就只有一件事。”
他看着白姒缓缓说道:“将一个不是本地的女妖封进了唐代乐伎人偶里,不仅如此,这人偶后来不知去向,几乎成了他的心病。”
“你他大爷的,竟然是你们家!”
白姒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因为动作太大,椅子被往后踢出去老远,发出刺耳的声响。
亓六吓了一跳,不知道白姒为啥突然这么大反应,但直觉跟他刚才那话有关系。
“先前跟你说的那件事还记得吗?”温玉放下碗,淡淡地看着亓六。
亓六点头,“记得啊,不就是老杨头和那什么邪祟的事吗?”
“嗯,邪祟最初就躲在陶泥人偶里,而在那之前,人偶里藏过一个女妖,被人想方设法送到了她身边,促使她命劫发动,她的家人为了让她活下去,先后填进去三条人命。”
温玉的话就跟重锤一般,一下一下砸在亓六的脑瓜子上,砸得他脑子嗡嗡的。
“所以你那命劫是?”亓六亲身感受过白姒那命劫的恐怖程度,要真是他家老头子给弄的,那他现在就以死谢罪得了。
“命劫很早就有,但我现在怀疑就是人偶给弄的。”
白姒还是很气,但脑子很清醒,这件事如果不是亓师故意的,确实也怨不到人家头上。
亓六脑子转得快,“那人偶你啥时候得到的?”
“五年多前。”
“那你这怪不到我头上,老头子那人偶民国的时候就丢了。”
“源头是不是你家?你就说是不是你家?”
“那那倒是”
“能说正事不?”楼之遥默默提了句意见,她想知道更详细的过程。
亓六瞄了一眼白姒,见她拉了椅子坐下,心里松了口气,“事情经过有点复杂,我长话短说。”
亓六的长话短说开头就给三人给硬控住了,因为他开头说的是亓师十八岁归家
那年亓师学成回村,家里父母早就过世,弟弟妹妹靠着村里的百家饭活了下来,也仅仅只是活下来。
但在那个年代,能活就已经是上天眷顾。
亓师回家的第一年并没有啥收入,大多数人都是观望,不信一个年纪轻轻的先生能有啥真本事。
直到有个姓常的外乡人找到了亓师,说是经他师父介绍,这才千里迢迢前来求助。
“那姓常的不是个好东西,就是他让我爹去西安封印的女妖,我爹那时候年轻啊,没有多想,等到事情完成后才发觉不对,那女妖根本不是自己到的西安,而是那姓常的想要借助女妖的力量给强行召唤过去的,结果姓常的自己能力不济,竟然被没有意识尚未苏醒的女妖给差点反杀。”
亓六叹了口气,“我爹年轻气盛,知道自己被骗,气不过把封印女妖的人偶偷了出来,却也因此引来了杀身之祸。”
亓师带着人偶回到村子的时候,整个村子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村里的人被吊死了在村外不远处的树林里,每个人都是满身的伤。
亓师找到弟弟的时候,他还有一口气,喃喃地喊着救命,身上还挂着一张白布条,上面用血写着要救那些孩子,就乖乖听话。
“那是民国二十年八月,1931年初秋。”